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3 15: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重难点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2.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 3.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重点: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难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两晋
(一)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2)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
(3)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三国的并立与结束
(1)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二)西晋统治
1.五胡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
2.八王之乱
(1)概况: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2)影响: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三)东晋与十六国及南北对峙
1.东晋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政治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②影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十六国
(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性质: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民族交融
①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②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4)淝水之战
①时间:4世纪下半叶。
②双方: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
③原因: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
④结果: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3.南北对峙
(1)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
(2)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
(3)陈朝时: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
二、南北朝
(一)南朝
1.政权更替
(1)更替: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都城: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2.江南经济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二)北朝
1.北魏的统一: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1)时间:5世纪后期。
(2)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②穿汉服,说汉语。
③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3)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魏的分裂
(1)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
(2)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合称为北朝。
4.隋朝统一
(1)原因: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2)结束: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难点突破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内涵: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根本);先进文化吸引;战争影响;统治政策推进(具体)。
方式
民族迁徙: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斗争,反对统治者剥削压迫,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友好往来:北方几次短暂统一造就的和平环境使民族交融加快。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评价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有发生,但总体上,民族关系趋于缓和。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
原因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认识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重视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时训练
1.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  )
A.①—魏        B.②—前秦
C.③—十六国 D.④—北魏
【解析】图示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图,①为220—266年的魏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②为266—316年的西晋,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③为304—439年的十六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④为386—534年的北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解析】尚书台最早始于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当时只是尚书令,属中朝,是辅佐皇帝的近侍机构,用来制约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东汉时期,尚书令扩大成为尚书台,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知当时丞相势力旁落,相权发生转移,故选B项;尚书台的设立是为了制约相权和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尚书台的职能扩大,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尚书台的职能扩大,体现出行政效率的增强,排除D项。
【答案】B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对外贸易发达
【解析】根据“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可以看出,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南北方的服饰也发生了融合,体现了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与经济方面,故排除A、B、D三项。
【答案】C
4.自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逐渐形成南迁浪潮。该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B.推动江南经济开发
C.干扰南方社会秩序 D.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逐渐形成南迁浪潮,为南方增加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B项;西晋末年时,南方地广人稀,北民南迁又带去了大量先进技术和工具,对于南方的主要影响不是导致民族矛盾,而是促进经济开发,排除A项;北民大量南迁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所以重要影响不是干扰南方社会秩序,排除C项;北民南迁之后就在南方生活,他们与南方人民的交流不属于南北经济交流,排除D项。
【答案】B
5.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力主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倡导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力主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政策。他们共同的目的是(  )
A.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B.提升军事实力
C.顺应民族交融的潮流 D.促进本民族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都是为了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也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征,因此D项正确;A项只符合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只符合赵武灵王改革,排除;C项不属于目的,属于改革的原因之一,排除。
【答案】D
6.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
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
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
C.使政府摆脱了对门阀的依赖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
【解析】材料中“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会对士族力量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打击其经济规模,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通过清查人口以清理原本混乱的国家户籍制度,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南朝没有实行均田制,且土地制度在材料中并无涉及,故B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查人口可以有效增强国家的力量,但没有说明是否能够摆脱当时的门阀,故C项排除。
【答案】D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1)主要原因:北方战乱频繁。
直接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为以后北方统一全国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3)重大影响: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