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3 18:2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知识点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概念释析——东周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课堂引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一段有关于“周郑交质”的历史故事
故事梗概:郑武公、郑庄公原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但是日渐衰微的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选择分权给虢公。郑庄公不满,为了证明互信,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国公交换了人质,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产生效果。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郑国对此表示怨恨,两次派人收割了东周王畿内的作物,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一)列国纷争
1.背景
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一个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历史发展的轨迹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
东周
西周
秦统一六国
周平王东迁洛邑
春秋
战国
公元前
1046

公元前
770


221


475


476

)
背景:
A: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B: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C: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破坏、瓦解,礼乐制度(一种等级名份制度)破坏
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
①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
②诸侯实力日益强大,独立性增强,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实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原因:
①周天子势力衰微,宗法分封制度逐渐解体;
1.《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答案 C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可知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事情,楚庄王在周王城所在地的近郊进行阅兵炫耀武力,有问鼎中原之意,周王面对挑衅,无奈只能派人慰劳。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故选C项。
2.(2021·山东省六校高一联合考试)《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
A.平王东迁 B.列国纷争
C.华夏认同 D.王室衰微
答案 D
解析 周王被诸侯打伤体现了周天子权威的下降,故选D项;平王东迁是东周的开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子对诸侯的战争,不是“列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华夷的差别消失,排除C项。
2.(2021·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楚庄王在周王所在地的近郊进行阅兵炫耀武力;周王面对挑衅,无奈只能派人慰劳,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尊王攘夷,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迁都,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诸侯兼并,排除。
3.(2021·湖南长沙高一期末)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却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官僚政治正式确立
C.井田制开始瓦解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答案 A
解析 诸侯国国君的称谓由春秋时期的“公”或“侯”到战国时期的“王”,说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官僚政治正式确立,排除B项;井田制是西周奴隶制时期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而材料说的是政治制度,排除C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强调“仁政”,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未受重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4.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载表明当时(  )
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
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
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答案C
解析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争霸战争的出现表明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动摇,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
5.楚国的先君鬻熊,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受到周王室的重视,给予了“子”的封号,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桓王不许,熊通闻之,怒曰:“吾先人熊鬻,有辅导二王之劳,仅封微国,远在荆山,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而王不加位,是无赏也;郑人射王肩,而王不能讨,是无罚也。无赏无罚,何以为王?由此可知(   )
A.楚国在军事上已经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 B.楚国“不服周”的态度纯属夜郎自大
C.周楚两国征战给双方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D.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楚国的封号与其国力不相称,“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楚王要求周天子提高其爵位,造拒后,斥责周天子“无赏无罚,何以为王”,以及“郑人射王肩”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下降,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受到挑战,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步及“问鼎中原”的信息,排除A;根据“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可知,楚国具有一定的实力,并非夜郎自大,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周楚两国征战的信息,排除C。
5.(2021·山东省六校高一联合考试)《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
A.平王东迁 B.列国纷争
C.华夏认同 D.王室衰微
答案 D
解析 周王被诸侯打伤体现了周天子权威的下降,故选D项;平王东迁是东周的开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子对诸侯的战争,不是“列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华夷的差别消失,排除C项。
1.(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中)“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弑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  )
A.社会动荡不安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郡县制已确立 D.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自从春秋时代……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说明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各股政治势力在“尊王”“攘夷”口号之下,逐渐走向联合,使得中国雏形开始出现,据此可知,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蕴含了统一的因素,故选D项。
2.(2021·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楚庄王在周王所在地的近郊进行阅兵炫耀武力;周王面对挑衅,无奈只能派人慰劳,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尊王攘夷,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迁都,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诸侯兼并,排除。
3.(2021·湖南长沙高一期末)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却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官僚政治正式确立
C.井田制开始瓦解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答案 A
解析 诸侯国国君的称谓由春秋时期的“公”或“侯”到战国时期的“王”,说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官僚政治正式确立,排除B项;井田制是西周奴隶制时期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而材料说的是政治制度,排除C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强调“仁政”,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未受重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②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2.表现
(1)“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史称“春秋五霸”。 说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走向崩溃
(1)第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第二种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①齐桓公称霸——最早称霸中原
齐国东方,盛产鱼盐;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②晋楚争霸:晋文公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王子带作乱,襄王出奔。晋文公出兵护送襄王回王都,杀王子带。晋文公此举是为了(  )
A.夺取天子地位 B.争当诸侯霸主
C.维护分封秩序 D.增强王室实力
答案 B
解析 晋文公护送周襄王回到王都,可见其并非意在夺取天子之位,排除A项;维护分封秩序并不是晋文公的目的,排除C项;诸侯争霸时期,晋文公此举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政治资本,而非为了增强王室实力,排除D项。
③吴越图霸: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
春秋五霸:实质是奴隶主的掠夺争霸战争。
1.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
A.春秋五霸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不同说法
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北上争霸
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代表新兴贵族崛起
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是指讲述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评价”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意见。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D项是人们对春秋时期的战争作用的看法,也就是“评价”,符合题意。
(2)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春秋末期,晋国衰落,实权由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把持,以智家的势力最大。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1.下图主题所反映的是(  )
A.西周封邦建国 B.春秋五霸并立C.春秋末期三家分晋 D.平王迁都洛邑
答案 C
解析 解题关键是据图中“韩、赵、魏”三个政权;“封邦建国”即西周推行分封制,平王迁都洛邑是东周开始的标志,当时“韩、赵、魏”三个政权尚未出现,排除A、D项;“春秋五霸”是五个势力强大的政权先后争霸,“并立”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只有C项符合地图信息。
2.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  )
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
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及所学三家分晋的史实可知,晋国六卿制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并非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故B项正确。
(3)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 陈国田氏后代取代 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 齐威王始称 齐王)的事件。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 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最终产生战国七雄。
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姜姓国君。实质是诸侯国大夫的夺权运动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史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4)“战国七雄”
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春秋与战国纷争的不同及影响?
性质不同:
春秋-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是奴隶社会性质;
战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是封建社会性质。
影响:
①破坏性:政治秩序完全破坏(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影响经济发展;人民苦难; 
②客观进步:推动变法运动(富国强兵);推动小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转型(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政治制度创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促进国家统一(兼并战争);→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体的政治格局奠定基础;)
→推动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误区警示 春秋战国争霸战争不同
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同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展开的战争,是奴隶社会性质;战国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达到统一而发动的战争,是封建社会性质。
1.典型题例 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不能称王,诸侯称“王”说明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到挑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体现出国家分裂,无法体现出统一,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不是实质,只是对现象的概括,故排除;自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说明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崩溃,故D项正确。
探究主题:诸侯争霸战争的原因与实质
材料
图一 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思考 试分析图一所示形势图形成的原因。说明图一和图二所示形势的根本不同。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原因:周王室势力的衰微;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
不同:性质不同,图一为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图二为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兼并战争。
东周所处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历史阶段
纷争的表现 (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家。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
影响 (1)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2)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图解历史 战国纷争
3.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公元前256年周王室被秦国吞并。  各诸侯国挑战周天子权威,“礼崩乐坏”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等级制度的顾覆
C.礼乐制度的破坏
D.分封制度的崩溃
【答案】C
【详解】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乘。材料中诸侯中出现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C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材料无法体现,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等级制度的破坏,不能说颠覆,故B不符合题意;分封制的崩溃是在战国时期,D不符合题意。
2.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C
【详解】
战国时期士人受到统治者赏识之后得到重用,这势必会冲击之前以家族血缘为组织纽带的贵族卿大夫地位。这说明士人通过自己的才能跻身社会上层,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C正确;当时国政依然在贵族手中,排除A;诸侯国的做法有助于本国的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士人政治理念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改变天下分裂的趋势,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
刘向《战国策》书录》中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意在说明
A.礼乐制度渐趋完备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天下共主”局面丧失 D.各国纷争华夏认同
【答案】C
【详解】
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周王室“天下共主”局面丧失,因此C正确,ABD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D.生产力飞速的发展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退避三舍与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有关,卧薪尝胆与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有关,围魏救赵与战国时期齐国打败魏国的马陵之战有关,纸上谈兵与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有关,因此这些成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诸侯兼并争霸战争不断,C正确;ABD与题干所述的成语无关,排除。故选C。
4、实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
(1)灾难: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进步:争霸战争迫使各国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层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实现。
(3)统一: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
(4)交融: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加剧 B.郡县制度普及
C.分封制度强化 D.争霸战争频繁
答案 D
解析 边界的概念是随着行政区划的产生而出现的。西周时期,所建立的还是据点式的城邦国家,星罗棋布的封国呈点状分布,各国之间存在大块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尚无明显的边界。春秋以后,在经济逐渐发展、边疆日益开发、人口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邻近诸侯国之间敌对倾向加强,以至于出现战争,争夺隙地。春秋后期,战争越来越频繁,渐渐就有陈兵守境之势。战国时期,边境概念完全形成,城邦国家已转化为领土国家。各国之间夺城略地,目的就是扩大自己的领域,边界概念逐渐明确,故选D项。
2.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政局动荡,幽王被弑。春秋初年,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共地。据此可知,当时(  )
A.宗法制顺应时代潮流
B.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弊端
C.旧制度面临着新挑战
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答案 C
解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表明其不适应时代潮流,排除A项;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夺权表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面临挑战,而不是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的弊端,排除B项;废嫡立庶、弟与兄夺王位是王位继承的变化,而不是社会变革,排除D项。
[思维点拨] 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1)从战争的目的来看,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争夺土地、人口,实现霸业,号令诸侯;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2)从战争的影响来看,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局部统一,客观上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从而促进了民族交融;争霸战争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3)战争还表明,分封制已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严重障碍,以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形式取而代之,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读教材P10“史料阅读”:
[设问] (1)史料中的“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属于什么性质的事件?
(2)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怎样评价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战争?
[提示] (1)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2)积极:社会经济方面,各国为赢得战争,纷纷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分封制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国家统一方面,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为战国七雄的出现及秦朝统一创造了前提;民族发展方面,争霸中,华夏族同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政治:诸侯国间争霸和兼并战争,形成统一的趋势。各国变法促进了旧制度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建立。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经济: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创造经济基础。
思想:法家思想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社会:长期战争灾难,统一为人民所向。
1.(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中)“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弑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  )
A.社会动荡不安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郡县制已确立 D.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自从春秋时代……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说明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各股政治势力在“尊王”“攘夷”口号之下,逐渐走向联合,使得中国雏形开始出现,据此可知,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蕴含了统一的因素,故选D项。
思维拓展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相互征伐,进行争霸战争,周天子余威尚存,仍作为至高无上的象征;
战国时期,诸侯征伐不断,互相兼并,周天子丧失了政治地位,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呈现于由局部统一向完全统一的变化趋势。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说明
A.周朝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B.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
C.礼乐制度有待于得到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局面,说明分封制瓦解,周朝传统政治秩序遭到了破坏,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不能说明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B项错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说明周朝的礼乐制度已经过时,而非有待恢复,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是在秦朝时期,D项错误。
历史解释——认识春秋战国的列国纷争
史料 至战国时,则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①。二三等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②,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始而要凌驾于诸王之上而称帝,再进一步,就要径图并吞、实现统一的欲望了③。
——摘编自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① 周天子的权威衰落,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崩坏
② 诸多小国在列国纷争中灭亡
③ 开始出现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列国纷争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的影响。
提示 背景:王室衰微,周朝传统政治秩序瓦解。
影响:大国兼并小国,造成局部统一,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激烈的兼并战争推动了各国的变法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战争造成了社会经济的破坏,给广大人民带来苦难。
华夏认同
1.华夏认同
(1)华夏的含义:
华,指服章之美;夏,意为礼仪之大。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1)“华”“夏”在夏、商、西周时是两个词,分别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其含义也有多种。华已有文化先进之意,夏不仅为地名,也为国名。
(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政权与边地少数民族并立,边地落后,夷夏对称,这时,夏即指文化发达的东方诸国,华夏连称则指礼仪文化发达的中国。
民族: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交融加强。(促使中原地区先进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使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民族认同,也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强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2)华夏认同
(1)中华文化多元起源,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戎狄蛮夷”不断内迁,与诸夏部族交错杂居,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与文化交流,加速了华夏化进程。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3)战国以后,周边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
1.(2021·广东汕头市高一期末)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君主专制体制建立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答案 C
解析 材料“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体现的是战国时期通过战争与经济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当时的华夏认同感增强,C项正确;君主专制体制建立和题干信息无关,A项排除;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021年7月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2)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  )
A.大量迁居黄河流域
B.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
C.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D.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边各族并未“大量迁居黄河流域”,排除A项;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当时汉族尚未形成,排除D项。
2.华夏认同的过程: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①春秋时期,中国各国因社会发展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戎狄蛮夷等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原因:各民族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
探究主题:华夏认同出现的背景
材料 从周平王东迁前后开始,“中国”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在南方的“蛮夷”地带,随着生产手段的进步,农田不断被开发,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除了移居中原的,当地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出现主动向“华夏”靠近的趋势,结果使得蛮、夷、戎、狄地区自身也逐渐转化为“中国”。——摘编自[日]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思考 根据材料,简述东周时期华夏认同出现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生产力发展;农业进步;向中原移民;与汉族频繁接触;华夏文化的优越性。
4.表现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古代对华夏族周边民族的泛称
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与发展的表现
(1)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华夏族形成,促使周边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同时也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不同地域文化呼吁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B.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齐鲁文化圈是当时全国思想的核心区
D.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
【答案】B
【详解】
结合题中图文信息可知,该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不同文化圈相互交融,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多元一体的特征,故B项正确;此时文化界正处于百家争鸣的动荡时期,A项错误,排除;齐鲁文化圈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尚未取得主流思想地位,C项错误,排除;这一时期文化相互影响,但其并不是政治分裂的原因,D项错误,排除。
4.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春秋》记载这件事为“杞子来朝”。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按其封爵应称侯,因其“用夷礼”,故被称为“杞子”。这个记载表明当时
A.杞国国君并非华夏族后裔 B.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
C.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 D.宗法秩序得到显著强化
【答案】B
【详解】
杞国国君因为使用“夷礼”拜见鲁国君主而被歧视,称其为“子”,这说明当时华夷之防的观念已经比较显著,说明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故B项正确;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是华夏族后裔,故A项错误;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秩序,故D项错误。
.(2022·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一期中)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这反映了(  )
A.国家统一 B.华夏认同
C.列国纷争 D.诸侯称王
答案 B
解析 战国时期,在中原各国与相邻的戎狄蛮夷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故选B;战国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材料反映民族的交融,“列国纷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诸侯称王”的信息,排除D。
1.(2021·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三校高一联考)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
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可知,“九州”作为地理概念,其范围覆盖了原来不属于华夏文明观念中的“四夷之地”,说明华夏文明的向外扩展,故选D项。
2.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周王室己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C.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也北上中原争霸。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民族交融加强,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故B项正确;周代实行分封制,还未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宗法制分封制已经“瓦解”,故C项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还未明朗,故D项错误。
3.以《诗经》中的词句互相酬答,是春秋时期各国往来的通例。当时诸国往来,每逢外交场合甚至作战,都会互引《诗经》作为风雅明礼的表现,而瞠目以对、不知所云者则被视为粗鄙无文。据此可知,当时
A.《诗经》是维系秩序的纽带 B.儒家思想最具社会影响力
C.华夏文化认同意识较强 D.“百家争鸣”影响社会政治
【答案】C
【解析】
《诗经》内容关于西周的文化,春秋时期各国在不同场合以引用《诗经》为荣,不知《诗经》者往往被鄙夷,这说明当时周文化得到了认同,C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诗经》并不能维系秩序,排除A;B表述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
4.(2021·山东枣庄高一期中)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但是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可知,华夏各国已能将本民族和外族区分开来,反映当时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选B项。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一变化表明(  )
A.天下一统格局形成 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礼乐制度完全崩溃 D.华夷文化冲突消失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可知,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增强,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故选B项;秦朝形成天下一统格局,排除A项;“完全崩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华夷文化冲突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021·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三校高一联考)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
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可知,“九州”作为地理概念,其范围覆盖了原来不属于华夏文明观念中的“四夷之地”,说明华夏文明的向外扩展,故选D项。
4.(2021·山东枣庄高一期中)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但是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可知,华夏各国已能将本民族和外族区分开来,反映当时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选B项
(5)意义:
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概念阐释] 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之“交”指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融”指民族之间在人口、血统、文化上的互相渗透,在优秀文明成果上的相互吸收、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共同性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
1.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战国变法
答案 C
解析 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进入中原与诸夏交错杂居,推动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故选C项。
2.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
A.加剧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 B.促进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C.导致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加快了不同区域间的民族融合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戎狄由主要居于西北部到逐渐进入中原,可知在这一变化中不同区域间得以融合,故D正确;材料不涉及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故A错误;材料的变化与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无关,故B错误;西周时尚无中央集权,故C错误。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答案 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经济没赶上北方,排除A项;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诸侯纷争更加激烈,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夷夏矛盾没有解决,排除。
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
A.延缓了先秦宗法制度的衰落 B.模糊了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
C.激化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 D.促进了夷夏之间的民族交融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科可知,西周到春秋时期,戎狄不断深入中原地区,这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和华夏族的融合,D正确;戎狄的内迁冲击周王室统治,加速王室衰微和宗法制的衰落,排除A;戎狄进入诸侯国周边,多从事农业,而非牧业,因此并不会导致农牧区的分界线模糊,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限于生产力有限,当时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排除C。
观察下图。图中现象有助于
A.加速西周灭亡 B.增强秦国实力
C.延缓统一进程 D.促进民族交融
【答案】D
【详解】
由图可知,诸夏国家与诸夏国家的战争占比超过了一半,其次是诸夏国家与夷狄国家之间的战争,再次是夷狄国家与夷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虽造成了社会动荡,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迁徙和接触,这有助于中原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故选D项;春秋战国属于东周时期,A项错误;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但B项从图中体现不出,排除;争霸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加快统一进程,故C项错误。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观念
含义 华,是指服章之美;夏,意为礼仪之大。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周边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而自称“华夏”
产生 原因 诸侯争霸;民族斗争;民族往来频繁;礼乐制度的教化
影响 ①华夏族吸收了周边少数民族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形成 ③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提示] 晋国三分,被韩、赵、魏取代;诸侯国数目大为减少,出现了七国争雄的局面,国家统一的趋势更加明显。少数民族匈奴兴起,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由于军事需要,各国也修筑了长城,用于防御。靠近中原华夏族的赤狄、北戎等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族之中,民族交融明显加强。
思维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化的影响:
①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②周边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并逐渐融入华夏族。
③诸侯国数量大减,出现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家国情怀
史料 周人一方面强调自身对夏的认同,更进而发展出“华夏”之名,强调其所代表之夏文化的华美①。同时,周人也从实际出发,大量承认以前殷属或非殷属的诸侯,由此将华夏意识逐渐发展到强调天下一统的层面②。有周一代直到战国中期,基本是夷夏杂处,相互间既有战争,也有联姻和结盟,各自的文化也在相互转换交流之中③。
——摘编自罗志田《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
① 华夏族的文化先进
② 周人对华夏意识有所发展
③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原因。
提示 华夏族的文化较为先进;周人对华夏意识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华夏观念的形成
史料 春秋列国形势图
解读 图中北戎和赤狄已进入黄河流域,在周天子和诸侯国之间。到战国时期,北戎和赤狄已融合于长城之内,体现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发展壮大、分布广泛。
思考 在图中□内填出东周都城,在○内填出主要诸侯国名称。从图中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看,对该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有何认识?
提示 都城:洛邑。诸侯国:①秦国;②晋国;③齐国;④楚国;⑤越国。认识:华夏族以文化政治的领先逐渐被少数民族认同,民族交融、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
史料 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夫如是,则四方之民①襁负其子而至矣”;“裔不谋夏,夷不乱华”②。战国时期,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③。
读史
① 指夷狄之民
② 裔、夷指戎夷蛮狄各族
③ 说明华夏族文化、政治领先
思考 从民族关系看,孔子和孟子的言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变化趋势?
提示 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华夏族不断发展壮大。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及影响——唯物史观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的影响。
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号召与之斗争,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2)影响: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社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华夏作为政治、文化实体,逐渐被少数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并立的五个诸侯政权。(×)
3.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阅读“春秋列国形势图”(见教材P9)与“战国形势图”(见教材P10)。二者相比较,后者有何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趋势?
提示 变化:诸侯国数量在减少,北方少数民族数量减少。
趋势:国家趋向统一;华夏认同增强。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摘自教材P10)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提示 传统政治秩序崩溃,开始出现社会转型。
时间 春秋到战国时期
表现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知识点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生产工具由青铜器向铁器飞跃。
②经济形态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飞跃。
③经济全方位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
(1)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思维点拨] 铁犁牛耕的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犁牛耕并逐渐推广。铁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家庭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该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B.大量开垦荒田
C.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
D.休养生息政策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家庭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C项符合题意。
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3.中国古代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铁制工具的使用 B.社会局面的稳定
C.水利技术的提高 D.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推动了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动荡,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与春秋相比战国水利技术的进步,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不是小农经济推动水利建设,故D项错误。
4.(2021·辽宁营口高一期末)春秋战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青铜农具的推广 D.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中“农业方面”这一限定词语,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选A;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青铜农具较少,难以推广,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下的公田逐渐瓦解,排除D。
5.(2021·江苏扬州高一期末)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
C.商鞅变法的推动 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故选A。
6.西周时“一人跖(踏)未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使用,使生产力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越,因此出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现象,B正确;ACD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故选B。
3.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
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劳动者身份的变化”重在其积极性的提高而不是耕作面积,排除A项;郡县制在战国时期是刚刚兴起,并不是“普遍确立”,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铁犁、牛耕推广的结果,并非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
考古工作者在战国七雄的疆域内普遍地挖掘到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河北石家庄一处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即占同一地点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南辉县固围村的五座魏国墓葬中掘出了58件铁农具,河北兴隆及磁县都发现有用来制造锄、镰、镢等各种农具的铁制型范。这些发现表明,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进步推动社会分工
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铁农具在中原各国普遍使用
D.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答案 C
5.卫人吴起在楚国、卫人公孙鞅在秦国、郑人申不害在韩国、中山国人乐毅等在燕国的变法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上取消了世卿世禄制和分土封侯制,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的统治制度。这主要说明当时(  )
A.人才流动日趋频繁 B.变法推动社会转型
C.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D.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答案 B
解析 “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上取消了世卿世禄制和分土封侯制,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的统治制度”说明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冲击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秩序,推动了社会转型,故选B项;人才流动频繁只是表象,A项未说明材料的本质,排除;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瓦解,排除C项;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领土为目的,而非争霸,排除D项。
(2021年7月海南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之涂,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该景象的出现根源于(  )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商鞅变法的推动
C.礼乐制度的崩溃 D.华夏认同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临淄之涂,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可知,这一地区在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这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即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A项正确;商鞅变法与临淄无关,排除B项;C、D项与材料所反映的场景没有必然的关联,排除。
.(2021·江苏扬州高一期末)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
C.商鞅变法的推动 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故选A。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详解】
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之途,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该景象的出现根源于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商鞅变法的推动
C.礼乐制度的崩溃 D.华夏认同的形成
【答案】A
【详解】
根据“临淄之途,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可得出其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劳动积极等场景,这些都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即铁犁牛耕的使用,A项正确;B项并不是根源,排除B;CD项与材料所反映的场景没有必然的关联,且也不是根源,排除。
战国时期,养牛业发展迅速,各国对牛的饲养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放牧牛的人。如《左传》记载:放牛则有专门放牧的奴隶。这表明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推动了农业动力革命 B.农牧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加强
C.奴隶集体劳作方式仍然占主导 D.耕作方式变迁影响农牧业发展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随着铁型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各诸侯国重视牛的饲养,专业牧牛人出现和养牛业的迅速发展等,表明当时耕作方式变迁影响农牧业发展,D项正确;农业动力革命即牛耕的使用并非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A项错误;农牧业商品化趋势加强在材料中并未体现,B项错误;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生产逐渐代替奴隶集体劳动成为主要劳作方式,C项错误。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具有防洪、灌溉及水运等作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1.(2019·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解析:选D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不断增强,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家组织能力强,能够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办大事,故答案为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制)走向瓦解,故A项错误;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对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起了重要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工具),故B项错误;当时的交通落后,C项排除。
2.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与展现的水利工程相关的是(  )
A.推动了河姆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灌溉了农田,推动了秦国农业发展
D.有利于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解析 通过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水利工程为都江堰,这一工程一方面减轻了岷江两岸的水患,同时也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广大农田,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3.下列诗句中,创作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竣工的历史时期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穿来自秦汉,流出注湘漓
D.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答案】B
【解析】
材料是对战国时期李冰父子都江堰的描述,其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时期屈原《楚辞》的内容,B正确;A是对西周时期《诗经》的内容,排除;C是对秦朝修建灵渠的描述,排除;D是对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的描述,排除。故选B。
③春秋时期,小农经济产生,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误区警示]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的一部分。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1.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的出现:男耕女织、家庭农业手工业相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精耕细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过度剥削压榨成为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材料中只体现了土地买卖现象,没有体现纷争,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宗法制相关的血缘关系,C项错误;材料只说赵国大将赵括经常购买田宅的问题,没有涉及武将的地位,D项错误。
2.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有“隐民”、“私属徒”、“宾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其中“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总之家的隐庇户,即依附农民。“宾萌”指外来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类似。上述称呼的依附户虽然还要经受超经济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材料反映出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B.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
C.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D.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总之家的隐庇户,即依附农民…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可知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故选D;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排除A、B;材料没有反映赋税制度变化,排除C。
[构图解史]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变化
工商业:
①原因: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②表现
a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
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荀寅率军在汝水岸边筑城,向百姓征收铁赋,用于铸鼎并在上面书写《刑书》。据此可知,当时
A.兼并战争时有发生 B.冶铁业得到一定发展
C.农业生产使用铁器 D.晋国最早颁布成文法
【答案】B
【详解】
依据“向百姓征收铁赋,用于铸鼎并在上面书写《刑书》”可知反映了春秋时期铁器的出现,说明冶铁业已经得到一定发展,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兼并战争的信息,A排除;题干反映的是铁器用于铸鼎,这属于手工业范畴而非农业生产,C排除;题干没有晋国与其他诸侯国法律的对比,无从得出晋国最早颁布成文法,D排除。故选B。
b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赵国邯郸以冶铁成业的郭纵、以煮盐起家的猗顿,在秦国开采丹砂矿的寡妇清都成为很有名的手工业主。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手工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B.秦国和赵国的手工业最为发达
C.工商业已占据了主导地位
D.政府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题目提供的材料反映出,郭纵、猗顿、清都是手工业主,他们的发家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得到发展。故选A项。
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c商业:私商兴起,打破了工商食官
货币流通广泛,商品流通量增大,大商人的出现(范蠡、吕不韦等)
商业中心城市的出现,例如:临淄
(2021·辽宁六校高一期中)下面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的图片。这些货币的出现,不能推断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的发展 B.冶铸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展 D.各国市场走向统一
答案 D
重农抑商政策:
商业、商人高度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和加强中央集权发生了矛盾,
所以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重本抑末一是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
是限制经营范围,盐铁官营
[思维点拨]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1.(2021·浙江宁波市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削弱奴隶主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从而改变了秦国内部的阶级结构。下列措施与之相符的是(  )
A.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行政上普遍推行县制
D.推行井田制与分封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削弱奴隶主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主要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削弱了奴隶主阶级,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故选B项;A、C两项不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排除;“推行井田制与分封制”,与商鞅变法不符,排除D项。
特点: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农业上牛耕和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手工业中的许多行业都出现了技术革新,推动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②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农业方面,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方式瓦解,形成以个体农耕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工商业方面,“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个体手工作坊和商人大量出现。
③土地制度的巨大变化。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读教材P11“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设问]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有何特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经济、政治状况?
[提示] 特点:已出现流通金属货币;形制、款式和质地丰富多样,又各不相同,货币并不统一。
状况:经济上,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政治上,诸侯争霸,割据并立。
◆读教材P11“史料阅读”:
[设问] 在战国诸侯争霸、政局动荡的背景下,为什么以齐国为代表的各国经济却蓬勃发展?
[提示]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封建制生产方式的确立,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诸侯争霸,齐国与各国纷纷变法,富国强兵。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解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枷锁,而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各诸侯国统治者出于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特别重视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③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2)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都江堰、郑国渠等)
(3)各国的变法改革,重视农业。
(4)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私田取代公田),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
4.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  )
A.君主专制 B.取信于民
C.重视农业 D.奖励军功
答案 C
解析 商鞅认为百姓多种粮食、多耕织,国家就会富强,可知商鞅主张重视农业,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百姓多种粮食、多耕织,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发展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不是要取信于民,排除B项;奖励军功是指凡立军功者,不问出身都可授予爵禄,与“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无关,排除D项。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同类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 《管子·小匡》
“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商君书》
“凡国野之道……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周礼·地官·遗人》
“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魏,李悝语) 《汉书·食货志》
A.当时出现文化繁盛局面
B.齐魏积极发展商品经济
C.秦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诸侯国重视经济的管理
答案 D
解析 四则材料没有一则能反映当时出现文化繁盛局面,故A项错误;只有《管子·小匡》《汉书·食货志》提到了齐、魏,故B项错误;只有《商君书》提到了秦国,但涉及的也不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四则材料均说明了诸侯国重视经济的管理,故D项正确。
(5)影响:
①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井田制开始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②政治: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③思想:出现百家争鸣;
【思维拓展】素养透视唯物史观-春秋战国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器牛耕得到推广,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原有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新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起来。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贵族进行统治,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争霸、兼并战争中,中国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商品交换使用统一货币 B.兴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
C.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 D.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动荡,各国有自己的货币,商品交换不具备使用统一货币的条件,A项符合题意;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建确实是在春秋战国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现象,C项不符合题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经济上的表现,D项不符合题意。
变法运动 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形式
背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追求富国强兵。
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
政治:各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史论总结] 商鞅变法的背景
(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大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中央集权。
(2)政治上:①宗法分封制瓦解,社会处于转型中。②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需要。
(3)思想上: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成为推行变法的理论武器。
(4)秦国相对落后,迫切希望富国强兵。同时,中原传统政治文化对秦国影响相对薄弱,思想较开放。
(5)战国以来的变法潮流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6)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商鞅受到秦孝公重用。
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
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④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富国强兵;
⑤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人物 时间 主要内容
商鞅 秦孝公时期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
邹忌 齐威王时期 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
李悝 魏文侯时期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
A.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 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
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 D.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商鞅“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邹忌“举贤人”、李悝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等信息可知,三者变法均重视人才选拔和使用,A正确;材料未涉及伦理道德,B排除;据所学可知,这些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而不是为了改变社会性质,C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私有制,D错误。
(2)目的:富国强兵。
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
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进行了改革变法。
(4)法家思想的推动
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 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探究主题: 各国变法的社会原因
材料 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赵矢元、冯兴盛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纲要》
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的政治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各国企图富国强兵,力争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争夺领导权。
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许多诸侯国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4.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1.探究主题: 唯物史观——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史料
思考 依据史料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新现象对当时的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新现象: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阶级关系: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上层建筑:各国变法成为潮流。
2.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史料一 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和战国时期的铁口犁
史料二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思考 结合实物史料,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
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以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为标志,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货币流通广泛,工商业发达。各诸侯国纷纷自行铸造货币,也反映出列国各自为政,经济自成体系的局面,经济发展孕育着统一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封建制度确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变革
D.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答案 D
解析 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并不落后,排除C项。
(2021·湖南怀化高一期末)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封建制度确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变革
D.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答案 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必然带来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商鞅变法只是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故答案为D项。
(3)结果:推动社会转型,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辩证看待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随着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贵族进行统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上层建筑的调整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各国的变法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代表:商鞅变法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
主要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条件和机遇
(1)秦国落后于其他诸侯,客观要求通过变法增强国力;
(2)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3)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
(4)商鞅来秦得到秦孝公赏识以及个人的改革精神;公元前356、350年,商
鞅两次实行变法;
[易错提醒] 正确辨析秦国变法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大变革时代各国变法的推动。
(2)主观条件:秦统治者意图改变落后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③内容: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
       剥夺和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
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的内容(重点——发展农业、打击旧贵族、厉行法治)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的“军功爵制度”;
1.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变为(  )
A.开辟田畴,戮力农业 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
答案B
解析奖励耕织,发展生产,与入仕无关,故A项错误;在商鞅变法中,为了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原来选用官员的世卿世禄制,改行军功爵制,故B项正确;商鞅变法开始重农抑商,经商不可能成为入仕途径,故C项错误;分科取士开始于隋朝,故D项错误。
(2021·北京丰台区高一期末)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助于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的是(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焚烧诗书 D.拆散大家庭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奖励军功打破了贵族的特权,B项正确;A、C、D三项与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一内容无关,排除。
《资治通鉴》记载:“秦被甲百余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是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答案】B
【详解】
“秦被甲百余万”“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反映了秦军英勇作战的情景,这反映了秦国实行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选B;连坐法是司法方面的措施,排除A;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CD。
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爵位授予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这一内容
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 B.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答案】B
【详解】
商鞅禁止私斗,获得军功者奖励爵位,而爵位与个人富贵有关,因此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B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题干涉及的是军事改革而非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排除C;题干的举措无法增加财政收入,排除D。
改革户籍制度,推行什伍、连坐制;——使泰国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有效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什伍连坐 D.焚烧诗书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可知,秦人怕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故人情显得特别淡薄,C正确;奖励军功、奖励耕织、焚烧诗书都不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淡薄,排除A、B、D。
废除分封、行郡县(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影响:削弱了贵族在地方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奠定了郡县制的基础;
(2021·辽宁葫芦岛高一期末)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效果最为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以下选项中,最有利于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制 D.推行县制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奖励耕织主要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排除A;奖励军功有利于提高秦军战斗力,排除B;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C。
(4)制定秦律,轻罪重罚,强化法律意识,实行严苛统治;
[温馨提示]
商鞅变法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措施是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建立二十级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对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建立县制。
经济:
(5)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的袋子保证; 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抑制商人势力的扩张,发展社会经济;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商鞅变法规定:民众“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这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这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统治者禁止商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僇力本业”是指要努力进行农业生产,是重农的表现,这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6)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影响:其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推动了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
(7)统一度量衡;——影响:是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举措,保证了中家的税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8)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推动分异令(拆大家庭为个体小家庭),禁止父子兄弟共居——刺激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增加兵源
.
商鞅变法先是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后又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即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据此推断,商鞅变法
A.造就了一大批个体小农家庭 B.进一步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C.建立起严密的基层管理体制 D.促成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建立
【答案】A
【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商鞅变法一再强调父子分家,旨在按家庭征税,扩大赋税收入,这一做法客观上造就了一大批个体小农家庭,A正确;商鞅强令析家,这一做法弱化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B项;析家和基层管理体制无关,排除C项;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D。
(2021·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期中)商鞅变法规定:强制大家庭拆为个体小家庭。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将大家庭拆为小家庭,有利于增加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选B项。
思想文化:
(9)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统治;压制了人民的思想,残毁了中国文化典籍
探究:史料实证——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史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①,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②,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③。
——《史记·商君列传》
① 体现了刑法严峻
② 说明社会秩序稳定
③ 说明军队的战斗力提升
思考 根据史料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提示 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意志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
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④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①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②彻底性:废除旧制度(井田制,世卿世禄制),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促进社会转型。 
③长期性:两次改革,持续19年,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
④有效性:商鞅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
⑤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特点
(1)内容看: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内容
(2)程度看:变法措施最全面,变革最彻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瓦解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确立了封建制度和生产关系。
(3)作用上看:商鞅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统一),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
⑤商鞅变法的结果:
(1)商鞅个人的结局: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商鞅被车裂;(2)商鞅变法的结局: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⑥成功的原因:
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①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奴隶制→封建制)(根本原因) 
②变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推动社会发展。 
③变法有利于秦国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
(2)统治者(秦孝公)的信任与支持
(3)商鞅个人作用和变法措施的可行性
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且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②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商鞅确立了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
④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
⑤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赏罚分明。
探究主题: 商鞅变法
材料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思考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变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变法策略符合国情、富有创新精神。
⑦影响:
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积极影响
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1、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成功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经济: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改变了旧胡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秦国发燕尾服,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政治: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推动了宗法分封向中央集权转型;(加强了中央集权)
4、军事: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在对兼并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2)消极影响
①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变法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