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城乡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城乡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3 11:0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一、基础训练
下面的图甲为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居住区内随距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图乙中M、N分别表示该城市1999年和2019年城市用地比重情况。读图,完成1~3题。
图甲
图乙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居住区内变化曲线L1、L2、L3分别代表(  )
A.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曲线L3在甲地段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有(  )
①邻近地铁站 ②邻近生态公园 ③靠近垃圾处理厂 ④靠近过境铁路 ⑤依傍知名中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有关该城市1999—2019年用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用地比重变化幅度最大
B.商业和其他用地面积不断增大
C.居住用地一直是主要用地类型
D.城市用地比重变化与经济水平下降密切相关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4~5题。
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居住区
D.物流园区
7.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二、拓展提高
读图,完成1~2题。
1.如要在城市中心建商务区,应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居住区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建设大型商业区
3.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5.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7.2020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兰州市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石化产业为核心兴起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工业企业在全市范围内遍地开花。
材料二 下图为兰州市制造业行业类型空间分布图。
材料三 兰州市空气污染指数一直位居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前列,从20世纪80年代起,兰州市就开始了空气污染治理——“蓝天工程”。尽管投入了巨额资金,而且每年冬季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但是兰州市冬季依然难见蓝天。
(1)兰州市外部形态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对比城市型工业地带与重化工业地带的工业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兰州市冬季难见蓝天的原因。
一、基础训练
答案:1.A 2.D 3.C
解析:第1题,在商业、居住和工业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工业的付租能力最低,而自市中心向外部,商业付租能力降低的速度最快,由此可判断曲线L1表示商业用地,曲线L2表示工业用地,故曲线L1、L2、L3分别代表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在甲地段居住区的地租水平突然升高,说明该处可能交通更便利、环境优美、邻近名校、靠近文化区等。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该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为35%,居住用地比重为40%,商业和其他用地比重为25%;2019年该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为25%,居住用地比重为55%,商业和其他用地比重为20%。由此可知,1999—2019年,居住用地一直是该城市的主要用地类型。
答案:4.D 5.D
解析:第4题,根据题干材料,该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甲地有港口,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好,容易发展成城市。甲地与周围地区相比,没有气候或者地形方面的优势,甲地是因建设港口发展起来的,其公路交通的枢纽地位不显著。第5题,甲地由于港口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这是其成为首都的最重要条件。
答案:6.A 7.D
解析:第6题,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故A项正确。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市中心附近,建居住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故B、C、D三项错误。第7题,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从市中心到郊区方向),故该地附近最可能为住宅区,居住用地类型比例最大,D项正确。
二、拓展提高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商业区一般靠近市中心处,可以接近消费人群,交通便捷,图中A地位于市中心。第2题,A地地租最高,一般适宜布局商业区而不适宜布局居住区;B处位于城市边缘,地价比A处低;D处远离消费市场,不宜建商业区;C处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居住区。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城市空间形态比较集中紧凑,扇状特征比较明显,A项错误;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分布比较分散,北部、东北部和西南部都有分布,其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不会很完善,B项错误;新开发区靠近科研文教区,适合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C项正确;外来人口的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D项错误。
答案:4.D 5.A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国的公共住房多沿着巴士线、快速交通线分布,故D项正确。第5题,图中显示,该国的公共住房除靠近巴士线、快速交通线和站点等公共基础设施外,还多位于工业区与中心城区之间,这样既可方便人们上下班,又可方便购物,故A项正确。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曲线①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下降,市中心面积比例下降,郊区面积比例上升,符合居住用地特点;曲线②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上升,市中心比例下降,郊区比例上升,符合工业用地特点;曲线③面积比例较小,从市中心向郊区下降,2020年比1990年有所增长,应为商业用地。故C项正确。第7题,在距市中心12千米处,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变化很小。故B项正确。
8.答案:(1)沿黄河呈条带状分布 地形
(2)城市型工业地带分布在市中心,重化工业地带分布在城市外围;城市型工业地带以中小企业为主,重化工业地带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城市型工业地带的企业污染较小,重化工业地带企业污染较大。
(3)人为原因:兰州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化工业对大气污染严重;工业布局不合理,重化工业基地位于西北风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自然原因:兰州地处黄河谷地,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气候干旱少雨,加剧粉尘等颗粒污染物的污染;冬季存在逆温层,不利于垂直方向的气流扩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