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语的沟通》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今汉语的沟通》同步练习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7 22:44: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今汉语的沟通》同步练习及答案
基础演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www.21-cn-jy.com
(《三国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作事愦愦    愦愦:________
(2)杨敏曾毁琬    毁:________
答案 (1)糊涂 (2)诋毁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心不同,就像他们各自的面孔一样;当面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
话,这是古人劝诫的毛病。杨戏想称赞我说我是对的,就不是他的本心;
想反对我的话,就又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不出声,这表明戏是一个爽快的
人。
3.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蒋琬不听对杨戏的诋毁;蒋琬不听对杨敏的诋毁;蒋琬没有挟私报
复杨敏。
4.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蒋琬对几件事的处理说明,做人应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正确的认
识,能听得进批评的意见,同时还要能秉公办事,不挟私报复。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21·世纪*教育网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性质讷而好学     讷:________
(2)兴平中,关中扰乱 扰乱:________
(3)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依:________
(4)而常挟持经书 挟持:________
答案 (1)不善言辞 (2)动乱,不太平 (3)投靠 (4)带着
6.下面句中“性质讷而好学”中的“而”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解析 A项,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答案 A
7.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
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8.你觉得董遇讲的“必当先读百遍”有道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董遇的读书经验,强调自主研读,自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
“悟”,很有道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  )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
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天兵继至,汝祸不
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 ①是纠正时弊;③是提议适时减赋;⑥分析利害,临危不惧;
①③⑥均表明王祎有胆识。②是说不可常用严刑峻法;④是说王祎在修
《元史》的过程中裁剔繁芜,行文得当,下笔简洁;⑤是说王祎奉诏晓谕
梁王归降。
答案 B
【参考译文】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自幼 ( http: / / www.21cnjy.com )聪明颖悟,长大后,身高挺拔若山岳,伟岸有风度,凭借文章而闻名于世。他目睹元代政治的衰败,写了七八千字的长信呈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举荐他,他没答应。他退隐青岩山,著书立说,名声一天天大起来。太祖出征江西时,王祎献上颂词。太祖高兴地说:“江南有两个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说学问的广博,你不如宋濂。要说才思的雄健,宋濂不如你。”太祖创设礼贤馆,召他来安置在馆中。多次升迁,为侍礼郎,掌管起居注。做南康同知府事,多有惠民措施,太祖赐给他金带以示荣宠。太祖准备登基,把王祎召回来,商议礼仪。洪武元年八月,王祎上疏说:“恳求苍天永保江山的关键,在于存心以忠厚为本,政治宽大,上依天道,下顺人心。严刑峻法,可以一时使用而不可经常如此。浙西既已平定,赋敛应当削减。”太祖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是不完全照他说的办。第二年修撰《元史》,皇帝任命王祎与宋濂为总裁。王祎擅长史事的记载,裁剔繁芜,行文得当,下笔简洁。《元史》修成后,被提升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他奉皇帝诏命在大本堂执教,经义理解透彻,析理畅达,善于开导。皇帝召见他在殿堂对答,必定赐他坐下,侃侃而论,神态安闲。五年正月,皇帝与群臣商议招抚训谕云南,命王祎带诏书前往。到后就告谕梁王,应该立即奉送版图给职方官,不然朝廷讨伐的军队早晚之间就到。梁王不听从,把他安排在别馆住宿。又一天,王祎又告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有百万生灵,不愿看到他们毙命于刀锋之下。若是你们仗着地势的偏远险要,抗拒英明的皇帝,后悔就晚了。”梁王很害怕就服从了,立刻让他改住客馆。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梁王迫不得已叫出王祎来见,脱脱想要让王祎屈服,王祎呵斥说:“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况且我和你都是使臣,岂有向你屈服的道理!”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素负盛名,不可加害。”脱脱捋起袖子说:“今天就是孔圣人在这里,按理也不得活。”王祎回头对梁王说:“你要是杀了我,朝廷军队紧接着就到,你的大祸不久就到了。”王祎最终遇害。www-2-1-cnjy-com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来源:21cnj*y.co*m】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出处:21教育名师】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辨,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版权所有:21教育】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 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  齿尊:年长受尊崇。
B.请者必当其人 当:充当。
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累:堆砌,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
解析 当:适合,得当。
答案 B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 A项,第一个是连词,译为“而且,并且”;第二个也是连词,译
为“况且”。B项,两个都是介词,在。C项,两个都是语助词,用于句中
提顿语气,不译。D项,均为连词,却。
答案 A
12.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  )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两序,非体也
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
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①④分别叙述了两个事实,不是作者观点。
答案 C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书前有序文,书后也可以有序文。
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一下刊刻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妄加褒贬。
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
解析 可为后世宗师之人才可为书作序,D项因果颠倒。
答案 D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中的第一个“其”是指示代词,那;第二个是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审”,考虑(审视)。“让”,推辞。(2)句中“并”,一起;
“生”,生活。(3)“汲汲”,急切地追求;“不吾知”,宾语前置。
答案 (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
序。
(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参考译文】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在它的前面作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副考试官在它的后面作序,这是他们的职分。大凡书也像是这样,而且如同国家刚建立时,州府县的地方志写成,一定推选他们乡里年长受尊崇的有才学的先生为书写序,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选在州府县做官的。请的人一定是适合这件事的,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在这里做官的人,他的文章好,他对这本书有功劳,于是就不在乡里推让了。乡里的先生,他的文章好,他对这本书有功劳,那么官员就不敢写序了。义在独自决断中取得,就由自己做这事,不推让给乡里和官员了。大凡这样的,就是所谓的职分啊。所以,序文只写一篇,有人另外有所创造,这就有了后序。也有只记年月而没有序文的。现在却有了有两篇序文的,有累积三四篇序也不止的。两篇序,不合乎文体,不是适合的人写,就不合乎职分。当世的君子不学习却喜欢多说话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书上有所发明,(再)写一篇序就可以了。无所发明,只记写成书的年月就可以了,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替人作序。2-1-c-n-j-y
唐朝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古为别人作序的人,都是可为后世宗师的人,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要给你没写完的文章作序,当然不可以。”读了这番话,当今那些喜欢替人作序的人就可以停止了吧。
娄坚在《重刻〈元氏长庆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中说:“序,是叙述写作的目的,大概从子夏写《诗》序开始的。这之后刘向把校对书籍作为职业,每校对完一编,就有一篇序文,很是规范。左思写成《三都赋》,自认为名声不显扬,请求皇甫谧为他作序。从此,写文章的人多有请托他人作序而流传于世的,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至于那些流传已经很久,刻本已被收存或者模糊不清不能阅读的,又抄写并重新刻板,于是后人又为它作序,这应当只记叙重刻的原因就可以了。可是,现在记述的人,不去追随先前的圣贤,却胡乱地去分辨好坏,过分地称颂好事,太多设置一些浮夸的言辞,都不是我所选取的。”读了这番话,当今喜欢替古人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吧。  21*cnjy*com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己,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解析 C项,延:邀请,召请。
答案 C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  )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
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说其孝,②说其劝皇帝讲信用。
答案 D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
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
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
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
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
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
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
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
寇,最终被杀。
解析 C项中“被诬贪污行贿”“依法释放”文中无依据。
答案 C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注意“奏罢”“有司”“列部”的翻译。(2)注意“裘帽”“复
遣”的翻译。
答案 (1)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2)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时在乡试中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聚合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守江西,多次邀请他来相见,惊奇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太祖想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幕府中,参与谋划军事。母亲去世后熊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予他德清县丞(的职位)。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恐,熊鼎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以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他们。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要求不派御史)都未被采纳,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在四方广布信用,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洪武元年,新设浙江按察司,熊鼎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据以后,聚集了伪官悍将两百多人,都非常凶暴蛮横。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了贪赃罪,(自己)不停地辩解,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正要听从民意释放他,有一个小吏向熊鼎禀告道:“如果释放了知州,(皇上)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罪来怎么办呢?”熊鼎叹息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吗!”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宁海平民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上告不得申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叫熊鼎做佥事。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下面的官吏没有敢隐瞒的。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到了那里,熊鼎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胁迫熊鼎折回北方。熊鼎对他们申明大义,斥骂他们,于是与赵成和知事杜寅都被杀。21cnjy.com
高考巡礼
(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2·1·c·n·j·y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 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解析 B.渝,改变。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 A项,第一个是介词,到;第二个是介词,与,跟。B项,第一个
“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顺承。C项,均为连词,那么。D项,第一
个是用于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是结构助词,
的。
答案 C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
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
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②说的是齐国百姓现在的处境,④⑥均说的是齐桓公在内政外交方
面落实管仲建议的具体措施,并非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①说的是关
心百姓疾苦,③说的是对百姓减少刑罚赋税,⑤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①③⑤均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答案 A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
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
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
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
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解析 管仲对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没有“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而是
提出了如何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
答案 C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中的两个“以”均作介词,用;“惧”“止”均为使动用法,
其后省略了宾语。(2)“改”即成语“朝令夕改”之“改”。(3)“若”,表
假设;“霸王”做动词,成就霸王之业;“本事”即“根本之事”。
答案 (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
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
(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
就正常了”)。
(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
的事情”)做起。
【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而以德惠为百姓分忧,(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竭近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感怀;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他所想要的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
桓公又问道:“我想修明政事以谋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定时会盟天下诸侯,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是怎样的?”管子回答说:“诸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卿大夫治理好自己的领地,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连,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少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之道。”21教育网
桓公坐在位子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它们生有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仲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自谦?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做起。”桓公在坐席上挺直身子,向前挪了挪,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役,而在上位的人不顾农时,随意征发民夫。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必忧虑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害怕死罪;能根据时令,坚持能在农闲时兴役,百姓就不愁劳役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告诉给先君才行。”第二天,众人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竟好像流水一样归附。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