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1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1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7 22: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1 “一五”计划(1953—1957 年底)
时间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重工业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建设成就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____工业化_____迈进
考点2 1954 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会议:1954 年9 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内容:坚持_____人民民主专政___________,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考点3 三大改造(1953—1956 年底)
1.农业、手工业改造
(1)原因:农业、手工业落后,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首先采取___公私合营____________,再创举性地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3.结果: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考点4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1956年)
(1)时间:1956年。
(2)主要内容: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__农业国_______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还指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考点5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起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发动:1966 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的抗争:二月抗争。
4.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5.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6.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基本上没有提高。
[拓展延伸] “文化大革命”教训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专断,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
拓展提升
1.“一五”计划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1)祖国大陆实现了解放,各族人民空前团结。
(2)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3)国民经济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4)抗美援朝战争即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有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5)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党和人民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建设经验。
(6)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
2.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2)当时我国几乎没有重工业,党和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
(3)苏联模式的影响。
(4)严峻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迫切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
3.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1)1949 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3)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里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4.请说明农业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
应用示例
例1 [连云港] 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提取信息能力。切入点为“农业实现合作化”“手工业合作社报喜队”“公私合营新生搪瓷厂”,可见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选择A 项。
例2 [绵阳]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吴斌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你认为这个表格的主题是(  )
事件 时间 结果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成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大跃进” 1958年开始 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  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别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从“一五计划”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过程。故选择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