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第1-2节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第1-2节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10-28 07: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第1-2节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号 评价
【知识储备】
1. 能量的形式: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 ;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 ;燃料储存着 能;声音具有的能量叫 ;电具有的能量叫 ;电磁辐射具有 。
2.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影响因素: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运动的_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就______。
3.重力势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影响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______。
4.弹性势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②影响因素: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的程度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______。
5.机械能
①定义: 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不受阻力时,机械能的总量一定保持不变,即 。
【典型例题】
1.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更不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肇事的可乐瓶里大约还有的可乐.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可乐瓶对挡风玻璃没有做功
  C. 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D. 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2.利用如题图所不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 、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题22 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A<θB,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A、mB , ( mA<mB) 。
( l )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 、B ,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 2 )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 球能将木块c 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 3 )如图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 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3.如图所示,“套圈”出手后,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套圈”由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套圈”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点的机械能
C.“套圈”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4.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练习】
1.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小,势能减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变大 D.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变小
2.如图所示,男孩脚踩滑板车从高处滑下,在下滑的过程中(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3.顾客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上升。顾客在上升过程中(  )
A.机械能保持不变 B.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C.相对于其站立的台阶是静止的 D.受到重力、支持力扣摩擦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 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空气阻力) ( )
A. 铅球由a →b 时, 动能逐渐增大
B. 铅球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a 点的机械能
C. 铅球由b →c 时, 机械能逐渐减小
D. 铅球在c 点时动能最大
5.如图所示,苹果树上结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哪一个苹果的重力势能
最大(  )
A. 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
A.蓄势待发的火箭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加速上升的飞艇
7.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8.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进行限速,其实质是限制了汽车的( )
A.摩擦力 B.势能 c.动能 D.惯性
9.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下落过程中,皮球的速度 ,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皮球重力势能 ,动能 .皮球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它升高后释放,可以观察到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此过程中,它的 能减小, 能增加。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这说明滚摆具有的机械能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11.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资在加速下落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情况是:   .
12.如图所示,用装有细沙的容器、三脚小桌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①为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___ _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②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木块,是为了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__ __的关系,操作时应该让木块从__ 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③若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请简要说明具体做法。
13.图13(a)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灌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13(b)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一下问题:
(1)图13(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通过木块被推动距离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法 .
(2)图13(b)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填“大”或“小”),根据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永远做 .
(3)小明同学想在图13(a)基础上继续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论证方法: .
14.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秒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你认为小华第三次测量时间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车开始的位置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外,还有一种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______(正确/错误)的.
实验次数 1 2 3 4
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 0 50 100 150
时间t/s 2.5 2.5 2.0 2.5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接着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她___(需/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如需要,说出方案,如不需要,说出原因:______。
15.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
A.在 b、d 两点动能相等 B.在 a、d 两点动能相等
C.从 b 到 c 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从 c 到 d 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16.如图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判断:小球在a 、b 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 、d 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在上升过程中, 小球的重力势能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不变”)。
17.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
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
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下面的四个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C.探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重物提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
D.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铁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18.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和弹簧粗细有关.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P压缩弹簧到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对同一根弹簧,物体P压缩弹簧至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测量   之间的距离和  之间的距离,并改变  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2)对原长相同、只有粗细不同的两根弹簧,物体P分别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分别测量  之间的距离,改变压缩量,重复试验,分析数据得到: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有关.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1. C
2.(1)质量(2)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3)小于 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D
4.(1)球陷入沙面的深度;(2)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下落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4)无关.
【练习】
1. B 2.A 3.C 4.D 5.C 6.C 7.B 8.C
9.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10. 重力势能 动能 减小
11. 变小  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
12.小桌下陷的深度 质量 相同 让同一木块从不同高度下落,比较小桌下陷的深度
13(1)速度 转换
(2)保持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一样 小 匀速直线运动
(3)步骤:1.取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B
2.让两个小球分别在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论证:通过观察两个小球分别推动木块的距离大小判断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14.(1)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2)小车没有从静止释放;错误;(3)①改变长度时,没有控制高度一定;②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3)不需;斜面的高度、长度和倾角之间有一定的定量关系.
15.C 16. 大于;逐渐增大
17.(1)甲、乙 铁球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铁球到达水平面时具
有相同的初速度 ) 让铁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C
(4)匀速直线
18.(1) AD  BC (2) AD
h
S2
EQ \F(1,2) m
h
S1
m
EQ \F(1,2) h
S3
m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