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15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法律
道德伦理
第三单元 法律和教化
防范与惩处
教育和引导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教育感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1、了解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德治与法治之争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的影响。
2、梳理古代社会有关法律和教化的统治措施,构建时空观念,认识法律和教化对加强统治的作用。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
(1)德治思想的产生
①夏商:
商纣王炮烙之刑
殉葬的奴隶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
(1)德治思想的产生
①夏商:
②西周:
为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
宗法制是西周的根本制度之一,一方面是国家结构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是宗法制度下的尊卑长幼关系。从国家观念和家族观念两方面,把统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下一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
(1)德治思想的产生
①夏商:
②西周:
为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
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性;
《尚书》里保存不少西周初年的文诰,每篇都说到如何治民。其中《无逸篇》说治民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加惠于穷人);《立政篇》说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重农与慎狱尤为封建政治的重要纲领。……要永命必须保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
(2)法治思想的产生
①夏商周:
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
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
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
(2)法治思想的产生
①夏商周:
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
礼法之争
邻国一位叫叔向的官员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春秋时期:
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子产作刑书
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的原因是什么?
成文法破坏了贵族解释法律的特权
叔向的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对法律的观点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②土地私有制确立,地主阶级产生;
①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动荡;②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②百家争鸣;
思想界出现了儒家与法家之争
实质:寻求理想的治国道路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表现: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儒家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2、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实质:寻求理想的治国道路
法家认为应该用法与刑来管理国家
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表现:
学派 人性观 代表 治国思想 治国手段
儒家 孔子
孟子
法家 商鞅
韩非
①为政以德
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人性善
人性恶
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张德治,
用仁和礼教化民众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
以法代礼、刑无等级、以刑去刑
孟子见梁惠王
商鞅与秦孝公
景监(秦国的官员)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商鞅: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
(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法治
德治
孟子见梁惠王
商鞅与秦孝公
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的治国理念,能否被统治者采纳并发挥作用,
要看它是否顺应时代需要。
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秩序。
过于强调刑罚,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和暴政出现。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治
德治
1、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2、睡虎地秦简记载,父亲控诉亲子不孝,可以请求政府将其杀死或断足流放,政府会予以照办。同时,法律规定父亲私拿亲子财物的行为属于家事领域,会被当作无罪来处理。这说明,秦朝( )
A、注重宗法伦理 B、刑罚制度严苛
C、社会秩序混乱 D、基层管理严密
C
A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法律体系形成
(1)秦朝:
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
汉承秦律,制定《九章律》;
秦朝与汉朝都颁布了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礼法对立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1)原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甲父,甲即以杖击丙,误伤甲父。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论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伊欲诟父也。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殴父,不当坐。
儒法合流,形成德主刑辅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1)原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②魏明帝设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2)表现:
以经注律,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
(3)目的:
维护三纲五常;
“大一统”
“天人合一”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主专制
→维护统治秩序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
(1)法律:
①过程:
删繁就简
(唐初)
编纂《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典范
《贞观律》
《永徽律》
《永徽律疏》
即《唐律疏议》
③影响:
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②特点:
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唐律疏议》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
(2)教化:
①国家提倡礼治;
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中吉礼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抚、劳问疾苦等。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体系庞大、体例严谨
内容繁复、集大成者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
(2)教化:
①国家提倡礼治;
②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颜氏家训·慕贤篇》
圣贤难遇随缘相惜
珍惜身边圣贤人
君子不窃人之美
不怨不嫉人之长
贤才关乎家兴国昌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宋朝——礼法结合的逐步深入
(1)原因:
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2)表现:
①社会层面:
通过控制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
②乡里层面:
乡约、族规、家训成为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乡约
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是民间儒学士人自发的道德教化组织,是理学向基层渗透的一种新形式。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原因:
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2)表现:
①社会层面:
通过控制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
②乡里层面:
乡约、族规、家训成为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③家庭层面:
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3、宋朝——礼法结合的逐步深入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4、明清——礼法完善
朝代 教化
明 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清 ①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
②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德治与
法治之争
秦朝
引经决狱
汉朝
以经注律
魏晋
唐
约律合流
宋 元 明 清
法律儒家化
礼法之争
礼法结合
习惯法 →成文法
汉:礼法
开始结合
魏晋:
进一步推动
法律与教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礼法结合
唐:
礼法结合的典范
律令儒家化
引经注律
时空坐标:构建知识体系
《汤刑》
《禹刑》
《九刑》
以法治国
秦律
《唐律疏议》
礼法结合
《九章律》
律例合编《宋刑统》
《大清律例》
基层教化
乡约
法律
教化
重视家训
宗法
礼制
课堂总结
P47【学思之窗】有何变化?(4分)变化的原因和影响?(8分)
变化:
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教育百姓向善互助;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宋代《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诚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威,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明清乡约逐渐法律化,增加宣讲“圣谕”,强调顺从安分守己。
原因:
①明清君主专制强化;
④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需要;
③理学在南宋确立统治地位;
②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
积极: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基层治理;利于发展生产;利于传统文化传播;
消极: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