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1单元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同步测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1单元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同步测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2: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 同步测验
基础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并开始使用。
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五四”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面对__________的现实,在__________中因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针对当时诗坛__________的现状,他们冲破世俗的束缚,创作出大量__________的诗作,令沉闷许久的诗苑清风骤起,形成独有的浪漫主义诗风。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
B.它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C.它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D.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
B.“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的。
C.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现代诗”名称。
D.“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的。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雨交加  峥嵘岁月  抱残守缺  惊世骇俗
B.风雨如晦 蹉跎岁月 墨守成规 愤世嫉俗
C.风雨交加 蹉跎岁月 抱残守缺 愤世嫉俗
D.风雨如晦 峥嵘岁月 墨守成规 惊世骇俗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①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②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同夜空中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让他的政敌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③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5.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见的“动物语录”往往充满智慧、幽默和讽喻性,请仿照下面示例的风格,以“羊”“蜜蜂”“狐狸”“鱼”的口吻写一句话(任选两种)。
猫头鹰:要是凭发言来评先进,我这一辈子怕是与先进无缘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1.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
B.“甜美是梦里的光辉”“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两句与《再别康桥》中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比较相像,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诗人的梦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
D.诗人铺衍了6个小节,告诉我们:不管风往哪个方向吹,唯有忍耐与勇敢,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5.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____________,又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
6.“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的呼应又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
1.答案 A
解析 在逻辑方面,应按照先强调时代性,再到诗歌内容,最后是格律形式的顺序组合(要注意后一句中的提示词语“格律形式”);在内容方面,应按由“现实生活”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的顺序排列。
2.答案 B
解析 A项句式杂糅。C、D两项词序颠倒。
3.答案 D
解析 风雨如晦: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风雨交加:风雨一起袭来。比喻天气恶劣。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岁月。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4.答案 (示例)①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②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③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5.答案 (示例)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6.答案 (示例一)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
(示例二)蜜蜂:这世界上贪占别人的“甜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是不得已才配这杆“枪”的。
(示例三)狐狸:我是骗过乌鸦嘴里的肉,可是说到底,真正骗了乌鸦的是它自己的虚荣心。
(示例四)鱼:明明知道有人在垂钓,仍然免不了接二连三地上钩。唉,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二、
1.答案 诗人运用了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诗人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具体化,赋予抽象的生命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内涵。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重视生命的价值。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再看原诗,分析判断,得出答案。根据诗中“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把握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就容易了。
2.答案 诗人奇特的想象主要表现在前面九行诗中,诗人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赋予抽象的生命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内涵。将绘画中的颜色由绿到黑,自然巧妙地排列起来,正好经历了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让人思考,给人启迪。
解析 诗人把人们熟悉的生命以及与其有关的忠义、高洁、希望、悲哀等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正是诗人运用丰富想象的过程。解答此题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一过程表述出来。
三、
3.答案 B
解析 B项“拟人”错误,此处应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4.答案 本诗包含了对自由、美的追求和企盼以至于理想幻灭所生的失望、痛苦,以及他要摆脱物的羁绊、追寻宇宙与人生的真理等复杂情感。
四、
5.答案 “五四”后新生的祖国 燃烧的“炉中煤”
6.答案 (1)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2)首尾两节呼应,反复表达“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7.答案 第三节中,后三行诗分别写了“我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才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生机,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8.答案 直抒对祖国的眷念、热爱和思念之情。表现了“我”正向亲爱的祖国诉说着那颗燃烧的赤子衷心,即使化为灰烬,也绝不后悔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