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①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022年9月18日下午4点30分前后,台风“南玛都”在日本九州岛指宿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15级,48米/秒)。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各环节。完成3~4题。
3.台风“南玛都”登陆日本九州岛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是
A.① B.③ C.④ D.⑤
4.植被对水循环环节有重要影响,植树造林可以使
A.②增多 B.⑥减少 C.⑦减少 D.⑧增多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热量条件不同 D.水分条件差异
6.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
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东兴市,与越南隔北仑河相望,跨过北仑河,便到越南北部最大、最开放的口岸经济特区——芒街。随着中越边境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大量越南务工人员跨境来到东兴市工作、谋生,东兴市边境口岸的商铺雇用的越南店员也越来越多。如图为东兴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大量越南人跨境来到东兴市,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边境贸易竞争力 B.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
C.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D.提升工作能力
8.东兴市边境口岸的商铺雇用越南店员的主要原因有
①越南劳动力价格低 ②越南劳动力数量多
③可带动跨国消费 ④越南店员营销能力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图,完成9~10题。
9.“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城市化 B.再城市化 C.第三产业的进步 D.逆城市化
10.这种现象将导致的结果是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B.城市中心出现空心化
C.农村人力资本流失 D.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读甲、乙两省区优势水果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甲、乙两省区优势水果种类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12.近年来,甲省区苹果在欧洲的销售量大增,这主要得益于
A.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B.欧洲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C.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D.甲省苹果品质好,销售价格低
云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交通线路修建的难度较大。云贵地区交通线路在修建过程中,多采用桥隧结合的方式。据资料统计,在云贵地区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的桥隧比例超过40%。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交通线局部路段实体景观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云贵地区交通线桥隧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分散 B.地势起伏大 C.地质灾害较多 D.河流数量较多
14.桥隧相结合的运输方式明显有利于
①缩短交通线路距离 ②提高通行效率 ③减缓交通线路坡度 ④增加单次货运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宁夏某纸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种植速生林并用经过处理的造纸废水灌溉速生林,再以速生林作为原材料,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下图为该企业的循环经济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循环经济模式
A.生产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B.生产过程中污染物零排放
C.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D.实施的核心环节是热电站
16.该企业发展早期黑液回收系统运行不稳定,最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A.纸质品的质量下降 B.造纸厂的生产成本上升
C.林区土壤质量下降 D.肥料化工原料竞争力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2分)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填数字)
(①大气和地面的反射,②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③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④太阳辐射)。(4分)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过程有关。(4分)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加强,导致气候变暖。据图解释“温室效应”加强的基本原理。(4分)
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以内。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人口猛增到3亿。当时开发边陲,推广了高产番薯、玉米等,多数中原移民及其后人保持多吃粮、少吃肉的习惯。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1)乾隆年间的中国是否能养活今天中国的人口?并说明理由。(3分)
(2)指出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代号),并简述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3)温饱型消费水平、小康型消费水平、富裕型消费水平所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不同,对此你有何启示?(3分)
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城市盛行西南风。
(1)该城市甲、乙、丙三地中,推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该城市计划在乙、丙、丁三地中建一高级住宅区,选择出最佳地点并阐述理由。(6分)
(3)近年来,关于该城重工业区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0.(1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属暖温带植物,喜光,以肥沃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在生长期均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安徽某县葡萄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该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C,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其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土壤以沙壤土、山红土为主;共有大小河道20条,水库29座。该县葡萄种植中面临着:“旱、涝、霜、风、雹、大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该县所产葡萄果肉细腻、酸甜适口,且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十分喜爱水果。并且当地有自酿葡萄酒、饮用葡萄酒的习惯,所产葡萄的三分之二用于葡萄酒罐头厂制罐及酿酒。所产葡萄及产品远销上海、北京、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为促进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着力打造“互联网十葡萄销售十合作社”的销售模式,重视网络销售平台的作用。积极支持葡萄文化节的举办和推广,擦亮“葡萄”这张名片。
(1)结合材料分析该县生产葡萄的优势条件。(4分)
(2)自然灾害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县旱灾多发季节及原因。(6分)
(3)试分析与传统的销售模式相比,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的积极意义。(6分)
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2.C 3.A 4.D 5.D 6.C 7.C 8.A 9.A 10.C 11.B 12.A 13.B 14.D 15.C 16.D
17.(1)① ④ ② ③(4分)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2分)丙(2分)
(3)二氧化碳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分)
18.(1)不能。(1分) 理由: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或其他食物产量低,区域资源的环境承载力有
限。(2分)
(2)①(1分)因素: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3分)
(3)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过高的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的合理容量,
因此我们要理性消费,追求健康、持续发展。(3分)
19.(1)甲(2分) 甲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甲为该城的商业区(CBD),商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地租最高。(答l点可得2分)
(2)丁地(2分)靠近文教区,人口素质较高;地势较高,邻近森林,环境优美;位于上风地带,空气质量好。
(答两点可得4分)
(3)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区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不利于重工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减轻
城区环境污染,客观上要求重工业向城市外缘迁移。(4分)
20.(1)平原地形,沙质土壤适宜葡萄种植;生长期问光热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当地人们的饮食偏好等。(任答4点,4分)
(2)春季。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雨季未到达,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期,需水量大。(6分)
(3)产销一体,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销售市场;减少销售环节利于确保产品品质,减少销售成本,增
加农民收入;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助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任答3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