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 同步精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短文两篇 同步精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13:54:38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短文两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làn)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意。
B.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jiáo)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C.其逸情也,最见于独处幽(yōu)居之时。
D.读书费时过多易惰(duò),文采澡饰太盛则矫。
【答案】B
【解析】
A.非意——非议。
C.幽居——悠居。
D.澡饰——藻饰。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答案】A
【解析】
A. 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不合语境。故选A。
3.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的能力。该段论述的是精读的重要意义。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可知,这应该是“少读如果彻底”的读书方法,少而彻底才能深思熟虑,而不是“多读如果彻底”。第二空,根据后文的“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可知,这是“多读而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广泛阅读却理解不深。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是批判世俗“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而不是批判“许多读书人”。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答案】D
【解析】
A项,不合逻辑,“拼图、棋类、卡拉OK”不是体育用品;
B项,“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没有和“回答”相对应的宾语中心语,可以在“各种关系”后加“的问题”。
故选D。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B.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C.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D.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
【答案】C
【解析】
A.要把“子自知”后的逗号移到引号外面;
B.将“三、五”之间的顿号去掉,在此是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D.去掉书名号;
故选C。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书籍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
(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A.湮没 耽搁 关于 B.淹没 耽误 关于
C.淹没 耽误 对于 D.湮没 耽搁 对于
【答案】D
【解析】
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意思分析即可。湮没:埋没。淹没:(大水)漫过,盖过。耽搁:耽误,搁置、停留。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对于:表对象。关于:表关涉。根据语境意思,(1)成就没有消失,泯灭,应填“湮没”。(2)把基本的东西耽误了。应填“耽搁”。(3)后面指出所涉及的对象“正经正史”,应填“对于”。故应该选D项。
7.下列各句不是比喻论证的一项是( )
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B.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答案】A
【解析】
A. 只是直接进行陈述,不是比喻句,更不是比喻论证,BCD三项都是比喻论证。故选A。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B.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这家餐厅的菜味道一般,味同嚼蜡。
【答案】D
【解析】D.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此句望文生义,使用有误。故选D。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答案】D
【解析】《不求甚解》一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二、填空题
10.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其逸情也,最见于独处悠居之时。( )( )
(2)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烂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意。( )( )
【答案】 逸—怡 悠—幽 烂—滥 意—议
【解析】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1)逸情:超脱世俗的感情。怡情:怡悦的心情。结合“独处幽居”分析,故应把“逸”改为“怡”。悠居:悠然自得的居住。幽居:幽静的居处。结合语境应填一个处所。故把“悠”改为“幽”。
(2)“烂加”无此词语。滥加:没有节制地施加。故把“烂”改为“滥”。非意:犹言出乎意外。非议:责备,指责。根据“粗暴的不讲道理”分析,故把“意”改为“议”。
三、语言表达
11.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______(充满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______(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______(丢弃 放弃 放松)了整体。
【答案】 (1)充分 (2)透 (3)放弃
【解析】
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如(1)“充分”支配“理由”,(3)“放弃”支配“整体”,这既合乎事理又合乎习惯。而其它几个词都不能与宾语做到合理的搭配。而(2)注意下文的语境是“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读把经典著作“透”。
四、综合性学习
12.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___作品:_______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冰心 《繁星》《春水》 步骤一:上网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写读书笔记。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示例:大家好!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谢谢大家!
【解析】
活动一:本题能够选择出书目,并写出其作者即可。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的《朝花夕拾》,吴承恩的《西游记》等等。注意本题作答时作者一定要与书目对应。
示例: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活动二:本题考查对读书步骤的研究。一般以看书前的准备,例如准备书籍,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等;看书的时候怎么做,例如做好重点批注,对于感悟写好读书笔记等;读后交流,例如与同学沟通交流收获,找老师答疑解惑等等。
示例:步骤一,借阅或购买书籍,在网上查询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相关资料;步骤二,阅读时,对重点内容做好批注,对于阅读感悟,做好读书笔记;步骤三,读完书籍后,与老师、同学交流读书收获。
活动三:本题考查对读书成果的展示。本题结合前两题,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即可。回答时,可以以书籍的主题思想、书籍给予的启示或者书籍最吸引人的内容为答题要点。
示例:大家好!我选择的书目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研读,我从主人公保尔的成长道路中获得了启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遇到挫折勇敢去面对,不退缩不放弃,这样才能做到保尔所说的“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谢谢大家!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不求甚解》选段,回答问题。
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②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④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⑤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3.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15.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具体说明。
16.文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14.过渡句。承上——表明读书必须活读,必须会意;启下一一以诸葛亮的例子再次说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是可取的。
15.引用论证。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论据,论证了“未晓处且放过”实际上与“不求甚解”有相通之处。
16. 示例:论点: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论据: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解析】

阅读《谈读书》,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美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2)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18.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19.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0.阅读选文“读书使人充实……皆有特药可医”,说说读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1.阅读选文之后,你对读书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17.(1)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2)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18.排比。突出了读书的作用之多、之大。
19.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说明不是所有的书都可请人代读,书经提炼后易丧失大量精华,读者所能获取的知识、信息少,读书的价值与乐趣降低,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代读”的弊端。
20.示例:①塑造人的性格;②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21.示例:①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对各个领域的书都要有所涉猎。②拥有良好的读书态度可以帮助人提高修为和修养,拥有更广阔的知识面,为自己的人生增彩;③读书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我;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
【解析】
17.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
(1)寻章摘句:意思是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2)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
18.
本题考查修辞赏析。
(1)修辞手法判断。通过三个“足以”可知,这句运用了排比修辞。
(2)“怡情”“博彩”“长才”分别指出了读书的好处,故这个句子突出了读书的作用之多、之大。同时,句式整齐,简洁,具有韵律美。
19.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1)论证方法判断。结合“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可知,运用了比喻论证,把“书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比成“水经蒸馏”。
(2)分析。结合“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味同嚼蜡”可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说明了不是所有的书都可请人代读,书经提炼后易丧失大量精华,读者所能获取的知识、信息少,读书的价值与乐趣降低,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代读”的弊端。
20.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概括。
(1)结合“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知,这里通过具体举例,证明读不同的书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故可概括读书的作用一:塑造人的性格。
(2)结合“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这里举出具体的事例,证明可以通过读不同的书帮助人弥补头脑中的缺陷,故可概括读书的作用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21.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要求:要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思考、获得启示。
(1)示范1:结合“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可知,读书的好处有许多,因此可得到启示: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对各个领域的书都要有所涉猎。
(2)示范2:结合“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可知,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能够弥补精神上的缺陷,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可得到启示:拥有良好的读书态度可以帮助人提高修为和修养,拥有更广阔的知识面,为自己的人生增彩。
(3)示范3:结合“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可知,读书要有怀疑精神,要有自己的思考。故可得到启示:读书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我;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
(4)示范4:结合“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美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可知,读书要活,要把书和生活联系起来,不能死读书,因此可得到启示:要把读书和生活联系,要活学活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22.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5.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答案】22.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3.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4.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25.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从“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中概括为: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本题考查理解开头语段的作用。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具体答题规范格式可参考: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合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开篇介绍“读书种子”的由来,解释内涵,引出论题;引用黄庭坚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引出下文对读书重要意义的论述;富有内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划线语句内容可知,列举彭德怀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彭德怀注重学习而且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学习,做一个“读书种子”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结合题目的提示,选择其中任何一句话来举例即可。注意要选择名著,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六、作文
26.培根在《谈读书》提道:“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鲜明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使用其中任意一种论证方法写一个片段,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答案】示例:
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才能将枯燥的生活变得鲜活,将遥远的过去变得亲近,将理想擦得熠熠生辉,将梦想拉得触手可及。
读书如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了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解析】
小作文。一定要看准题干要求:在内容上,要注意谈的是你对读书的看法;从方法上看,运用比喻论证或对比论证的方法。要注意论述的逻辑严密性,运用论证方法的恰当性。如: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间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永不磨损。
【点睛】
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其训练类型共有三种:其一,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其二,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其三,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的谈点个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谈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体会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短文两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làn)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意。
B.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jiáo)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C.其逸情也,最见于独处幽(yōu)居之时。
D.读书费时过多易惰(duò),文采澡饰太盛则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3.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B.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C.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D.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书籍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
(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A.湮没 耽搁 关于 B.淹没 耽误 关于
C.淹没 耽误 对于 D.湮没 耽搁 对于
7.下列各句不是比喻论证的一项是( )
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B.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B.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这家餐厅的菜味道一般,味同嚼蜡。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二、填空题
10.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其逸情也,最见于独处悠居之时。( )( )
(2)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烂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意。( )( )
三、语言表达
11.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______(充满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______(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______(丢弃 放弃 放松)了整体。
四、综合性学习
12.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___作品:_______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不求甚解》选段,回答问题。
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②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④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⑤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3.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15.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具体说明。
16.文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谈读书》,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美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2)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18.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19.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0.阅读选文“读书使人充实……皆有特药可医”,说说读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1.阅读选文之后,你对读书有哪些新的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22.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5.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六、作文
26.培根在《谈读书》提道:“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鲜明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使用其中任意一种论证方法写一个片段,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