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考点梳理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考点梳理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2: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评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
一、字词句基础。
1. [字形] 在语境中, 看拼音写词语。
传说《月光曲》是这样pǔ xiě(   ) 而成的: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lái yīn (   ) 河边的茅屋里, 为máng gū niang(   ) 和她的哥哥弹奏乐曲。优美的旋律让兄妹俩táo zuì(   ) 其中。贝多芬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挚情感打动了, 于是, 他借着qīng yōu (   ) 的月光即兴创作了一首gāng qín(   ) 曲, 这便是《月光曲》。
2. [字词理解]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伯牙鼓琴 鼓: 弹。
B.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 心志, 情志。
C. 好书画 好: 良好。
D. 拊掌大笑 拊掌: 拍手。
3. [词语辨析] 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这条路距离城区很远, 少有人走, 非常__________。
A. 安静 B. 幽静
C. 宁静 D. 僻静
4. [词语运用] 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本义的一项是(   )
A. 在公司里, 小乐就是个跑龙套的, 不是主角。
B. 在班集体中, 大家要支持班长的工作, 不能和他唱对台戏。
C. 许多知名的戏曲演员是科班出身。
D. 丹丹干起活儿来有板有眼, 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5. [朗读节奏]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巍巍∕乎若∕太山
B.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C.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6. [新情境, 口语交际] 班里举办了以“聊聊书法”为主题的活动, 下列是各位同学讨论时的言语和行为, 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明对其中一幅作品很感兴趣, 可是他不愿意跟其他人交流。
B. 典典在介绍书法作品时, 结合着图片一起进行讲解。
C. 小华说《兰亭集序》是颜真卿的杰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 天天在讲述书法家的故事时, 刚把欧阳询的故事讲到一半, 又说起另外一位书法家来。
7. [体会情感]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哇! (遗憾)
B. 弹得多纯熟哇! 感情多深哪! 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激动)
D. 丹丹干起活儿来有板有眼, 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5. [朗读节奏]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巍巍∕乎若∕太山 B.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C.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6. [新情境, 口语交际] 班里举办了以“聊聊书法”为主题的活动, 下列是各位同学讨论时的言语和行为, 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明对其中一幅作品很感兴趣, 可是他不愿意跟其他人交流。
B. 典典在介绍书法作品时, 结合着图片一起进行讲解。
C. 小华说《兰亭集序》是颜真卿的杰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 天天在讲述书法家的故事时, 刚把欧阳询的故事讲到一半, 又说起另外一位书法家来。
7. [体会情感]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哇! (遗憾)
B. 弹得多纯熟哇! 感情多深哪! 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激动)
C. 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疑惑)
D. 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内疚)
二、积累与背诵。
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的序号填空。
①高山(  )水 ②天(  )之音
③余音绕(  ) ④黄钟大(  )
⑤轻歌(  )舞 ⑥(  )云流水
⑦巧夺天(  ) ⑧惟(  )惟肖
⑨画龙点(  ) ⑩栩栩如(  )
(1) 当下很少见到用毛笔写字的人,书法能称得上(  )的人更少见。
(2) 剧中领唱、伴唱突显戏曲的主题,起到了(  )的作用。
9. 填空。
(1) “___________”一词形容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知音文化起源于锺子期与伯牙的传说:(伯牙) 方鼓琴而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
(2) 仿写:伯牙志在清风,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志在__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主题与理解。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伯牙鼓琴》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B. 从《书戴嵩画牛》一文中,我们明白了艺术离不开生活。
C. 《京剧趣谈》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及在声调方面的独特之处。
D. 《书戴嵩画牛》一文, 刻画人物神态的语言准确生动, 如牧童的“拊掌大笑”, 杜处士的“笑而然之”。
11. 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 语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
A. 第②句 B. 第③句
C. 第④句 D. 第⑥句
(2) 语段呈现的画面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描述, 其中, 排列的先后顺序与语段叙述的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 。
A. 微云遮月—海上明月—波涛汹涌
B. 海上明月—波涛汹涌—微云遮月
C. 微云遮月—波涛汹涌—海上明月
D. 海上明月—微云遮月—波涛汹涌
(3) 随着海上景象的变化, 琴声也随之变化, 其中琴声的变化与景象的变化相符的一项是(   ) 。
A. 舒缓柔和—轻松明快—高昂激越
B. 高昂激越—舒缓柔和—轻松明快
C. 轻松明快—高昂激越—舒缓柔和
D. 舒缓柔和—高昂激越—轻松明快
7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评价
一 1. 谱写 莱茵 盲姑娘 陶醉 清幽 钢琴
2. C  3. D  4. C  5. B  6. B 7. A
二 8. ①流 ②籁 ③梁 ④吕 ⑤曼 ⑥行
⑦工 ⑧妙 ⑨睛 ⑩生
(1) ⑥ (2) ⑨
9. (1) 高山流水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2) 【示例】善哉乎鼓琴 徐徐乎若清风
明月 善哉乎鼓琴 皎皎乎若明月
三 10. C 11. (1) C  (2) D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