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蒲柳人家(节选) 同步精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 蒲柳人家(节选) 同步精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09:38:34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蒲柳人家(节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剜肉(wān) 名讳(huì) 呱呱坠地(ɡuā ɡuā)
B.隐匿(nì) 烟囱(tónɡ) 断壁残垣(yuán)
C.荆棘(jí) 荣膺(yīnɡ) 如坐针毡(zhān)
D.捯气(dáo) 烙饼(lào) 咬文嚼字(ju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4.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B.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何满子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C.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运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勇猛无比的特点)
D.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对何满子的百般疼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和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正确地审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虽然会有荆棘,但同样会开出鲜花。
D.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产生。
6.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单句。
B.“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状语。
C.“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这句话的主干是“面孔笼罩阴影”。
D.“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这两个句子分别为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
二、填空题
7.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
(1)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
(2)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
(3)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 )
三、基础知识综合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zhàn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度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纤夫( ) zhàn( )裂 驾驭(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不依不饶”中“饶”的意思是( )
A.丰富;多 B.没有代价地增添
C.饶恕;宽容 D.表示让步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四、语言表达
9.选词填空。
(1)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_________,他们只当耳旁风。(斥责 辱骂 断喝)
(2)一阵风_________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 冲下 跑出)
(3)何满子的爷爷,_________已不可考。(姓名 官讳 大号)
五、综合性学习
10.《蒲柳人家》中的何满子“整日在河滩野跑”普得奶奶“八样不放心”。为此,班内开展“和安全同行,号平安结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邀请何满子和你都来参加。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某同学对全校七到九各年级100名学生的安全意识做了抽样调查,制成了下表。
某校学生安全意识调查统计表项目
项 目 学 生 七年级(人数) 八年级(人数) 九年级(人数)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57 68 88
食品安全(不买三无产品) 65 80 90
校园安全(不追逐打闹) 43 52 75
用电安全(了解用电常识) 25 40 60
材料二:下面文字是九年级一班围绕“和安全同行,与平安结伴”主题召开的班委会会议记录。
(1)根据材料一,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2)根据材料一,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材料二的会议记录在格式上缺少了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材料二中的决议,再补写三条决议。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12.“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赵三贴
刘剑飞
①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
②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可甭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
③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奄奄一息。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
④自古道:同行是冤家。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
⑤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
⑥正位,接骨,贴膏药。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地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
⑦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
⑧呵,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
⑨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
⑩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
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你他娘的什么赵三贴?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行走,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
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豆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
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
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
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龙山采药。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给摔折了。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竟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
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伤愈后,在芍香楼订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幕后指使的。
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
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故此,你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
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
13.本文主要写了与赵三贴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孙接骨伤愈后答谢赵三贴,说出真相。
14.赏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赵三贴的性格特点。
16.说说第 自然段画线句的含义。
七、作文
17.微型写作
《蒲柳人家》一文的动作描写细腻传神,生动地刻画了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请你仔细观察妈妈的动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写,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蒲柳人家(节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剜肉(wān) 名讳(huì) 呱呱坠地(ɡuā ɡuā)
B.隐匿(nì) 烟囱(tónɡ) 断壁残垣(yuán)
C.荆棘(jí) 荣膺(yīnɡ) 如坐针毡(zhān)
D.捯气(dáo) 烙饼(lào) 咬文嚼字(jué)
【答案】C
【解析】A. 呱呱坠地(ɡuā ɡuā)——ɡū ɡū;
B. 烟囱(tónɡ)——cōnɡ;
D. 咬文嚼字(jué)——jiáo;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答案】B
【解析】A. 拨索——拔索;
C. 倘出——淌出;
D. 绝璧——绝壁;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答案】D
【解析】A.“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不符合语境;
B.“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用在此处不合适;
C.“义无反顾”意思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不符合语境;
D. “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正确;
故选D。
4.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B.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何满子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C.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运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勇猛无比的特点)
D.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对何满子的百般疼爱)
【答案】C
【解析】C.本句并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而是比喻(把纤夫比作元宵)和夸张。故选C。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和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正确地审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虽然会有荆棘,但同样会开出鲜花。
D.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产生。
【答案】C
【解析】4.A.关联词使用不当,应该把“就”换成“才”;B。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把“即使”放到“文字”的前面;D。缺少关联词语,在“我们” 前面加上“只要”。
6.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单句。
B.“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状语。
C.“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这句话的主干是“面孔笼罩阴影”。
D.“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这两个句子分别为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
【答案】A
【解析】A.有误。这个句子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并列复句。故选A。
二、填空题
7.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
(1)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
(2)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
(3)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 )
【答案】 (1)夸张 (2)外貌描写 (3)动作描写
【解析】(1)“热得像天上下火”,用“天上下火”着意夸大天气之热,气温之高。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2)此句描写了何大学问的容貌、体型等,属于外貌描写。
(3)“抄起顶门杠子”,属于对奶奶的动作描写。
三、基础知识综合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zhàn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度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纤夫( ) zhàn( )裂 驾驭(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不依不饶”中“饶”的意思是( )
A.丰富;多 B.没有代价地增添
C.饶恕;宽容 D.表示让步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qiàn 绽 yù (2)摆度船 摆渡船 (3)C (4)夸张 比喻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试题。(1)(2)考查字音字形。“纤夫”不要取下半边字的读音。“绽”不要写成“淀”。“度”与“渡”可从部首加以辨析。
(3)不依不饶: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饶:饶恕;宽容。故选C。
(4)“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运用的是比喻,“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运用的是夸张。
四、语言表达
9.选词填空。
(1)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_________,他们只当耳旁风。(斥责 辱骂 断喝)
(2)一阵风_________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 冲下 跑出)
(3)何满子的爷爷,_________已不可考。(姓名 官讳 大号)
【答案】 (1)断喝 (2)冲下 (3)官讳
【解析】这篇小说的语言既有口语的活泼、传神,又经过了作家的精心提炼,同时继承了说唱文学语言的押韵和爽脆及古典小说语言的精当典雅。本题就是考查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1)斥责,指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偏重于严辞指责。辱骂是指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谩骂侮辱他人。“断喝”指急促地大声叫喊。结合语境应用“断喝”。
(2)“奔下”与“冲下”相比都指飞快地向下,而后者更能体现速度之快,符合语境;“跑出”体现的速度更慢,不符合语境;
(3)对已经故去的先祖,一般不指接称其姓名,而冠以“讳”以示尊敬,符合语境。
五、综合性学习
10.《蒲柳人家》中的何满子“整日在河滩野跑”普得奶奶“八样不放心”。为此,班内开展“和安全同行,号平安结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邀请何满子和你都来参加。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某同学对全校七到九各年级100名学生的安全意识做了抽样调查,制成了下表。
某校学生安全意识调查统计表项目
项 目 学 生 七年级(人数) 八年级(人数) 九年级(人数)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57 68 88
食品安全(不买三无产品) 65 80 90
校园安全(不追逐打闹) 43 52 75
用电安全(了解用电常识) 25 40 60
材料二:下面文字是九年级一班围绕“和安全同行,与平安结伴”主题召开的班委会会议记录。
(1)根据材料一,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2)根据材料一,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材料二的会议记录在格式上缺少了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材料二中的决议,再补写三条决议。
【答案】(1)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②学生用电安全意识最差;③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差。(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2)(示例1)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示例2)教室走廊不奔跑,安全第一真是好。(示例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示例4)教室走廊不嬉戏,同学玩闹守秩序。(示例5)关注食品安全,关爱生命健康。
(3)主持人 地点
(4)(示例)召开一次安全知识主题班会 举行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举办一次安全知识手抄报比赛
【解析】(1)仔细阅读材料一,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围绕表头中的关键词“学生安全意识”,得出具有概括意义的结论。示例: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②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差。
(2)宣传标语要紧扣主题“安全”“平安”,语言要简洁,句式要整齐,让人一目了然。
示例1:和谐校园,共创蓝天,安全之责,尽在你我。
示例2:出行避让一小步,远离危险一大步。
(3)根据“时间”可联想到应有“地点”;根据“出席人”可联想到应有“主持人”。
(4)仿照“决议”中①的形式“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围绕主题“和安全同行,与平安结伴”,举行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经常组织开展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均可。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12.“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为什么?
【答案】11.因为这帮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一丈青大娘不允许他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不怕天,不畏地,爱管闲事,敢于打抱不平的刚直泼辣的性格。
12.不能。原文的结尾,通过一个细节的描写,更能突显示一丈青大娘泼辣、刚正不阿,敢于打抱不平的性格。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赵三贴
刘剑飞
①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
②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可甭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
③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奄奄一息。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
④自古道:同行是冤家。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
⑤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
⑥正位,接骨,贴膏药。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地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
⑦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
⑧呵,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
⑨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
⑩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
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你他娘的什么赵三贴?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行走,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
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豆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
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
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
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龙山采药。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给摔折了。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竟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
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伤愈后,在芍香楼订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幕后指使的。
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
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故此,你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
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
13.本文主要写了与赵三贴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孙接骨伤愈后答谢赵三贴,说出真相。
14.赏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赵三贴的性格特点。
16.说说第 自然段画线句的含义。
【答案】13. ①赵三贴为杨镖头接骨,杨镖头赠匾。 ②马三受孙接骨指使找碴砸匾。 ③赵三贴主动上门为孙接骨治伤。
14.比喻,动作描写、视听结合,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赵三贴接骨动作的麻利娴熟,表现了他医术的精湛。
15.乐观随和、宽宏大度、自信淡定、正直善良。
16.行医之人不能追求牌匾等外在的形式或虚名,应该依靠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去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解析】
13.此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原文中有词语(句子)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第三段写赵三贴为杨镖头接骨,杨镖头赠匾;第五至十二段写马三受孙接骨指使找碴砸匾;第十六段写马三受孙接骨指使找碴砸匾。
14.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双手如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一推一送一按一揉”运用了动作描写,同时此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赵三贴接骨动作的麻利娴熟,表现了他医术的精湛。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15.分析人物性格,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由“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 可知赵三贴是一个乐观随和的人;由马三受孙接骨指使找碴砸匾,赵三贴仍主动上门为孙接骨治伤,可知他是一个宽宏大度、自信淡定、正直善良的人。
16.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根据“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可知行医之人不能追求牌匾等外在的形式,要依靠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去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七、作文
17.微型写作
《蒲柳人家》一文的动作描写细腻传神,生动地刻画了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请你仔细观察妈妈的动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写,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放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嗤嗤”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再翻炒几下,一道美味的菜就出锅了。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表达能力。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本题要求描写妈妈的动作,因此结合自己生活中对妈妈的观察,可以描写妈妈做饭、擦地板、洗衣服甚至在家工作的动作场景,来体现妈妈的勤劳、能干、慈爱等性格或情感等。注意动词的运用要典型、形象、准确、贴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