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知能优化演练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听听那冷雨》知能优化演练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7 23:04: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听听那冷雨》知能优化演练及答案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文中加点的“她”“裾边”各比喻什么?联系全句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比喻“古大陆”,即海峡的这边。“裾边”比喻“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的大寒流。长期不能得到大陆音信,即使是从大陆来的寒流,也能给“我”带来一些安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2.文章结尾处说“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加“青苔深深”,对表现“记忆”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青苔是历时久远而形成的。作者以“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形象鲜明,更能够给人一种记忆更遥远、更深邃的感觉。
3.由第二段首句“听听那冷雨”到第四段尾句“舐舐那冷雨”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雨是冷的,心是热的。由听雨到舐雨,作者的家园之思越来越浓烈,舐雨以慰思乡之情。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乡河山与传统文化的思慕眷恋之情。
B.“听听那冷雨”中的“冷”,一是为了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感受,一是表现因“发上下一点白霜”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
C.“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一句,以典型的经过提炼了的细节传达出了作者的离怨乡愁。
D.本文围绕着春雨,创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丽,既沉郁又旷达的独特的意境,意象众多,“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E.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写雨,如“淋淋漓漓”“滴滴点点滴滴”等,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雨态表现得更形象。
解析:选BD。B项,分析欠妥,内在“冷”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D项,说本文有“明丽”“旷达”的风格,不妥。
二、语言运用
5.仿照下列句子,请以“风来了”或者“雪来了”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雪来了,轻轻地洒落,地上、树上、屋顶上,都像撒了一层淡淡的棉絮,雪落无声,静悄悄的,从来不打扰别人,纯净里透出一种纯洁与无私,她一遇到温暖的大地就融化了,变成了水,如天使般展示着她的滋润与美丽。
6.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句都用了比喻,特别要注意前后语意相联。要做到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
答案:(示例)宽容是一盏灯,能照亮徘徊在人们心里的黑暗;宽容是一朵芬芳的鲜花,能驱走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阴霾;宽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能驱赶累积在人们心头的乌云。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荷(bó)  耀目(yào) 万籁(lài)  雷电霹雹(báo)
B.滂沱(tuó) 青霭(ǎi) 夜宿(xiǔ) 淅淅沥沥(lì)
C.氤氲(yūn) 羯鼓(jié) 潺潺(chán) 一峰半壑(hè)
D.寒濑(lài) 岑寂(cán) 惊蛰(zhé) 鸟声啾啾(jiū)
解析:选C。A.“薄”应读“bò”,B.“宿”应读“sù”,D.“岑”应读“cé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淋淋离离  宛然  窥见  乍现
B.千变万化 骇人 翁郁 嗅闻
C.惊心动魄 迷离 清爽 擎天
D.心寒眸酸 按磨 幽暗 晌午
解析:选C。A.“离”应为“漓”,B.“翁”应为“蓊”,D.“磨”应为“摩”。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______是不可能的。
②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______令人耳朵过敏吧。
③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______侵到他舌底,心底。
A.基本 进而 径直   B.基本 反而 一直
C.几乎 进而 径直 D.几乎 反而 一直
解析:选D。“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用于否定句;“进而”表递进关系,“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
B.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C.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来源:语文大师]
D.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解析:选B。B项中的引号内的句号删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句是(  )
A.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
B.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
C.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
D.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
解析:选B。B项,使用的为拟人修辞手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6.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先是美感,然后听出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7.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听雨,是在听人生,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8.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文段最后一句话“在窗外喊谁”,请根据文意推测“谁”在喊呢?“喊”的是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是因为作者在岛上听雨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2)这里的“谁”应该是指故乡,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闲雨轻敲鱼鳞瓦
钱续坤
①难得一次回乡省亲,不想秋雨一直连绵,白天出去走走倒还可以,夜晚根本不便串门,只好呆在家中与母亲杂七杂八地拉着家常。许是兴奋了些,竟然到了子夜时分还辗转反侧,于是坐起披衣,斜靠床头,用一双聪灵的耳朵,去聆听窗外那淅沥的絮语,去感应檐下那滴答的和鸣。
②这样的情景已是多年没有经历,记忆中的趣闻乐事甚至都快淡忘,但是母亲在我儿时所说的一个比喻始终萦系于怀:“瓦是房子的眼皮,雨是屋檐的泪水。”遗憾的是,略知文墨的母亲并不会写诗,“眼皮”与“泪水”的意象在这里巧夺天工,可能是她观察生活最原始最质朴的反映;然而也正是这两个喻体,诱使我无数次地抬起大大的脑袋,关注着那些像弯弓又像括号的鱼鳞瓦,那些像新月又像娥眉的鱼鳞瓦。
③鱼鳞瓦是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易被人们忘却的先知,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是大地的精魂,也是贴近人类头顶最矮的天穹。它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的收藏者和拥有者——它收藏过煦暖的阳光,如水的月光,柔和的灯光,也收藏过雨的裸足,雾的轻纱,雪的羽毛;更多的时候,它收藏着大面积的黑夜和黑夜的翅膀——梦幻,所以诗人巴音博罗说瓦是“房屋的外套,梦幻的布衣”。这两个意象显然更为奇崛,不过细细地品味,我蓦地感觉心头氤氲着一片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隽永悠绵。
④从小就在鱼鳞瓦下长大,梅雨季节总喜欢贴着窄小的窗棂,看银线穿针,听雨落叮咚;有时也翘首对面的屋檐,望水花四溅,听瓦楞摩挲……所有的影像幻化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所有的声音混合成一支有始无终的曲,催我昏昏然小睡,也使我戚戚然惊醒。母亲的家务活终于忙完了,她轻轻地一声招呼,我们弟兄仨人就雀跃般地聚拢过去,或缠她讲孤魂鬼怪,或听她教拼音汉字,或跟她吟民歌小调……其情融融、其乐陶陶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胸荡层云,心生涟漪。但是今夜,母亲已经酣然入睡,她细微的鼾声与喁喁的秋雨合着共同的节拍,如同儿时吟的摇篮曲,这叫我无法去惊扰她幸福的美梦。可我还是无法入眠,索性蹑手蹑脚地从床上爬了起来,静静地伫立于窗前,沉浸在自己无边的闲思遐想之中——
⑤瓦是家的符号,家是情的寄托。离开了家,不见了瓦,乡愁自然而然就从心头泛起,马思聪思乡的旋律就会像窗外迷朦的烟雨一样,在灵魂深处弥漫。于是,渭城的朝雨、清明的纷雨、楼台的烟雨、天街的酥雨等等,几乎成了愁苦的代名词,“巴山夜雨涨秋池”表漂泊之忧,“寒雨连江夜入吴”述离别之苦,“天阴雨湿声啾啾”言乱离之悲,“雨中百草秋烂死”感自伤之叹,“夜雨闻断肠声”哭诀别之恨……因此,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把身子寄居到泥瓦的屋檐下,把灵魂皈依到故乡的怀抱里,一代一代的文人就是这样在思乡的背景中,病着,痛着,忍着,这是一种顽固的无法根治的传染病,他们的诗文就是他们的病中吟,他们的书画就是他们的梦中影,温庭筠、李清照是如此,李商隐、郑板桥是这样,白先勇、余光中更是亦然。
⑥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幸福,至少今夜是何等的幸运。因为上有青瓦为我挡雨,中有母亲与我相伴,下有温床供我栖身,所有的烦恼抛脑后,所有的困顿置之不理,所有的喧嚣全然不顾,这片天地是完全属于我的,我觉得自己还是那个钻到母亲怀中撒娇的孩子,所以家不仅是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家还是归宿,是祥和,是精神,是漂泊者渴慕的故土!
⑦窗外的秋雨明显地小了,我能敏锐地感应到这是像牛毛也像花针的那种。细密的雨丝在鱼鳞瓦上无声地集聚,形成的豆大水珠从瓦檐中悄然滑落下来:一滴,两滴,三滴……这是母亲的叮咛,还是我的眼泪?这是家园的嘱咐,还是我的哽咽?其实无须言表离家总是忧伤,其实不必责怪自己不够坚强,在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深刻地体验到活着的真实,真切地感受到家园的可亲?故而,乡愁永远都是美丽的,是我唯美生活中最诗意最眷念的部分,它滋润着我在异乡漂泊的干渴的心房,让我一次又一次挣扎在思乡的苦涩和甜蜜里……
9.开头两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头两段分别引出“雨”和“鱼鳞瓦”两个意象,照应题目。②为下文写乡愁做铺垫。
10.作者为什么说“鱼鳞瓦是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易被人们忘却的先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鱼鳞瓦是先知,是因为鱼鳞瓦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的收藏者和拥有者。说鱼鳞瓦最本真,是因为鱼鳞瓦是泥土的另一种形式,非常朴素。说鱼鳞瓦最易被人们忘却,是因为鱼鳞瓦广布民间,人们非常熟悉,甚至熟视无睹。
11.文章第五段中引用大量诗句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充分说明“雨”几乎是愁苦的代名词,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是中国文化的根,升华了文章主旨。②增加了文采,丰富了文化内涵。
12.本文为何选取“闲雨”和“鱼鳞瓦”这两个意象来写乡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闲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几乎成为愁苦的代名词,容易引发作者思乡的凄苦、忧伤之感。②“鱼鳞瓦”是家的符号,意味着家的温暖、温馨,易于引发作者最真切、最深刻的乡愁。③“闲雨轻敲鱼鳞瓦”是作者生活中最熟悉的生活景象,作者生活中最诗意、最眷恋的部分,凝聚着乡愁。
三、语言表达
13.分别以小草、山桃、杨柳作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使句式协调,语序合理。(可增删个别字词)
煦暖的阳光最先把山坡上的小草唤醒,多情的春风最后催促着一向慵懒的山桃灿烂成一片云霞,而濛濛细雨则已将河边的杨柳点染成团团碧烟翠雾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坡上的小草最先被煦暖的阳光唤醒,河边的杨柳则被濛濛细雨点染成团团碧烟翠雾,而一向慵懒的山桃最后也被多情的春风催促着灿烂成一片云霞了。
14.当代著名文学家秦牧在谈到读书方法时,主张“牛嚼”(反复钻研)和“鲸吞”(广泛阅读)。某校举办辩题为“‘牛嚼’与‘鲸吞’孰优孰劣”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参赛辩手,选择一方观点,写一段80字左右的辩词。要求语言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读书旨在讲究质量。只有“牛嚼”,才能汲取内容的精华,做出正确的判断,产生自己的见解。杜甫曾云:“精能尽其妙。”而“鲸吞”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可见,“牛嚼”优于“鲸吞”。
示例2:只有“鲸吞”,才能博览群书,去芜存普;广泛吸纳,兼收并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诸葛亮读书就“独观其大略”。而“牛嚼”只能咬文嚼字,视野狭窄。因此,我方主张“鲸吞”优于“牛嚼”。
《史记》选读《敬鬼神而远之》同步练习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指所写的文章
B.慎终追远 远:远代的祖先
C.侮圣人之言 侮:轻慢
D.樊迟问知 知:通“智”,聪明
解析 文章:文献典籍。
答案 A
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 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原因;③动词,参与;④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3分)
A.焉能事鬼 B.慎终,追远
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D.子不语怪、力、乱、神
解析 A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
中“肆”:使动用法。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  )(3分)
A.公伯寮其如命何 B.师与商也孰贤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解析 A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项中“与……孰”:
“与……比,哪一个更”。C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
答案 D
5.名句填空。(6分)
(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务民之义,______________,可谓知矣。”
(3)子曰:“君子有三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2)敬鬼神而远之
(3)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季路问事鬼神     事:服事
B.夫子固有惑志 惑志:困惑
C.道之将废也与 废:废止
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愬:进谗言
解析 惑志:怀疑之心。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B.
C.
D.
解析 C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介词,向、对/介
词,表被动。B项以:介词,把/介词,因。D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
因而。
答案 C
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
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
的进步意义。
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
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
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
在天”。
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
天下人相处和悦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
解析 “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
答案 A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
(2)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
自己的好兄弟。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 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特恐死岭外        特:特别
B.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穷:困窘
C.畏其敏 畏:敬服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解析 “特”,只是。
答案 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乘月而归 吾从而师之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解析 B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而”为连词,表修饰;
第二句中的“而”为连词,表顺承。C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因为”;
第二句中“以”为介词,“凭”。D项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
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于此”。
答案 B
12.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  )(3分)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解析 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
是苏轼的心理。
答案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
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
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
音”;但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
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
之弊;辞简意丰,文情酣畅。
解析 “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未否定;“废卷
而叹”的原因是“自恨期人之浅也”。
答案 B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
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2)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3)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
上天呢!
【参考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诗经》,他认为“《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凭我看来,这只是了解《风》、《雅》中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怎么察看《诗经》的主流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在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竭尽,因此,还因道德礼仪而终止,认为贤在没有终止的地方罢了。在情理之中而发生,因忠孝而终止,他的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现在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被贬谪到海上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言简意丰,语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曾良策注:颜长道为苏轼的朋友)游览泗水,登临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现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多月也没到大江边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个老农夫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诗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