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真景描绘,真情表达
——学写写景抒情散文
掌握描写景物和抒发真情的方法技巧。
训练目标
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内容索引
PIN DU JIA ZUO TI WU CHU CAI LI YOU
品读佳作 体悟出彩理由
ZHI DIAN JI QIAO ZHAO DAO TI SHENG MEN JING
指点技巧 找到提升门径
SHI ZHAN YAN LIAN LIAN CHU XUN LIAN SHI XIAO
实战演练 练出训练实效
贰
叁
壹
壹
PIN DU JIA ZUO TI WU CHU CAI LI YOU
品读佳作 体悟出彩理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关注生活,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因为那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愉悦的……
生活中,你是否捕捉到了这些触动你心灵的美景?请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展示你的所见所感,不少于700字。
【文题速递】
【学生佳作】
黄山行
①早就听说过黄山的大名,可惜一直无缘一见。今天,我终于站在黄山的脚下,一睹黄山的芳颜,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②五月的黄山氤氲在一片浓浓的绿色之中,伸手一摸,你的手指都会沾满翠绿的芳香。山风阵阵,和着一声声清脆的鸟鸣,谱成一曲曲温婉缠绵的天籁,给穿行在逶迤山道上的行人带来一丝丝温情,使你陶醉在黄山的多情之中而不能自拔。
①开头点明写景对象,并直抒胸臆,表达了一睹黄山芳颜的激动心情。
②这一段,作者从视觉、嗅觉、听觉角度,整体上描写了黄山的特有景色,融情于景。
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果然不假!山径上都是游客,有白发皤然的老者,有时尚新潮的俊男靓女,有一路行走一路低吟的诗人,有马不停蹄脚下生风的“暴走一族”,也少不了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男女老少,都是为了黄山而来!黄山,犹如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只是哺育了成千上万的江南儿女,而且让徽文化传遍了世界。那些穿行在山道上的行人,是不是都在追随曾经跋涉在万水千山中徽州行客的足迹,以期找寻徽器、宣纸的清香?交通便捷了,徽商也不需要经年累月地漂泊在异国他乡了;可是,徽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民族复兴、文化自信、圆梦中国不可或缺的元素吗?
③这一段,从游客角度,侧面描写黄山之美。
④都是行走,目的却迥然不同:我,你,还有他……是在山路的低回漫转之中享受翠竹的清幽、山花的灿烂、云海的缥缈与虚无,这是一种纯粹的务虚;而他们,那些筚路蓝缕的徽客,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硬是用两只脚丈量着大江南北,用孱弱的身躯谱写着徽文化的精髓,他们是真正的中国脊梁!我的心里,蓦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
④这一段,由景到人,扩大了写作视野,也融注了更丰富的情感。
⑤从莲花峰到光明顶,从鲫鱼背到天都峰,诚如一位位大文豪所言“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黄山犹如一幅清新高远淡雅深邃的水墨画,静静地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幽深。也难怪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发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感叹。
⑥我站在黄山松下,骄傲地说:“黄山,我真的来了!”
⑤引用诗句,进一步细致地描写黄山之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黄山的赞美之情!
⑥最后一段,直抒胸臆,表达“我”对黄山的热爱与赞美!结构上与开头照应。
【总评】 这是一篇景、情、理交融的佳作。景者,不仅在于黄山的自然面貌,更在于人的活动,这才是黄山最伟大的风景。情者,对黄山美景的喜悦之情、对黄山蕴含的徽文化的崇敬之情,都洋溢在字里行间。理者,行贵在思。景中有理,情中寓理。黄山蕴含的徽文化精髓深深地浸润着游客的心灵。
返 回
贰
ZHI DIAN JI QIAO ZHAO DAO TI SHENG MEN JING
指点技巧 找到提升门径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它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三种类型。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是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该如何写作写景抒情散文呢?
一、学会写景
(一)写出景物特征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包括景物的客观存在形式状态,景物的声音、色彩、光泽和气味等特征。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姿态,要区别物种的差别,要注意地域和时令的不同,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写出它内在的韵味。
1.细心观察,找出景物的亮点。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人,才能写出生活的细节来。写景文章中,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对其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的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特点显著。比如我们看山,山有哪些特点,是高,还是险?是神奇,还是秀丽?
2.认真比较,读懂景物的特点。对景物有一个初步感知与认识后,我们也许很难发现其特色,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于对景物的比较分析,找到其亮点,或以景物的地理特点比较:同样是山,华山险峻,泰山雄伟,黄山神奇,桂林清秀。或以季节特点去比较:如早春,春意料峭;中春,万紫千红;暮春,花谢叶密。只要我们认真比较它们的不同,就一定可以找到不同点。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就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然后在写景的时候,尽量突出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让读者看到其特色。
3.通过多种手法,展现景物的美点。景物的美,还需要透过多种表现方法展现出来,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如联翩的想象可以迸射出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可以抒发作者灵动、细腻的情思,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景要注意时空顺序
时间、空间是两个重要的写景要素,写景时要关注这两种要素的变化状况。
写景要注意时空顺序 要注意空间地点转换顺序 符合景物的自然规律或者常人观察的顺序,能表现景物的特点
要注意空间方位顺序
要注意时间顺序的变化
要注意景物的不同类型
要注意时空结合顺序
(三)写景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
1.使用多种描写手法
调动感官,调动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官,从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进行描摹。如: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对槐树的落蕊的描述。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展开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故都的秋清与静的特点。
另外,在描写景物时,不妨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
2.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写作时经常用到的手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引用等,不仅可以让景物更加生动形象、真实感人,而且拓展了景物的广度和深度,使眼前的景物活动起来,使要表达的景物更具有艺术魅力。
二、学会抒情
写景抒情散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景物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呢?
1.写出景物给自己的印象或感受。《故都的秋》一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并不很多,却处处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不仅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而且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动作、心态,如“细数着”“静对着”,这就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悠闲与惬意,表达出与众不同的对故都之秋的热爱情怀。
2.表明自己对所写景物的看法、态度。如陆蠡《囚绿记》中,“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
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作者就是这样,在述说自己对绿色的渴望时、在对绿色的赞美中,表达了对绿的喜爱和深情。
3.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地融为一体。如《赏荷》:“亭亭玉立的荷花站在水面上,就像是美丽的小姑娘”“有的池塘则是满池荷花,人走在像荷叶状的木墩上,一直走到池中央,那儿正是荷花的聚点,人就像浮在花海上。几只红蜻蜓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荷花众星捧月般地围着你。旁边的荷叶,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一粒粒珍珠在上面滚动。雨,好似一块轻纱从空中泻下,让人在朦胧中欣赏着荷塘的另一番景象。”文章抓住“荷花”这个特定的对象,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美丽可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就不言而喻,这样也使文章华丽多姿,文采飞扬。作者在这里妙笔生花,把大自然描绘得真致美丽,做到了情景交融。
返 回
叁
SHI ZHAN YAN LIAN LIAN CHU XUN LIAN SHI XIAO
实战演练 练出训练实效
1.下面是某学生《缓慢而优雅地成长》中的片段。如果单从状物而言,这是一个优秀的作文片段,但是仅仅状物,则使得文章思想性过于狭窄,缺乏外延,所以不够深刻。请运用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加以升格。
玉兰花没有茶花那绚丽的色彩,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幽香。有诗云:“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兰那独有的冷香,再配上一弯冷月,优雅的气质一时表露无遗。你靠近它,会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在鼻间缠绕;再近一点,又发现香味全无。这便是它独有的魅力——不远不近的距离,让你真正懂得它的美不同寻常。
[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运用相似联想的手法,由玉兰花联想到青春,并对青春展开了评论,一下子就拓宽了思维的空间,提高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点 评
答案 升格展示:玉兰花没有茶花那绚丽的色彩,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幽香。有诗云:“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兰那独有的冷香,再配上一弯冷月,优雅的气质一时表露无遗。你靠近它,会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在鼻间缠绕;再近一点,又发现香味全无。这便是它独有的魅力——不远不近的距离,让你真正懂得它的美不同寻常。
青春何尝不是如此!绽放之时,没有茶花的惊艳,却像玉兰一般缓慢而优雅。我们没有那么动人的色彩,却有着自己独有的幽香;没有特立独行的张扬和叛逆的出走,却有着沉稳从容的步伐。我们的青春,不如蝴蝶蜕变那般壮烈,不如凤凰涅槃那般凄美。可我们在朝阳之下、清风之中,捧着书本细读,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行。或许,还会在玉兰树下,轻诵着属于青春的诗句:“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2.请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描写一段写景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300字以内。
答案 (示例)夏天的夜啊,你是那么的美丽。一弯新月挂在了枝头,鸟儿飞向了漆黑的夜空,归巢去了,波平如镜的西湖水面倒映着月牙,睡莲悄悄地合上了自己美丽的花瓣;柳树姐姐放下美丽的柳条,梳洗着柔美的头发;夜来香轻轻摇摆着艳美的身躯,仔细地打扮着自己的脸蛋,向小河哥哥借来一颗美丽的“珍珠”,向月亮阿姨取来了一身夜光裙,向晚雾叔叔拿来了一条薄纱,打算去参加那花的舞会;人们来到大树下乘凉,说笑话,好不热闹。美丽的夏夜啊,你又是那么的宁静,让人陶醉。村庄上的人们早早地关灯歇息,只有河里的青蛙在叫,呱,呱,呱……
3.从下列三项任务中任选一项,或自己设计一项类似的任务。
(1)你的校园(或村庄、小区等),你一定觉得熟悉,事实上,其四周边角你未必真的走过,其中的花草树木你更可能熟视无睹。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散文。要求重新发现写作对象,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文章线索要明确,条理清晰;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此文,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即“我仿佛第一次走过村庄的羊肠小道”“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小区花园”“我仿佛第一次走过校园读书角”等,总之,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地方进行写作。确定写作对象后,要注意确定写作顺序。想一想是用游踪的方式进行描写,还是根据观察的视角进行描写。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写作顺序,都要注意选择小的角度,而且要把所写景物描摹得细致而有韵味。在写景时,可采用多种感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亦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亦可采用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总之,写景要抓住特征,同时要把情感融入进去,或直抒胸臆,或将情感融注于景物描写之中。
在行文时,切忌面面俱到,把所有景物都写一遍,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写不出感人的散文的。
(2)每位同学都会有难以忘怀的出游经历。以你的若干出游经历为内容,自拟标题写一篇散文。要求以回忆时的思绪为行文线索,夹叙夹议,有详有略;多次出游经历可分开来写,也可穿插着写,但所见所闻要写得具体可感,也能从中看出你的趣味和品位;开头或结尾最好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且能融入全文不显突兀。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游记作文题,但又不是单纯的游记作文。这里有明确的要求。其一,要求若干出游经历,就不是某一次出游。其二,要求以回忆时的思绪为行文线索,就是用回忆的方式,把自己的若干出游记录下来。其三,要求详略得当,夹叙夹议。因为出游次数多,这样就不能把几次出游都写得很详细,而应把景色更美、感受更深的出游写得详细一些,反之,写得简略一些。另外,游记是对游踪的记录与描写,同时又蕴含着作者对景色的乃至人生的感叹,这就需要在行文时注意夹叙夹议,即一边描写,一边抒情议论。比如,看到山尖的孤松,你在感叹它的顽强的时候,要生发对人生的感慨,这样的议论与抒情,才更使得文章有深度。另外,在开头或结尾注意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即“啊,大山,我爱你”之类的表述。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一种是间接抒情。所以,在行文时,可以将两种抒情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当然,直抒胸臆不是随意地宣泄,而是爱到深处的自然流露。
(3)四季是大自然的节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特点。立春立秋,夏至冬至,单是这些字眼就能给人很多遐想。选择一个时间段,观察其中的景物,还有人的活动,写一组不少于7天的观察日记。给每一天的日记拟一个标题,力求使读者从标题中就能看出这组日记的关联性。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日记体散文写作。写作此文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注意写作对象。由材料看,选择一年四季中的某个时间段的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其二,注意景物描写时要有人的活动。如果单单是景物描写,则不符合写作要求。其三,注意日记的写作格式。日记的格式一般是:先居中写上标题;然后另起一行居中,写上日记的年月日,星期几,以及天气状况;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的模式和一般作文的写法相同。其四,注意标题要新颖,且有关联性,能体现季节的变化,如“又是一年春好处”“人间四月芳菲尽”“映日荷花别样红”“稻花香里说丰年”“我言秋日胜春朝”“独立寒秋”“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以诗句作为标题,新颖别致,文学性强,而且能体现季节变化和各个季节的特点。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