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a、b两县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读图,完成1-3题。
1.该省最可能是( )
A.吉林 B.山东 C.江苏 D.广东
2.a县耕地非粮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土地条件 B.气候条件 C.经济效益 D.政策导向
3.为保障粮食安全,能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措施是( )
A.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 B.扩大城郊农业规模
C.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D.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千里木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特有的一种乔木,最高可达10米。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其叶子枯萎后仍挂在茎干上,凋而不落,顶部的叶子会在夜间闭合,向内卷起,保护里面幼嫩的顶芽,等白天太阳出来,又重新张开。下图为千里木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千里木叶子昼开夜合的关键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湿度
5.根据千里木的生存环境,推测属于其生长习性有( )
A.喜湿 B.喜热 C.易倒伏 D.耐贫瘠
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的必然选择。下图为某地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沼气池在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中的作用有
①促进了养殖业发展②保护乡村环境质量③为植物生长提供热量④加速了土壤养分分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该“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A.技术含量低,地区适应性强 B.生产单一,专业化程度高
C.种养相结合,节约生产成本 D.循环永续,不需要太阳能
下图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图。中国力争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8-9题。
8.相对于美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经济增速快 C.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D.经济体量大
9.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的目标,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化减排措施描述不合理的是( )
A.东部地区促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西部地区注重环境监测,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C.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例
D.南方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土地资源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类型丰富,但空间差异显著;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目前,我国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下图示意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 )
A.石漠化 B.生物入侵 C.土地沙化 D.土地盐碱化
11.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
A.地表径流丰富,土壤含水量高 B.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C.基岩棵露,植被覆盖度低 D.风力吹蚀严重,活化沙丘发育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13.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近年由于降雨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青海湖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完成14-15题。
14.青海湖流域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B.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15.保障青海湖流域的环境安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灌溉,合理控制耕地面积 B.改良耕作制度、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C.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 D.实施灌草相结合的生物工程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2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钱塘江。2019年千岛湖配水工程(下图)正式通水运行,改变了这一供水格局。该工程全长113.22千米,采用全线封闭的地下隧洞自流引水;年配水量可达9.78亿立方米,部分通过取水口供应沿途县(区),其余大多流入闲林水库,再输往市区内各大自来水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杭州市加大对千岛湖的保护力度。
(1)(5分)归纳2013年杭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8分)简述千岛湖配水工程采用地下隧洞自流引水的益处。
(3)(4分)说明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对保障杭州市水资源安全的意义。
(4)(6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列举杭州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可在千岛湖周边地区采取的措施。
17.(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牧鸡16万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东北林草交错区针对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困难、工程护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较干旱的区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复的方法。植生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随时间推移,护坡愈加牢固。
(1)(6分)分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6分)说明当地牧民饲养草原牧鸡的好处。
(3)(4分)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说明植生袋护坡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18.(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都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都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如图为江西省鄱阳湖示意图。
(1)(6分)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2)(6分)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3)(4分)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经济效益。
地理参考答案
1—5:DCAAD 6—10:ACCDA 11—15:CCDAC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县甘蔗种植在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四个选项中,广东的甘蔗种植面积较大,而吉林、山东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合甘蔗生产,江苏种植甘蔗的比例也极小,故D正确,ABC错误,选D。
2.结合所学可知,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远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故a县出现耕地"非粮化""的最主要驱动力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大,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更好,使得该地出现"非粮化""现象,C正确;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和政策导向都是进行“非粮化”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驱动力,ABD错误。故选C。
3.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A错误;城郊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扩大城郊农业规模会加重耕地非粮化,B错误;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并不能防止耕地非粮化,C错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也不能保证土地流转后是种植粮食作物,也可能经济作物,D错误。故选A。
4.千里木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热量较低,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低,容易导致冻害,材料也提示“夜间闭合,向内卷起,保护里面幼嫩的顶芽”,白天打开,是因为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较高,故温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如果考虑光照强,则应该昼合夜开,B错误;水分和湿度对叶子昼开夜合没有影响,CD错误。故选A。
5.千里木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水热条件较差,所以耐寒、耐旱,故喜湿、喜热错误,AB错误;高可达10米,高大的乔木,说明不易倒伏,C错误;高海拔地区土壤发育程度低,图中大面积岩石裸露,故该地土壤薄而贫瘠,故耐贫瘠,D正确。故选D。
6.沼气池中的沼渣可以作为生猪、淡水养殖的饲料,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①正确;人、畜的粪便、作物的秸秆可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减少了乡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缓解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减少薪柴的获取,保护乡村环境质量,②正确;沼气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用能,无法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热量,③错误;沼渣可作肥料,加快土壤养分积累,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种养结合模式将水稻种植、甘蔗种植、淡水养殖、生猪饲养等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在一起,技术含量高,水稻和甘蔗适合南方种植,有地区限制;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A错误,C正确;种养结合,生产多元化,专业化程度高,降低了市场风险,B错误;需要太阳能提供沼气池发酵的能源,也需要太阳能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大,煤炭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C正确。中国经济水平低于美国,人均消费水平较美国低,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更大,A错误。经济增速快并不一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B错误。中国经济体量小于美国,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9.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促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A合理。西部地区注重环境监测,合理推进产业布局,B合理。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例,C合理。我国南方地区虽然纬度低,但降水偏多,雨季长,阴雨天多,太阳能并不是非常丰富,D不合理。本题要求选不合理选项,D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
10.读图可知,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的极度敏感区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现象严重,但生物入侵、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并不严重,因此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石漠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渗透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A错误;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B错误;石漠化现象严重,基岩棵露,植被覆盖度低,C正确;降水丰富,风力吹蚀不严重,以流水侵蚀为主,D错误。故选C。
12.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13.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
14.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A正确;地势崎岖,河流众多不是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的根本原因,B错误;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C错误;青海湖流域生物种类较多,D错误。故选A。
15.发展灌溉,合理控制耕地面积、 改良耕作制度、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实施灌草相结合的生物工程都是保障青海湖流域环境安全的可行性措施,而引进物种,因外来物种缺乏天敌,生长繁殖迅速,进而导致本地物种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环境安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1)2013年杭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分);各县区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2分)钱塘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多,钱塘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少。(2分)
(2)减少占用土地资源;避免水资源受到污染;减少水量蒸发;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自流引水可节省动力能源。(一点两分,任意四点八分)
(3)保障杭州市水资源供给量,保障杭州水资源供给的安全;确保水资源质量,提升人们饮水水质。(两点四分)
(4)减少农业生产种植形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减少高污染工业布局于千岛湖周边地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优化湿地植物群落,提高植被覆盖率,净化水质。(任意三点六分)
17.(1)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蚀;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交界处,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区域降水空间差异大,降水变率大;位于我国东北,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易受风力侵蚀。(任意三点六分)
(2)无农药残毒,减少了草牧场污染;养鸡给草原增加有机肥料,提高了土地肥力;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了绿色鸡肉食品,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牧民收入,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灭蝗工作的积极性。(任意三点六分)
(3)当地气候干燥降水少,植生袋能蓄水存水,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当地土层浅薄,植生袋能改善土壤,增加养分,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养分。(两点四分)
18.(1)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任意三点六分)
(2)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做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任意三点六分)
(3)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消耗。(两点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