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回延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7: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延安》初中教学设计
01
【教材分析】
《回延安》编排在八(下)第一单元,双线组元中人文主题是“民俗文化”,它与《安塞腰鼓》所写地域都是黄土高坡,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诗歌中的比染上了鲜艳的红色,它与黄土高坡的原色交融在一起,熔铸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那份永不泥灭的真情。作为写延安的一首现代诗,用了“信天游”的调子,形式与内容得到了统一,化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样式来抒写革命情怀。
0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加之本诗情感直白、显豁、读懂诗人回到延安的激动、喜悦、兴有不困难,但这首诗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其通过预习的质疑集中在延安为什么是母亲形象及其延安精神的理解,也就是诗人的“大我”形象所以以展诵为核心任务进入课堂,“读经典诗文,品世间真情”设定为为合作探究的主任务。
03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都明确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凸显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04
【教学目标】
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个核心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05
【教学构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朗诵贺敬之的诗作《回延安》 , 录制一份有声作品,参加近期我校经典诵读社团倾情打造推出的《朗读者》栏目展诵。
活动主题为“陕北情 延安魂”。共有两个任务,分别为“读文学经典,品世间真情;品红色经典,赓精神血脉”
第一个任务下又设置了两个活动:引文入境,再现“贺敬之”的 心路历程;以声传情,还原“贺敬之”的 回乡情感;两个任务结束后,这些学习活动,让学生将粗读与细读相结合,精读与深思相结合,,感受诗歌特点;把握诗歌大意;品读,赏析诗歌写法;悟读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延安精神。
06
【教学环节】
课是从阿宝唱的 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入手的,让学生在感知歌曲
旋律的基础上谈自己的感受,初步领会民歌在音律上、 情感上的特点,同时借助图片出示陕北特有的风物,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合作探究主环节有以下两个任务,旨在走入细处,理解对延安的深情。
合作探究任务:读文学经典,品世间真情
活动一:引文入境,再现“贺敬之”的 心路历程
1.按节目组要求,请你依据诗歌内容,在诗歌朗诵每一章开头加入简短的引言,30字以内。
要求:有利于听众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
有利于读者整体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写“回延安”,他现在在哪里?他是延安 人吗?他在延安生活了多长时间?他什么时候回的延 安?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把延安比作“母亲”?带着这些 问题,学生借助资料去收集答案,先在小组内交流,创写引言。
活动二:以声传情,还原“贺敬之”的 回乡情感
要求:请根据小组选定的章节片段,发挥联想和想象,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为诗歌内容进行朗读设计并进行展诵。
(提示:节奏、语速、语调、情绪;也可以裁剪诗歌语句,艺术处理。)
小组合作学生深情的展诵中,大家了解了延安这段生活成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经历,所以诗人才情 不自禁地把延安比作自己的“母亲”。它抒发了诗人重回阔别十余年的延安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赞颂了延 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
同时,紧紧围绕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借朗读评价量表中音的处理等来赏析炼字,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美。比如,在开头写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诗人用了 这样几个动词:一个是“手抓黄土”的“抓”,一个是“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的“贴”。将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作者在这里没有用“捧”“揣”等字,而用了一个 “抓”,好像“延安”是一个珍贵的宝贝,这样写就把诗人 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其次,在小组展诵评价中教师相机与学生互动:感知“信天游”的民歌样式,借《诗经》了解诗歌的 起源,比兴的作用。比兴的手法,是第一句起兴,有时候 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树梢树枝树根 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 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 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还有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 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彩。这 首诗里还有不少陕北方言,如多次出现的叠音词“几回 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一些儿化 音“紧紧儿”“手把手儿”等,都需要结合诗歌朗读来传情达意去体会。
借助引言教师顺势鼓励学生互评,引导学生理解以 “情”贯穿全诗,分别抒写了回到延安的激情、见到亲人的喜情、展望延安未来的豪情;理清以“回延安”为线索,先写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再写投入延安怀抱,追 忆延安的哺育之恩;接着写亲人重逢叙旧话新的热烈之情;最后写参观延安新貌的兴奋喜悦,抒写对母亲延安的赞颂祝愿。诗人将过去、现在、将来联系起来,酣畅淋漓地抒发对延安的挚爱之情,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不需要过多讲解,只需要反复诵读来体会即可。所以教师小结一环节,采取师生轮诵,传递赤子情怀,了解诗歌形式、体会诗人情感作为突破点。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有许多令人嘱目的名胜景点。诗人笔下的宝塔山、延河水、杜甫川、柳林铺、枣园、杨 家岭等,或人格化,或取其象征意义,作为一个个别具 风采的艺术形象摄人诗篇。诗人还通过对延安人民的 衣着“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待客的“米酒油馍木炭火”、 居住的窑洞、土炕以及室内装饰“窗纸红窗花”等事物 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纯真质朴的风俗人情图,透露出诗 歌浓郁的地方色彩,进而引出延安特色、延安精神。
所以我接下来要求聚焦“信天游”齐诵,体会民俗内涵:
让学生深入理解精神实质,给学生搭建支架,力求通过群文阅读来填补认知的空白,丰富学生的阅读。
总之,本节课就以“读” 贯穿,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体会 诗人喷薄的情感,领会“延安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达到诵读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的目的,为学生的终 身成长培根、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