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3 23: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厦门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试卷
第I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土壤中的圆褐固氮菌(细菌)可以利用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硝化细菌能将氮转变为硝酸盐。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后将其同化为有机氮,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并同化为体内的有机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褐固氮菌增殖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圆褐固氮菌和硝化细菌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氮元素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和脂肪
D.氮元素以含氮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传递
2.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生长激素和胸腺嘧啶均含有氮元素
B.细胞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ATP彻底水解产物为核糖,腺苷和磷酸
D.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所含碱基的种类不同
3.鹅膏蕈碱是一种来自毒蘑菇的环状八肽毒素,但一定浓度的鹅膏蕈碱对脑胶质细胞瘤有一定的疗效。鹅膏罩碱可与RNA聚合醇Ⅱ、RNA聚合酶Ⅲ形成复合物,抑制转录过程。但RNA聚合酶I对其不敏感。RNA聚合酶I、Ⅱ、Ⅲ参与转录的产物分别是rRNA、mRNA、tR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鹅膏蕈碱含有七个肽键且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羧基
B.人体细胞中三种RNA聚合酶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细胞核
C.鹅膏蕈碱不会影响人体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
D.鹅膏蕈碱可以作为RNA合成抑制剂用于治疗脑胶质瘤
4.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成熟。野生型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正常,甲、乙型突变体分别是内质网膜结构异常、高尔基体膜结构异常而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可看做一个系统
B.甲型突变体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分泌过程障碍导致其膜面积增大
D.丙型突变体仍可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5.生物体内细胞在执行功能时会形成很多“核酸——蛋白质”复合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存在“DNA--蛋白质”复合体
B.真核细胞在DNA复制时可形成“DNA——DNA聚合酶”复合体
C.真核细胞在转录时可形成“DNA——RNA聚合酶”复合体
D.核糖体是原核细胞执行功能时唯一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6.葡萄糖转运膜蛋白能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该蛋白的结构改变有关
B.胰岛素的作用可以使该蛋白的转运速度加快
C.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该蛋白
D.癌细胞膜上该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要少
7.信号肽假说认为,翻译时,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首先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再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将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肽链在内质网腔中继续合成并被初步加工,同时核糖体发生解聚,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在内质网中的初步加工只有ATP供能
B.过程③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肽链的信号肽被切除后即为成熟的分泌蛋白
C.若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内质网无法对多肽进行加工
D.信号肽借助信号识别颗粒将信息传至内质网膜上,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8.在人体中,胆固醇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血液,然后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细胞。已知细胞摄取LDL有两种途径:一是LDL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胞吞,之后受体重新回到细胞膜上;二是LDL随机被胞吞(不需要与受体结合)。如图为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细胞对LDL的摄取速率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液中的胆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被细胞吸收
B.当胞外LDL浓度大于35μg/mL时,正常细胞的LDL摄取速率改变
C.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通过途径二吸收LDL
D.破坏LDL受体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摄取LDL的速率会受影响
9.科研人员将成熟程度相当的A、B两种植物叶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重量变化/g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甲浓度条件下,A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小
B.乙浓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细胞可能均已死亡
C.B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比A植物小,同等条件下不易发生质壁分离
D.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丁>甲>戊>丙
10.下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将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与核酸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NO3-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用其合成的谷氨酸可以自由扩散出细胞
B.将该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C.①和②过程所需ATP均由叶绿体提供
D.③和④过程的场所分别是核糖体和细胞核
11.Ca2+与肌细胞的收缩密切相关。细胞膜上的Na+-Ca2+交换器(NCX)和肌质网(特化的光面内质网)膜上的Ca2+-ATP酶将Ca2+泵到细胞外或细胞器内,使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维持在很低水平。动作电位从邻近细胞传来会导致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打开,内流的Ca2+作用于RyRCa2+通道促使肌质网中大量Ca2+外流,进而引发肌细胞收缩,相关转运机制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NCX进行钠、钙的反向转运,转运的完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Ca2+通过L型钙通道与RyRCa2+通道的方式相同,为协助扩散
C.肌质网膜上的Ca2+-ATP酶与RyRCa2+通道转运Ca2+的方向相反
D.对心肌细胞施加Na+-Ca2+交换器抑制剂处理,会使心肌收缩
12.细胞中存在一种依赖泛素化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胞内异常蛋白降解中起重要作用,其过程如下图:泛素激活酶E1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会被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有些蛋白质被降解前,需要经过多次泛素化标记
B.一种酶催化反应产生的物质可以成为另一种酶催化的底物
C.泛素能降低蛋白质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内质网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通过上述途径降解
1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不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多于有氧呼吸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1.5倍
D.氧浓度为d时,呼吸作用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4.下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过程①的叶绿体中的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①产生NADPH,过程②消耗NADP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C.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15.在光强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了某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在黑暗条件下,测定了该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的CO2释放速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温度/℃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CO2吸收速率(μmolCO2·dm-2·h-1) 1.0 2.0 5.0 4.0 4.0 0.0 -4.0 -3.0 -2.0
CO2释放速率(μmolCO2·dm-2·h-1) 1.0 1.5 2.0 3.5 4.0 5.0 4.5 3.0 2.0
A.据表推测,与呼吸酶相比,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可能更敏感
B.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幼苗生长最快的一组温度是25℃
C.光照条件下,40℃时该幼苗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均移向线粒体
D.55℃时该幼苗的光合速率为0的原因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丧失活性
16.为了研究七子花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研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对七子花不同冠层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时,测量上层叶片的装置中A、B两处气体CO2浓度相等
B.光照强度为0.25klx时,上层叶片和中层叶片CO2的固定速率不相等
C.将光照强度由1.25klx降至1kx时,短时间内,中层叶片中C3/C5的比值升高
D.光照强度大于0.75klx时,限制三种叶片CO2吸收速率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17.如图是测定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遮光20min后,甲装置液滴左移2cm,乙装置液滴右移0.5cm;适宜光照20min后,丙装置液滴右移5cm,丁装置液滴右移0.5cm,则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总光合作用强度为(单位:cm/h)
A.7 B.18 C.21 D.14
18.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温度恒定且适宜的密闭透明玻璃小室内,给予充足光照,定时测定CO2含量。一段时间后,甲、乙装置内CO2含量均达到平衡且甲装置内CO2含量较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
B.达到平衡时,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均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达到平衡时,甲、乙两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D.若两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甲植物可能先死亡
19.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4
B.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
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
20.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D~E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气孔关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原因是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G点较A点CO2浓度低,说明一昼夜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第Ⅱ卷
本卷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1.(12分)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在骨骼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破骨细胞是机体内具有骨吸收(骨组织的体积和密度逐渐发生下降的生理行为)功能的细胞,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重要细胞,两种细胞一起维持骨骼稳态,维生素D和成骨细胞介导的破骨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其中“4”表示促进。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通过__________(填跨膜运输方式)进入成骨细胞,纸胞因子作用于破骨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2)在同一机体内,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不同,导致这两种细胞执行不同功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①②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
(3)破骨细胞功能亢进会引发骨质疏松症,及时补充维生素D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症状,据图分析,其缓解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女性雌激素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是由前成骨细胞分化而来的,而物质X(多肽)可以促进前成骨细胞分化。若要治疗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2.(12分)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淡水资源匮乏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稻面临减产的重大危机。海水稻是一类可以在沿海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袁隆平团队全球首次在地下7.5米为海水的迪拜沙漠成功种植了海水稻,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回答下列问题:
(1)当海水稻受到盐胁迫时,叶鞘细胞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将Na+排出细胞(如图1所示)或区隔化Na+至液泡中,以维持___________中较低的Na+浓度。液泡中积累Na+能增大渗透压,有利于细胞___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进而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
(2)若海水稻长期泡水,其根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相较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进而引起细胞质基质内Na+浓度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不利于海水稻生长。无氧呼吸产物积累还会产生毒害作用,造成水稻减产或死亡。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对YSXD和JX99两个品种水稻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在4g/kg盐胁迫下,更适合种植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3.(12分)NAGase是催化几丁质降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研究发现一些糖类物质对NAGase催化活力有影响,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以果糖、蔗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作为效应物,这四种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_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影响该酶作用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2)某小组开展实验探讨这四种糖影响该酶催化活力的机制,图2是效应物影响酶催化活力的两种理论:模型A表示抑制剂与底物存在光争关系,可以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并表现为可逆,但该结合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模型B表示抑制剂与底物没有竞争关系,而是结合到酶的其他部位,导致醇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
图3是依据这两种理论判断这四种糖降低NAGase活力类型的曲线图,其中曲线a表示不添加效应物时的正常反应速度。请根据图3简要写出探究实验的实验思路,并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推断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若实验结果如曲线b,则为模型______________;
若实验结果如曲线c,则为模型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还探究了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作用机理,其作用机理可用右图坐标曲线表示。其中a表示不同温度下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分析,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分子活性是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酶促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4.(12分)下图1是番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受光的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下,其活性较高。实验小组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暗处理1h,再光照1h,测其干重变化。得到如下图2所示的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图1中的暗反应过程CO2供应不足,则会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原因是_。如果CO2浓度突然降低,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5/C3比值会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光照条件由最适合调节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变为不利光照条件,则对图1中叶肉细胞内淀粉的合成和细胞外蔗糖的合成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图中所示温度中,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假设一昼夜11h光照,13h黑暗,光照强度适宜且恒定,该条件下最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的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g/h。
25.(12分)据《自然》杂志2022年12月刊文介绍,我国科研人员将菠菜叶绿体的类囊体制备成纳米类囊体单元(NTUs),并用动物软骨细胞膜(CM)将其包裹得到CM-NTUs,最终成功实现了将植物类囊体跨物种植入到动物细胞内。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类囊体膜的结构及相关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复合物A-D中,含有光合色素的复合物有______________。
②图中物质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推测H+经复合物D跨膜运输是______________(填“顺”或“逆”)H+浓度梯度进行的。
(2)研究者向骨关节炎模型小鼠的骨关节内注射CM-NTUs并给予适宜光照,数周后检查发现小鼠关节形态改善,骨关节炎疼痛好转。
①结合上图分析,NTUs产生的物质a被同一个软骨细胞呼吸利用需要穿过__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植入了NTUs的软骨细胞中既能合成ATP又能合成NADPH或者NADH的具体场所有_______________。(写出3个)②有同学认为,患病小鼠相关症状好转的原因是NTUs为软骨细胞直接提供了丰富的葡萄糖等光合产物。请评价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