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曹刿论战》
主备人:冷纪云 课型:复习课 审核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案部分 活动和思路
【复习目标】1.掌握重要词义和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要词句:师、公、鄙、弗、对、信、狱、轼、再、靡、败绩、牺牲玉帛、一鼓作气、彼竭我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2.掌握古文阅读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学法指导】通过对课内文言文字词、内容的掌握,将知识迁移到课外,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答技巧和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一)背诵课文及重点注释。(二)字词解释。1.重点字词解释。(1)齐师伐我( )( )(2)肉食者鄙( )( )(3)乃入见( )(4)又何间( ) (5)何以战( )( )(6)肉食者谋之( )( )(7)必以信( )(8)弗敢专也( )( )(9)小惠未徧( ) (10)衣食所安( )(11)弗敢加也( )(12)神弗福也( )(13)牺牲玉帛( )( )(14)小信未孚( )(15)小大之狱( )(16)虽不能察( )( )(17)必以情( )(18)忠之属也( )( )(19)可以一战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公与之乘( )(21)战则请从( )( )(22)齐师败绩( )(23)公将鼓之( ) (24)下视其辙( )( )(25)公将驰之( )(26)既克( )( ) (27)公问其故( )(28)遂逐齐师( )( )(29)一鼓作气( )( )(30)再而衰( ) (31)登轼而望之( )(3 ( http: / / www.21cnjy.com )2)难测也( )(33)彼竭我盈( ) (34)惧有伏焉( )( )(35)夫战( ) (36)望其旗靡( ) 2.古今异义:(1)小大之狱(古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今义:监狱。) (2)忠之属也(古义: ;今义:忠诚。) (3)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隔开。) (4)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轻视,看不起。)
(5)弗敢加也(古义: ;今义:增加 。) (6)虽不能察(古义: ;今义:虽然。 )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又一次。)(8)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三)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以情。 7.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 8.既克,公问其故。 9.夫战,勇气也。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彼竭我盈,故克之。 1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之。 二、课堂复习研讨:(一)检查预习。(二)知识梳理:1.文学常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2.整体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眼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第二层(“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3.问题探究:(1)用原文回答——①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忠之属也”指什么(或第一段中含有取信于民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全篇的文眼是(或全文的关键词语是): 远谋④曹刿追击敌人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⑤曹刿认为克敌制胜的有利战机是: 彼竭我盈。⑥曹刿阻止庄公追击的原因是什么?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交待了对话的背景。(3)鲁庄公提出将要迎战的条件是什么?表明了什么?【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中,前两者说明鲁庄公把胜利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表现鲁庄公的“鄙”。而政治上取信于民,才是这次作战想要取得胜利的保证。】(4)曹刿与鲁庄公的第一次对话,表现了曹刿怎样的战略思想?【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其中体现这个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时把事情一下做完。)再衰三竭(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6)曹刿从哪些方面论战? 【①先决条件;②出击的时机;③追击的时机。】(7)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的写法,用“将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驰”表现庄公的急躁冒进,用“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而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证据证明曹刿指挥的正确。(8)指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的作用。【①为下文描写庄公与曹刿的对话作铺垫,“远谋”还是全篇的文眼;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9)用自己的话说明文中哪些部分表现了庄公的“鄙”?【①没有准备就急于应战;②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臣和神灵的保佑上;③将鼓”“将驰”表现庄公的急躁冒进;④“既克”而“不知其故”表明庄公完全是军事上的门外汉。】(10)试分析文中曹刿和庄公的人物形象。【曹刿: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从容镇定的品质;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才能的明君。因为课文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三)课堂检测: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代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选自《孙子·军争》)注释: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者也:不要去拦截军容齐整、部署周严的敌人,也不要去攻击阵势堂皇、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应变策略的一般法则。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齐人三鼓( ) (2)再而衰( )(3)彼竭我盈 ( )(4)三军可夺气( ) (5)是故朝气锐( ) (6)勿击堂堂之陈(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竭。 (2)以治待乱,以静代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治心者也。 3. 用一句话来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 4. 用选文中的原句来回答下列问题回答。[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句话的理解。 6.选文中,[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 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3分) 答:相同观点: 我们的借鉴: 三、课后练习:对比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3.翻译句子。(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反思与心得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4) 士(元)气 (5) 锐利(饱满) (6) 同“阵”
2.(2)以我之整治对待敌人的混乱,以我之沉着冷静对待敌人的轻躁喧闹,这是掌握军队心理变化的一般法则。
3. 叙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4. 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⑵.(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5. 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松懈了疲惫时再去予以攻击,以求减少其优势。(如炒股、购买房屋)。
6. 相同观点:(答案要点)战争中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我们的借鉴:(答案要点)①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 ②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③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
[参考翻译]
军队的锐气可以使之衰懈,将帅的意志和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也可以使之动摇。军队初战,士气锐盛,继而懈怠,最后衰竭。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待其士气懈怠和衰竭之时再行攻击。这是掌握军队士气变化的一般法则。以我之整治对待敌人的混乱,以我之沉着冷静对待敌人的轻躁喧闹,这是掌握军队心理变化的一般法则。以我之近直对待敌人的迂远,以我之休闲安逸对待敌人的奔走劳顿,以我之足食对待敌人的饥饿,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一般法则。不要去拦截军容齐整、部署周严的敌人,也不要去攻击阵势堂皇、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应变策略的一般法则。
课后练习:(一)
1.A 2.B 3.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4.用董安于杀人以活畜的主张,反衬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鲜明地突出了赵简子爱惜人才<即“好士”),目光长远,以人为本。(意思对即可) 5.示例:(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 (4)得道。(其出其中一点即可) 6.开放性题目0能围绕文章内容阐述,言之成理即可0示例:同意赵筒子的做法,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施行仁政是古代政治家应该具有的思想等。不同意赵简子的做法,万物平等,不可任意剥夺动物的生命权等。
【乙文译文】赵简子有两匹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骡,简子特别喜爱它们。一天夜里,任广门邑小吏的阳城胥渠来到简子的门前,叩门申述说:“主君的家臣胥渠病了,医生告诉他说:‘如果弄到白骡的肝吃了,病就能好;如果弄不到,就必死。”’负责通报的人进去禀告赵简子。董安于正在一旁侍奉,恼怒地说:“嘿!胥渠这个家伙!竞算计起我们主君的白骡来了。请允许我去把他杀掉!”简子说:“为使牲畜活命而杀人,不也太不仁义了吗 为救活人命而杀掉牲畜,不正是仁爱的体现吗 ”于是呼唤厨师杀掉白骡,取出肝,送给阳城胥渠。过了没多久,赵简子举兵攻狄,广I"1邑的小吏,左队七百人,右队七百人都争先登上城头,并斩获敌方披甲武士的首级。由此看来,君主怎么可以不爱士呢
(二)
1.(1)使……活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2)怎么办(3)就(4)亲近 2.让士兵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种自已的田,不改变原来的制度。 3.周武王听从了周公建议,因为周公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4.君主应该爱护老百姓,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
【乙文译文】周武王灭掉了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来邵公问道:“商朝的这些人,怎么处置 ”邵公回答说:“有罪的杀掉,无罪的放一条生路。”武王说:“不可取。”邵公出去,周公进来,武王问他:“你说这事怎么办好 ”周公回答说:“让他们还住原来的房屋,耕种原来的田地,不要改变体制,只是亲近仁爱。”武王说:“这很好!”于是听从了周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