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主备人:朱桂红 主备时间:1月3日 审核人:
上课人: 上课时间: 审批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歌。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朗读品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1.读课文3遍,标上节数。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
3解题:
“……为……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4.了解时代背景: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5. 注音:
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怒号 三重 茅 长 林梢 飘转
丧 乱 广厦 俄顷 大庇 见 此屋
6.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找出你不懂的字词句。
7.再读课文,给每节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互动探究:
1.导入新课:
2.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预习题2到5题)
3.朗读训练。
4.整体感知:
本诗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在什么地方?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秋天!在四川成都,在杜甫住的茅草房里。忧国忧民的情感。
5.再读课文。合作交流:
(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
秋风破屋 —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2)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3)本文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富有浓烈的感彩,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词、句进行赏析。
(4)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 谈谈你的理解。
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6.总结: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7.拓展延伸:
(1)你对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其他“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三、课堂反馈: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________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________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________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________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___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__ 。
2.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3.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
4.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冻死亦足!
(1)
(2)
(3)
5.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1) (2) (3) (4)
答案:1.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
2.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5.(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船——《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等。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默写诗歌。
2.以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为情节的开端,以床头屋漏夜难眠为情节的发展展开想象,将该诗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完整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