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玉溪民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民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3 22: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玉溪民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考)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量(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 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
C. 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
D. 袋子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2. 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纯合子
B. 杂合子和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两种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 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3. 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F2代纯合子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4. 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L期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
②M期细胞内含有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③M期与N期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相等
④P期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单体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5. 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如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B. 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
D. 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若子代出现灰身和黑身,则表型之比灰身∶黑身为3∶1
6.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30个,磷酸塑料片5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
A. 所有的脱氧核糖都有两个磷酸基团与之相连
B. 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10个碱基对
C. A和T之间需要3个连接物,C和G之间需要2个连接物
D. 能搭建出的DNA分子模型种类小于44种
7.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离心的目的是让噬菌体和细菌分别处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D. 实验证明只有DNA进入细菌并控制形成子代噬菌体,DNA是遗传物质
8. 如图是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合成RNA的过程分别是b、c
B. a、d过程需要的酶相同
C. 过程e发生在核糖体,有2种RNA参与
D. 图中各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9. 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②c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③青霉菌在诱变剂的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10. 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1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1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 该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数分裂Ⅱ后期
C. 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子代的概率为
D. 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
11. 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 题中所述是生物有共同祖先的细胞水平的证据
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12. 如图所示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
B. 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
C. 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00%
D. 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型
13. 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的卵,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萤火虫发光还与其交配有关,它们的光源有点像“摩斯密码”,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不过一种被称作“Photuris”的雌性萤火虫可以破解其他萤火虫的“摩斯密码”,然后模仿这些闪烁频率来吸引其他雄性萤火虫并抓住吃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类似于自然界那些有毒的生物往往都有很鲜艳的颜色
B. “Photuris”萤火虫发出“摩斯密码”吸引猎物,从而减少某地区雄性萤火虫的数量
C. 某地区全部的萤火虫可构成进化的基本单位
D. 萤火虫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14. 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__(  )
A. 1% 1.98% B. 1% 0.99% C. 1% 1% D. 0.5% 0.98%
15. 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如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PO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 70 ℃时,单位时间内pH为7.8的酶促反应产物比pH为8.4 的少
C. 在制备麦芽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80 ℃、pH 8.4
D. 高于90 ℃,若PPO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
16.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成CO2,只是生成量不同
B. 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C.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细菌等原核生物中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
17. 图1是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a~h为气体的相对值;图2为光照强度对该叶肉细胞CO2吸收量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图2甲时,图1中b、c、d、e的值均为零
B. 在图2乙时,图1中该叶肉细胞中h=c
C. 图2中光照强度在丁点及之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D. 图1中当b、e为零且a、f不为零时,该叶肉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18.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
A. 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 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 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19. 水稻的体细胞有 24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 数目依次是(  )
A. 24、24、24 B. 24、48、96 C. 24、48、48 D. 24、24、96
20. 如图表示细胞周期各时期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
A. 前期或中期 B. 间期或末期 C. 中期或后期 D. 后期或末期
21.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成熟红细胞与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相同
B.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C. 无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现象
D.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的出现
22. 如下图所示,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B. 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材料是图乙中的A细胞
C. 用高倍镜可以看到一个细胞经历图乙中B→A→D→C整个过程
D. 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23. 在下列有机化合物中,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是(  )
A. 脂质 B. 糖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24. 下图为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c为膜包裹的衰老细胞器线粒体。分析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B. d表示b与c正在融合,此时细胞内的生物膜面积几乎不变
C. 具膜细胞器的膜的成分是完全相同的
D.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紧密的联系
25. 关于生物组织中相关物质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会变成砖红色
B. 西瓜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C. 用大豆磨成豆浆,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变成紫色
D. 用苏丹Ⅲ染花生子叶时,显微镜下发现橘黄色充满整个细胞
26.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A. 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 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 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 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27. 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 颤蓝细菌 B. 发菜 C. 酵母菌 D. 大肠杆菌
28. 使磷脂类特别适于形成细胞膜的特性是 (  )
A. 它们是疏水的 B. 它们是亲水的
C. 它们迅速吸水 D. 它们既是亲水的又是疏水的
29. 如图甲表示某蛋白质由A链(含30个氨基酸)和B链(含21个氨基酸)组成,图乙为其中部分肽链放大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由图甲推知,有的氨基酸的R基中含—SH
B. 该蛋白质的2条肽链中共含有49个肽键
C. 图乙中,③⑤⑦为肽键,②④⑥⑧为R基
D. 由图乙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
30.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不可以合成蛋白质
B.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且它们增加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C.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 没有线粒体或叶绿体的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或光合作用
31. 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四种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进入该细胞的方式相同
C. 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D. 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要消耗能量
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定部位的细胞会发生自然凋亡,这有利于器官的正常发育
B. 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衰老细胞,可通过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及时将其清除
C. 生物体内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所有肿瘤细胞均可以通过凋亡方式清除掉
D.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两个过程共同维持机体内器官和组织细胞数目的稳定性
33. 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动物体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B. 用18O标记氧气,能检测到的产物有H218O和C18O2
C. 用14C标记葡萄糖,产物CO2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 用14C标记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34.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优点的是(  )
A.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35. 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说法属于假说内容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 体细胞的基因成对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C.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D. 受精时,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6.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则后代中(  )
A. 表型有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有6种
B. 表型有2种,比例为1∶1;基因型有6种
C. 表型有4种,比例为1∶1∶1∶1;基因型有4种
D. 表型有3种,比例为1∶2∶1;基因型有4种
37. 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DNA上的一种碱基改变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这种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 该DNA的结构一定没发生改变
C. 该DNA的热稳定性一定不变
D. 该细胞内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38. 下列有关种群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体的迁入、迁出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 基因频率是指某对等位基因占整个种群基因库的比率
C.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对种群的基因库无影响
D.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个体的表型,对种群的基因库无影响
39. 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
①第一个阶段 ②第二个阶段 ③第三个阶段
A. ②③②③ B. ①②③③ C. ②①③② D. ③②②③
40.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终致使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自由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攻击蛋白质降低某些酶的活性 B. 攻击DNA可能引发基因突变
C. 攻击磷脂直接导致中心体损伤 D. 攻击生物膜引发新的自由基产生
第‖卷(非选择题 40分)
1. 某种马的足够大的种群中,皮毛颜色(栗色和黑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马种群的基因库中,A的基因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保持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________、________。
(2)若该马种群由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组成,且这三种基因型个体数量之比为1∶4∶4,那么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该马种群随机交配三代后获得F3,则F3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 下图是某植物体内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理活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生理活动是在叶肉细胞内被称为________的细胞器中进行的。
(3)图中字母A、B、C各自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4)需要消耗物质A和B的生理过程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编号①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6)此生理过程中,A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7)色素吸收的________能,在这一生理活动过程的____________阶段部分被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中,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再经过这一生理过程的________阶段,转变为________的化学能。
3. 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过多的CO2等。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②表示__________阶段,③表示____________阶段。
(2)图中表示CO2固定过程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所示物质,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4)②阶段为③阶段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
(5)经过②和③阶段,A最终转化成储存在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中的化学能。
4. 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科学家所用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
(2)分离出来的胡萝卜细胞成为细胞团是通过________(填分裂方式)来完成的。
(3)细胞团中,相同的细胞在发育成胚状体和新植株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向不同方向变化,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5)在整个过程中,细胞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植物激素和糖类等营养物质。
5. “趁时草木相添绿,随类珍禽自结邻”。介休绵山上植物茂盛,生存着豹、山猪、丹顶鹤等飞禽走兽,此外,山中溪流中还有鱼、虾,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请在本生态系统内举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
(2)在绵山这一区域内,群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榆是绵山上的主要树种之一,与豹相比,黄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________。
(4)丹顶鹤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丹顶鹤,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是雌雄生殖细胞,小丹顶鹤的生长发育以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小丹顶鹤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丹顶鹤的遗传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6. 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3种。究竟哪种复制方式是正确的呢 可用下面设计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15N-DNA(亲代);
c.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利用离心技术分离,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的不同位置。
实验预测:
(1)如果与对照(14N/14N-DNA)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       带和一条       带,则可以排除         和分散复制。
(2)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         ,但不能肯定是                 。
(3)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         和         ,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是半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Ⅱ不能分出       两条密度带,则排除         ,同时确定为       。
1. B 2. A 3. A 4. C 5. D 6. D 7. A 8. D 9. A 10. C 11. C 12. B 13. C 14. A 15. C 16. D 17. C 18. C 19. C 20. A 21. D 22. C 23. C 24. C 25. C 26. C 27. C 28. D 29. D 30. D 31. B 32. C 33. A 34. D 35. D 36. A 37. C 38. A 39. A 40. C
第‖卷(非选择题 40分)
【答案】
(1)A基因占A、a基因总数的比值 不产生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 (2)2/3 1/5
2. 【答案】(1)光合作用 (2)叶绿体 (3)ATP NADPH (CH2O) (4)C3的还原 (5)水的光解 (6)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7)光 光反应 ATP和NADPH 暗反应   有机物中稳定
3. 【答案】(1)光反应 暗反应 (2)④ (3)O2 ATP (4)NADPH ATP (5)F
4.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2)有丝分裂 (3)细胞分化
(4)全能性 (5)水 无机盐
5. 【答案】(1)细胞 豹的神经细胞(合理即可) (2)绵山上所有生物(或绵山上所有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或绵山上全部植物、豹、山猪、丹顶鹤、鱼、虾、细菌、真菌等生物) (3)系统 (4)分裂(增殖)和分化 细胞代谢
6. 【答案】(1)低密度(14N/14N-DNA) 高密度(15N/15N-DNA) 半保留复制
(2)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
(3)一条中密度带 一条低密度带 中、低 半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
答案第2页 总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