周口中英文学校14-15学年度高二地理抽评强化训练《区域发展阶段》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口中英文学校14-15学年度高二地理抽评强化训练《区域发展阶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0-27 14: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口中英文学校14-15学年度高二地理抽评强化训练《区域发展阶段》
第I卷
一、选择题
读下面“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北方资源优势明显优于南方
C.人均水资源南方多于北方
D.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导致地表储水差异较大 B.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C.人口数量差异导致用水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3.成语“望陇得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水田(千公顷)
旱地(千公顷)
贵州省
768.4
1 071.6
江西省
1 946.8
361.6
4.与江西省相比,贵州省耕地的结构特点及其原因是
A.水田比重大—属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B.水田比重大—位于外流区,河湖众多
C.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少
D.旱地比重大—地处低纬地区,蒸发量大
5.贵州省和江西省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B.分别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C.少数民族以壮族和回族为主 D.位于黑河—腾冲人口界线以东
6.读经纬网如右图,图示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商品性生产基地,它可能是:
A.松嫩平原 B. 成都平原 
C太湖平原 D.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指标是(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经济
8.以下省区全部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是( )
A.安徽、内蒙古、江苏、广东 B.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北
C.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 D.辽宁、福建、浙江、河南
如图所示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9.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11.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有明确的边界
C.地形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D.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13.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雨热同期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四季分明 D.丁区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问题。
14.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
16.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C.农耕区和牧业区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17.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下图为四个城市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甲城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人口比例约为( )
A. 50∶30∶20  B. 80∶50∶70
C. 50∶50∶20  D. 30∶20∶70
19.图示信息表明,甲城市处于( )
A. 工业化阶段 B. 计划经济阶段
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0.跨国企业营运总部的最佳选址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 B.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
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D.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22.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有( )
A.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 B.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
C.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 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3.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24.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5.读西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共 11 分)
材料:伊朗高原是一个相对闭塞的高原,周围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中部高原与盆地海拔多在900—1500米之间。气候上冬夏温差大、雨量少,且年降水量75%集中与1-4月。
(1)简述伊朗的地理位置。(2分)
(2)根据图文信息,比较德黑兰和利雅得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6分)
(3)西亚地区政局一直动荡不定,试从地理位置和资源的角度分析原因。(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3.B4.C 5.D6.7.8.B9.D10.C
11. D12.D 13.D14.A15.B16.C17.C18.A 19.D 20.D
21.22.A23.B 24.D
二、综合题
25.
(1)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处亚洲西部,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周围有阿富汗、土耳其、伊拉克等邻国。(三选二,共2分)
(2)德黑兰: 特点:全年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冬季(1分);冬季温和,夏季温度较高(1分);原因: 海拔较高,地形闭塞,全年降水较少(1分);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湿润(1分)。利雅得: 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气温高(1分)。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或内陆信风的影响(1分)
(3)西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是陆上的联系枢纽和空中交通走廊;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运通道;周围的几处海峡都是交通和战略要地(三选二,共2分);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