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结构及分析原则和方法》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章的结构及分析原则和方法》同步练习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7 23:05: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文章的结构及分析原则和方法》同步练习及答案
基础演练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旨。(答案不超过30个字)
几个人喝同一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
干脆用双手捧着喝。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
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
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面对同一井里的水,三种人,三种喝水的方式,三种不同的感觉。
前两种人构成对比,尽管喝水的方式、结果不同,但实质一样,均被外物
所左右,故没有品尝到水的甘甜;第三种人又与前两种人构成对比,不受
外物拘束,尝到了水的甘甜。
答案 (示例)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到生活的
乐趣。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最后的抄袭
周衍辉
那是个酷热难当的日子。阵阵蝉鸣似沸腾的开水,钻进耳朵里,让人心
烦意乱。开学已经一周了,由于原先的语文老师调走了,新老师一直没
来,教室里闹哄哄的,两个男生甚至手拿扫帚在讲台前打闹起来。
这时,教室里突然多了一个人,一个穿洁白连衣裙的女孩,长发飘飘,
微笑着,抱着讲义夹站在讲台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睁
大了眼睛。“同学们好。”她面向我们,微微一笑,“自我介绍一下,我
姓白。从今天开始,由我来给大家上语文课,希望大家能喜欢我。”
那一瞬,我呆呆地看着新来的语文老师,脸莫名地红了,心如鹿撞。我
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有一朵洁白的云彩,在眼前飘来飘去,上面写满
了一个懵懂少年隐秘的心事,忽远又忽近,甜蜜又忧伤。
我喜欢上了语文课。不但是我,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男同学都是这样。这
种喜欢是因为白老师而引起的。但这种简单已足以改变一个人。语文课
上,我不再开小差,而是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捕捉她的每一个表情,每
一句话。
一次,白老师布置我们每人写一篇文章,参加全校的教师节征文比赛,
体裁不限,题目自拟。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瞅着天棚,一句一句往外挤
那些所谓的“诗”,写了有十几行,就再也挤不出一个字了。突然,我的
目光在东墙上定住了,靠近天棚处有一张报纸,上面排列着一些分行的文
字。我的心一动,跳上炕近前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其中有一首诗居然
就是写老师的。我忙找了张纸抄了下来。坐在桌前,迟钝的大脑细胞仿佛
一下子被激活了,我以这首诗为蓝本,改头换面,一篇文采飞扬的作品诞
生了。
征文交上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评选结果。两天后,我到办公室
交作业,见白老师正在看那些征文。见到我,白老师招手叫我过去,她的
手上拿着的正是我的那首诗。她微笑着,说:“这是你写的吧?”我的脸
一下子红了,心跳加速,竟有些手足无措。“写得真好!”她顺口读出其
中的几句,点着头,一副陶醉的模样。“看得出,你有写作的天赋,坚持
下去,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名作家呢!”白老师认真地说。
我站在那儿,汗颜不已。天很热,白老师的身上传来一股淡淡的清香,
偷偷吸一口,沁人心脾。
白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第二年暑假她便调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见
过她。
弹指一挥间,很多年过去了。前些日子同学聚会,令我没有想到的是,
白老师也被请了回来。当我把签了名字的作品集恭恭敬敬递到她的手上
时,她目光一亮,随即欣慰地笑了:“这些年经常在报上读到你的文章,
真的很为你自豪啊!”一顿,她接着说:“上学时,我就发现你写作不
错,记得有一次征文比赛,你得了全校第一名呢!”
我的脸红了,犹豫了一下,嗫嚅着说:“其实,那次比赛,我的那篇作
品是抄袭的。”
周围的同学露出了惊奇的表情,白老师却面色平静,轻轻地笑了,看着
我,说:“我早就知道那首诗不是你写的,但你做了加工,无论营造的意
境,还是语言,都要比原作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您早就知道?”我惊讶地问。
“是的,”白老师粲然一笑,“因为那首诗就是我写的。”在整个人生
中,那也是我最后一次抄袭。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白老师早就知道那次征文“我”交上去的诗歌不是“我”写的,但到同学
聚会时才点破,作者这样布置情节的好处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的结构和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本题关涉小说
的谋篇布局,小小说中常常运用“卒章显志”的方法,以取得特别的艺术
效果,本文亦然。
答案 ①更加形象地刻画了白老师的形象。这种做法体现了她特别的教育
方法,表现出她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鼓励,使白老师的形象更加丰富可
感。②这样安排给小说情节增加了波澜。在小说末尾才点破,使人们知道
“我”的成功原来与白老师的“保密”有密切关系,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
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亨德尔——第七日的奇迹
《圣经》上记载,上帝在六日之内创造了自然万物,第七日便安歇。但
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帝在休憩的间隙,不满足于世界的单一,又造了两个
秉承天地灵气的男女。所以,在后来的世界上,才出现了亨德尔般的天
才。
乔治·亨德尔出生于德国的小镇哈勒,作为理发师的儿子,他却拥有极高
的音乐天赋。但由于父亲的反对,年幼的亨德尔只能偷偷学习演奏。正如
莫扎特的早慧一样,7岁时亨德尔已小有名气,并有幸得到当地的萨克
森·魏森斯菲尔大公的帮助,得以公开跟从名师,得到深造。
虽然亨德尔11岁时已去柏林作过宫廷演出,但父亲去世后,亨德尔还是
满足了父亲的遗愿,选择进入法学院攻读法律。大学毕业后,他才把全部
精力投入到音乐中。
1703年,热爱世俗音乐的亨德尔移居汉堡,在当地一家歌剧院担任管弦
乐团的小提琴手。这时他开始尝试创作,其最早的两部歌剧作品《阿尔米
拉》和《尼禄》就是这期间诞生的。当时的意大利被称为“欧洲歌剧中
心”,亨德尔去意大利留学后,游历各大名城,广交音乐大师,这个留学
生的作品竟被誉为“歌剧典范”。
25岁的亨德尔学成归国后,尽管身价倍增,甚至被封为汉诺威选帝侯宫
廷乐长,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德国不适合歌剧发展,他很
快就去了伦敦,从此不断往返于英国与德国之间。直至1713年,他以一首
应景的作品《女王生日颂歌》大获英国安妮女王的赏识,并获得终身恩
俸,才决定在英国定居。
此后,安妮女王去世,选帝侯乔治以英王亲属身份即位,亨德尔便深受
宠幸,在欧洲乐坛大显身手。但好景不长,厄运接踵而至。18世纪20年代
末期,英国听众趣味突变,亨德尔的创作演出遭遇多次失败;18世纪30年
代他饱受宫廷与教会的攻击,苦心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此后又遭受中
风与偏瘫的折磨;18世纪40年代他开始受到上流社会与贵族们的诸多指
责,还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1751年,亨德尔再遭重创——双目失明。
然而正如中国诗词创作规律“诗,穷而后工”一样,亨德尔一生最经典、
最恢弘、最绚烂的作品——清唱剧《弥赛亚》却是在这期间创作的。亨德
尔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仅用20多天就写完了它。在伦敦音乐厅演出时,
英王乔治也为之起立。
1759年春,74岁高龄的亨德尔依然照例指挥了自己作品的演出。几天后
的4月14日,大师与世长辞。像波兰的肖邦客死他乡一样,德国的亨德尔也
以英籍身份长眠于伦敦。
困苦中的亨德尔曾低语:“上帝啊,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开了我?”
而创作完《弥赛亚》后,他流着泪高喊:“我看见了天国!我看见了耶
稣!”
(有删改)
文章第一段提到上帝在第七日造人的故事,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某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常和它所处
的位置有关。这是第一段,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话题、照应标题、领起下
文等,内容上的作用则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 在结构上照应标题“亨德尔——第七日的奇迹”;在内容上充分表
现了亨德尔的与众不同,为下文突出其成就作铺垫。
4.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
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
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
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
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
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
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
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
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
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
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
鱼,倾覆在即。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
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
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
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
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
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
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
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
惨败而归。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
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
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
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
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鸿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
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要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
《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
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
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
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
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宜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
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
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
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
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
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
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烈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
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
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
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
型。
(节选自《长歌当啸》,有删节)
(1)第①段中作者说“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
裹”。“浓重的悲剧雾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朱明王朝在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吴三桂降清,满人入主
中原,南明弘光政权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旋起旋灭;抗守西南一
隅的桂王朝廷倾覆在即;三次誓师北伐,最后却惨败而归。
(2)第③段为何写到史可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了衬托郑成功伟大的超越,肯定了郑成功扭转时局,为义军找到
了一条最好出路的壮举。
(3)第④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烘托郑成功激烈的思想斗争;渲染郑成功突围的壮烈气氛;引出下
文收复台湾的壮举。
(4)请根据原文内容,谈谈你对郑成功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郑成功是位骄傲的英雄,又是英雄中的英雄,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
超越了悲壮,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开辟了战场之外的战场,实现
了大义之上的大义;他在逆境中创造伟业,在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在华
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的造型。
5.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我心如秤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
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了个多赚钱的
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
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
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了一
塾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活,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
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
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
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
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
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
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
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
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
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
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
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
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
家人齐心合力的……老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
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
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接
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很惊讶,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
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
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
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
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
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的对,咱是靠秤发的
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
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
靠诚实发的财呀。”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
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
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的早
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儿,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
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
后,咱都听她的!”
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
此?
(1)小说写了两家米店,详写“丰裕”,略写“永昌”,这样安排情节有什
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文本的主题。本文通过老掌柜和新媳妇的对
比表现“诚”这一主题,在把握小说主题后,这一问题便比较容易回答
了。
答案 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丰裕”的老掌柜和新媳妇两位主要人物展开
的,详写“丰裕”,使得故事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略写“永昌”,
以“永昌”的衰落反衬“丰裕”的兴盛,从而更好地突出“诚实是致富之
本”这一主题。
(2)老掌柜为多赚钱请人星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星秤师傅为多得钱而星不合
标准的秤,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弄清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小说主题通过新媳妇的
行为表现了出来,所以新媳妇是本文的主人公,作者的写作用意也就随之
明了了。
答案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恶劣,人们为赚钱而不择手段。作者
这样写反衬出新媳妇诚实经商、让利于人的行为的难能可贵。
(3)通观全文,分析新媳妇这一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特征等。答案结构最好
是总分式的,即首先概括回答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简述文本相关内容,
并进行合理分析。
答案 新媳妇在听到公公让星秤人在秤上做手脚、打算通过坑害顾客赚取
黑心钱的时候,不动声色,而是让星秤人用另一标准星秤,让利于顾客,
这说明她是个有主见、有眼光、讲道德、诚实经商的人;在米店生意兴旺
时,她不摆功,直到年底公公向众人炫耀时才揭开谜底,又说明她处世精
明,善于处理长幼关系。
(4)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你觉得文章最后一段结尾有没有必要写?为什
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但是并不是考生想怎
么答都可以,而是要立足于文本,从文本里找出支撑观点的论据,答案的
组成应该是一个议论段,即“观点+文本论据+分析说明”。
答案 (示例一)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儿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
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结尾
画龙点睛,由经商拓展到做人,说明做人同样要诚实的道理,升华了主
题,因而不能删除。
(示例二)没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儿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
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这一中心
通过具体的情节描写已经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加了
这个结尾,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使小说缺少了一种含蓄美。
6.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4)题。
雪 夜
(日)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
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
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
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
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
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
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
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
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
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
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
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
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
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
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嗉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
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
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打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
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
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
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
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
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
然地飞落下来……
(1)小说在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冬夜的雪花,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营造一个肃穆静寂的氛围,将读者自然带进故事中去;②凸显老
人对儿子的深情,意境悠远;③为整篇小说“定调”,白色的雪花暗示了
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
(2)小说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两口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深沉的爱,这种
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②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③祝
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④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3)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主题服务的,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请就这篇小说
的情节安排做一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的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雪夜》中,儿子这个角色
似生实死。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
活着的假象,在一系列假象之后,当警长最后揭露儿子早已死去的真相
时,读者一下子被这种突变震惊了。
(4)“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
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至死不渝的真挚深沉的
亲情主题;②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安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③从老人异乎
寻常的举动中,从小说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中,似乎潜藏着老
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似乎
蕴涵着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批判。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
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
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
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
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
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
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即使这
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
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
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
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
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
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
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
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
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
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
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
艺术的。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
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
的,足见她承受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
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
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
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
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
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
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
——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
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
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
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
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
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
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
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
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
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
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
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
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
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
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
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
(1)作者在开篇先写到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
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俄罗斯的雕像多刻画伟大人物并且缺少内在灵魂的展现,而几座著
名的东正教堂过于富丽堂皇,与宗教的朴素精神相违背,作者认为这两者
都缺少震撼心灵的力量,与后文所写的老妇人构成对比,为老妇人的出场
作铺垫。(大意对即可得分)
(2)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永恒的光明”是指对宗教的虔诚信仰给人带来的内心的安然与对
光明、希望的笃信;“另一种永恒的光明”是指作者从老妇人身上看到的
一种精神,作为普通人在尘世中承受苦难与沧桑时的坚忍,在平凡辛勤劳
作中的安然与对信仰的坚守。(大意对即可得分)
(3)作者在第六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神态、肖像、动作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能够使人物凸
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老妇人的年迈、贫寒,认真沉静的工作态
度,对宗教虔诚的信仰。(大意对即可得分)
(4)请结合全文,说说“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
瞬”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俄罗斯满街的雕像神圣而孤寂,教堂里宏大艳丽的壁画需要仰视才
可欣赏;在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一点都不引人注意,只
需要你不经意间一低头就可注意;给予我们更深重的感动和震撼的,往往
在不经意的一低头,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光明。这一句升华了主题,揭示了
每个人人生中的光明前景都是因为灵魂有了希望和方向,在谦虚努力的工
作、辛勤的付出中获得的道理。(大意对即可得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2)题。
粗犷与细腻
①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②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
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的画作。植
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
好像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
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
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
得益彰。
③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
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些“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
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白石老人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
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
成,他就弃世了。
④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
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
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
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⑤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串到各门类艺
术中。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
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音节,也有“大
珠小珠落玉盘”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
有一生一旦唱半天的精工片段……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
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
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你不禁会惊异地发现:虽然他们生活
的时代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
则的精神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⑥既粗犷而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⑦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
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使作品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
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⑧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工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
劲儿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选自《艺海拾贝》,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中所举的齐白石画作的例子,既是话题的切入点,又是文章中最
有力的论据。
B.第④自然段是对第②和③自然段的总结和概括。
C.本文结构安排得当,从局部看,论述部分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
D.本文采用了由点到面的写法,由绘画扩展到其他艺术领域,点面结
合,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解析 C项,从局部看,论述部分采用的应该是由点到面的层进式结构。
答案 C
(2)第⑤自然段中的画线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
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画线语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具体是指粗犷和细
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的表现方
法。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无为而治”的方式:养民、化民
孔子提倡用“无为而治”的方式治国理民,以实现“有道之世”。“无
为而治”虽具有理想性,但其并非向壁虚造,而是植根于现实基础之上。
孔子为政有三个阶梯:庶民,富民,教民。要经历两个阶段:养民,化
民。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既然小人趋利就实,那么在上者就要因势利
导,满足小人腹饱身暖的基本要求。作为在上者,不能尸位素餐,仅仅满
足于一己之私欲,而应以天下之民之足为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
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释“五美”之“惠而不费”为“因民之所利而
利之”。足民、利民的具体措施则是“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但孔子
的理想不仅仅停留于此,足民、利民非“无为而治”的本旨,此仅为“无
为而治”的前提和基础,“无为而治”关涉民之生计,更关涉民之道德、
民之风尚。
“饱食”并非孔子的终极理想,只是终级理想的前提。在“饱食”之
后,意欲导民之“用心”,“用心”于道德的修养,使其习礼俗,明人
伦。故孔子不仅意欲养民,也意欲教民,使其趋善,人人为君子,个个为
圣人,那才是真正的“有道之世”。孔子将德行修养看得特别重要,视
“德之不修”为人之最大忧患。修己非欲己之成己,而是推己及人,欲民
皆成己。由此观之,无富乃无以养民,无教乃无以化民;养民是化民的前
提,化民是养民的归宿。基于此,孔子反对不教而战,“以不教民战,是
谓弃之”。同时,他还驳斥不教而治,指出“不教而杀谓之虐”。孔子将
政治化等同于教化,此是孔子为政的根本。
化民之术一般而言有言教、身教。鉴于民之根基,孔子侧重于身教。身
教,即在上者以身作则、身垂行范,使己有君子人格、圣贤气象;在下者
自然仰慕在上者之风范,熏陶于在上者之气息,从而使自我振作、自我完
善。所以孔子如是喻“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行
“政”有赖于君子,君子之任非安己之一人,而欲“安人”、“安百
姓”。“安己”只是起点,经“安人”这一中介而达终点——“安百
姓”。如何从“安己”达于“安百姓”?君子治国理民非以法律制裁人,
非以制度约束人,非以理论说教人,而是“修己以敬”,养成君子人格、
圣人风范,以其人格、风范感化或熏陶人。所以在上者无须多行,只须修
德于己,社会就能达于上和下谐。《论语·颜渊》也云:“君子之德风,小
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表明只要在上者修德于己、德行高尚,
在下者自能从善如流。所以君子为政无别,只是修己以修人,正己以正
人。
总而言之,孔子提倡以“无为而治”来治国理民,而养民是“无为而
治”的出发点,化民是“无为而治”的途径,民皆具德是“无为而治”的
宗旨。
(原文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画线句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养民”与“化民”两个阶段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请简要分析本文在结构与写作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来构思行文,阐述了孔子提倡的“无为而
治”的方式:养民、化民。②本文以引证为主,大量引用孔子的言论作为
依据,有理有据地阐释了孔子“无为而治”的出发点与途径。
高考巡礼
(2011·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
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
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
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
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解析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表述
错误。第二段中说诗歌用以“颂美或讽谏”,发泄、申诉冤屈或不幸,可
见《诗经》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含意。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
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
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
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解析 C项与第四段中“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
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的内容不符。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
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
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
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
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解析 第三段中说宋国人民做了歌儿对华元唱,可见“徒歌”并非都“没
有曲调”。
答案 B
《史记》选读《敬鬼神而远之》同步练习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指所写的文章
B.慎终追远 远:远代的祖先
C.侮圣人之言 侮:轻慢
D.樊迟问知 知:通“智”,聪明
解析 文章:文献典籍。
答案 A
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 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原因;③动词,参与;④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3分)
A.焉能事鬼 B.慎终,追远
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D.子不语怪、力、乱、神
解析 A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
中“肆”:使动用法。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  )(3分)
A.公伯寮其如命何 B.师与商也孰贤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解析 A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项中“与……孰”:
“与……比,哪一个更”。C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
答案 D
5.名句填空。(6分)
(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务民之义,______________,可谓知矣。”
(3)子曰:“君子有三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2)敬鬼神而远之
(3)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季路问事鬼神     事:服事
B.夫子固有惑志 惑志:困惑
C.道之将废也与 废:废止
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愬:进谗言
解析 惑志:怀疑之心。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B.
C.
D.
解析 C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介词,向、对/介
词,表被动。B项以:介词,把/介词,因。D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
因而。
答案 C
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
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
的进步意义。
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
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
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
在天”。
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
天下人相处和悦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
解析 “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
答案 A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
(2)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
自己的好兄弟。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 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特恐死岭外        特:特别
B.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穷:困窘
C.畏其敏 畏:敬服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解析 “特”,只是。
答案 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乘月而归 吾从而师之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解析 B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而”为连词,表修饰;
第二句中的“而”为连词,表顺承。C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因为”;
第二句中“以”为介词,“凭”。D项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
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于此”。
答案 B
12.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  )(3分)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解析 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
是苏轼的心理。
答案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
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
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
音”;但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
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
之弊;辞简意丰,文情酣畅。
解析 “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未否定;“废卷
而叹”的原因是“自恨期人之浅也”。
答案 B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
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2)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3)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
上天呢!
【参考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诗经》,他认为“《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凭我看来,这只是了解《风》、《雅》中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怎么察看《诗经》的主流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在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竭尽,因此,还因道德礼仪而终止,认为贤在没有终止的地方罢了。在情理之中而发生,因忠孝而终止,他的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现在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被贬谪到海上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言简意丰,语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曾良策注:颜长道为苏轼的朋友)游览泗水,登临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现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多月也没到大江边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个老农夫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诗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