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15 11: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有理数的加减法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不同疫苗对保存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我国新冠疫苗的保存温度一般是.以下温度适合储存我国新冠疫苗的是(  )
A. B. C. D.
2.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且点A,C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若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则点B表示的数是(  )
A.1 B. C. D.不能确定
3.设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正整数,c是最大的负整数,则、、c三数之和为( )
A.0 B.2 C.1 D.
4.计算的结果等于( )
A. B.2 C. D.6
5.按如图所示的程序分别输入进行计算,请写出输出结果( )
A.4 B.5 C.6 D.7
6.某市三个不同的地点同一时刻测得气温分别为,,,则这三个地点此时的最大温差是( )
A. B. C. D.
7.已知,则a,,b,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a B. C.b D.
8.把统一为加法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点A对应的数-1,点B到点A的距离是5,则点B对应的数是______.
10.把改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是___________.
11.定义运算,计算的值是____.
12.比大的所有负整数的和为_____.
13.在数轴上,点A在点B的左侧,点A表示的数是,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点C到点A、B的距离相等,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14.在1、5、2中任意取两个相加,其中最大的和是____,最小的和是_____.
15.A,B两点在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3,若线段AB的长为2,则点B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
16.某地上午气温为10℃,下午上升1℃,到半夜又下降15℃,则半夜的气温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3)
(4)
18.一只蚂蚁在一根横木上从某点出发,以笔直的线路来回爬行,规定向右爬行记为正,爬行轨迹记录如下:(单位:厘米).
(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2)蚂蚁离开出发点最远是______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蚂蚁每爬行1厘米奖励2粒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19.落实“双减”政策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支配.婷婷同学利用晚上的时间坚持阅读,她每天以阅读30分钟为标准,超过的时间记作正数,不足的时间记作负数.如表是她一周阅读情况的记录(单位:分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与标准的差(分钟) 5 +10 10 +13 2 0 +8
(1)星期五婷婷读了 分钟;
(2)她读书时间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多少分钟;
(3)求她这周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
20.数学课上,计算时,宁宁的做法如下:
原式(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1)宁宁解法中第一步将原式写成了 的形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2)解法中第三步运用了 运算律;
(3)宁宁的解法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写出正确的运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A
6.B
7.B
8.B
9.4或
10.
11.
12.
13.2
14. 6
15.或
16.
17.(1)
(2)
(3)
(4)
18.(1)蚂蚁最后回到了出发点
(2)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厘米
(3)小虫共可得到芝麻粒
19.(1)28
(2)23分钟
(3)32分钟
20.(1)去括号,化归
(2)交换律和结合律
(3)二,过程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