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3年生物中考试卷
1.(2023·包头)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指向取食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植食动物 B.b是杂食动物 C.c是肉食动物 D.d是植食动物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图中a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是植物,A错误;
B、 图中b以a和c为食物,属于杂食动物,B正确;
C、 图中c以a为食物,属于植食动物,C错误;
D、 图中d以a和c为食物,属于杂食动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2023·包头)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玉米花粉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该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主要依赖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核
【答案】D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该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主要依赖的结构是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担负着一定的功能,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2023·包头)脐血移植能治疗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移植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 )
A.运输氧 B.产生抗体
C.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D.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解析】【解答】脐带血具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这种细胞不仅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的特性和数量,又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其它各种组织细胞,脐血移植能治疗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移植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分化成各种血细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脐带造血干细胞能够重建人的免疫系统以及造血功能,是脐带和胎盘断开后残留在里面的血液,血细胞就是血液当中的成分。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裂增殖功能,能够修复人体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治疗白血病、骨髓抑制、再障等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4.(2023·包头)如图所示,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形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U形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蒸腾作用,将针筒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致使针筒内的气压减小,所以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5.(2023·包头)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完成“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和舒张 B.收缩和收缩 C.舒张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完成伸肘动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6.(2023·包头)《齐民要术》中记载制酱先要制“黄衣”,再用“黄衣”制酱。“黄衣”中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霉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
【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记载制酱要用到“黄衣”,“黄衣”中的微生物是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等。
7.(2023·包头)如图所示血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据此判断血管一般情况下只经过b和c路径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水经过a、b和c3条路径,A不符合题意;
B、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吸收回血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葡萄糖只经过 b和c路径 ,B符合题意;
C、尿素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只经过a和c两条路径,C不符合题意;
D、无机盐经过a、b和c3条路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8.(2023·包头)某种链球菌表面的物质甲和心脏瓣膜上的某物质相似。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物质甲和物质乙分别是( )
A.抗体和抗原 B.抗原和溶菌酶
C.溶菌酶和抗体 D.抗原和抗体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 抗原是指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题干中,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因此,物质甲属于抗原,物质乙属于抗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9.(2023·包头)脊椎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如图,图中①和②分别是( )
A.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B.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 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并且哺乳类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因此图中①表示的是爬行类动物,②表示的是哺乳类动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
10.(2023·包头)为模拟观察香烟烟雾对气管的危害,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吸烟动作进行如下实验: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抽取排水管中的空气使空气泵中的液面下降,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模拟了人的呼吸运动
B.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
C.草履虫的纤毛模拟了气管中的纤毛
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模拟吸烟有害健康
【解析】【解答】A、如图的装置,点燃烟雾收集玻璃瓶上的一支香烟,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将排水管内的空气吸出,塑料桶中的清水就会沿着排水管流出,塑料桶内产生吸力,使玻璃瓶内的气体沿抽气管抽出,这时可以看到玻璃瓶中的胶管内微气泡进入水蚤培养液内。当烟燃尽后,再用止水夹夹紧排水管,故上述实验装置所模拟的吸烟过程类似于人体呼吸运动中的吸气过程,A正确;
B、实验中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 ,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 ,B正确;
C、草履虫的纤毛协助草履虫的运动,不能对空气起清洁作用,故不能模拟气管中的纤毛,C错误;
D、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研究表明,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吸烟的人经常咳嗽,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附着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具有致癌作用。
11.(2023·包头)某同学用某品种水稻观察被子植物的一生。该水稻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形成花的结构。
(1)将新采收、颗粒饱满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浸泡一天,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保湿透气、温度适宜的温室中,种子 (填“能”或“不能”)萌发,理由是 。
(2)当地近期日照时长约14~15小时。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到温室中,设置温室内昼/夜温度为35℃/25℃,白天适当使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设置夜温为25℃的目的是 ,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是 。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水稻不能结种子,原因是 。
【答案】(1)能;环境条件满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此外胚是活的,胚完整,种子已解除休眠
(2)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生长;日照时长长于12小时该水稻不能形成花的结构,不能形成花的结构就不能结种子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 (1)将新采收、颗粒饱满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浸泡一天,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保湿透气、温度适宜的温室中,种子能萌发,因为环境条件满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此外胚是活的,胚完整,种子已解除休眠。
故填:能; 环境条件满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此外胚是活的,胚完整,种子已解除休眠
(2)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的影响,夜晚温度低,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有利于植物生长。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生长。根据题干可知,该水稻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形成花的结构,而当地近期日照时长约14~15小时,由于日照时长长于12小时该水稻不能形成花的结构,不能形成花的结构就不能结种子。
故填: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生长 ; 日照时长长于12小时该水稻不能形成花的结构,不能形成花的结构就不能结种子。
【分析】 (1)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
12.(2023·包头)进食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胆汁分泌。
(1)胃黏膜可抵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进食时,食物刺激胃黏膜等处的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引起胆汁分泌。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分泌的胆汁储藏在 ,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2)为探究脂肪的消化,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的物质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石蕊牛奶(加入的量相等) + + +
胆汁粉末 - - +
脂肪酶(加入的量相等) - + +
实验现象 浅蓝色 红色 深红色
注:石蕊牛奶是把石蕊溶解于牛奶中制成的,若其中的脂肪被分解,石蕊牛奶就会变色,且脂肪分解越多颜色越深。+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不考虑胆汁粉末和脂肪酶本身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①对比试管1和试管2的现象,说明 。
②在①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试管2和试管3的现象,说明 。
③试管1与试管3 (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 。
【答案】(1)非特异性;肝脏;胆囊
(2)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不能;变量不唯一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 (1)胃黏膜可抵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是人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进食时,食物刺激胃黏膜等处的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引起肝脏分泌胆汁,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经过胆管流入胆囊中储存,消化食物时再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中。
故填:非特异性;肝脏;胆囊
(2)①石蕊牛奶是把石蕊溶解于牛奶中制成的,若其中的脂肪被分解,石蕊牛奶就会变色,且脂肪分解越多颜色越深。对比试管1(无脂肪酶)和试管2(有脂肪酶)变量是脂肪酶,根据实验现象“1呈现浅蓝色、2呈现红色”说明: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
②结合分析可知,进一步对比试管2(无胆汁)和试管3(有胆汁)的现象“2呈现红色、3呈现深红色”,说明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③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所以,试管1与试管3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变量不唯一(或具有胆汁和脂肪酶两个变量)。
故填 : 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 ; 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不能;变量不唯一
【分析】(1)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完成反射的结构叫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
(2)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13.(2023·包头)某同学运用模拟的方式,探究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步骤一: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模拟父方体细胞染色体,两条相同白色纸条模拟母方体细胞染色体;在每条纸条上标注A或a、B或b,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
步骤二:模拟有性生殖过程,观察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行为。
据此回答:
(1)模拟体细胞染色体要用两条纸条,理由是 。用 模拟卵细胞染色体。用 模拟受精卵染色体。
(2)在该模拟实验中,父方能产生 种精子,基因组成是 ;受精卵有 种,基因组成是 。
(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贡献更大,结合以上模拟实验说明理由。 。
【答案】(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条白色纸条;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
(2)两;ab;四;Aabb、aaBb、AABb、AaBB
(3)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 (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同的,这样由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的基因也就不相同。该实验中,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模拟父方体细胞染色体,两条相同白色纸条模拟母方体细胞染色体。结合题图可知,模拟体细胞染色体要用两条纸条,理由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而用一条白色纸条模拟卵细胞染色体。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因此需要用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模拟受精卵染色体。
故填: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 一条白色纸条 ; 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可见,在该模拟实验中,父方的染色体分开后,能产生两种精子,基因组成是ab或AB。母方的染色体分开后,能形成2种卵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所以,受精卵有四种,基因组成是Aabb、aaBb、AABb、AaBB。
故填:两;ab;四;Aabb、aaBb、AABb、AaBB
(3)在有性生殖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精子和卵细胞在基因组成上具有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基因组成的多样性。所以,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贡献更大的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故填: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分析】(1)人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子代体细胞中就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亲代细胞内的基因也随着染色体传给了子代。
(2)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
(3)有性生殖既能有效地获得的遗传物质,保证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又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增加机会和生物的多样性,增强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1 / 1内蒙古包头市2023年生物中考试卷
1.(2023·包头)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指向取食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植食动物 B.b是杂食动物 C.c是肉食动物 D.d是植食动物
2.(2023·包头)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玉米花粉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该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主要依赖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核
3.(2023·包头)脐血移植能治疗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移植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 )
A.运输氧 B.产生抗体
C.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D.止血和加速凝血
4.(2023·包头)如图所示,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形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U形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2023·包头)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完成“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和舒张 B.收缩和收缩 C.舒张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
6.(2023·包头)《齐民要术》中记载制酱先要制“黄衣”,再用“黄衣”制酱。“黄衣”中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霉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
7.(2023·包头)如图所示血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据此判断血管一般情况下只经过b和c路径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8.(2023·包头)某种链球菌表面的物质甲和心脏瓣膜上的某物质相似。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物质甲和物质乙分别是( )
A.抗体和抗原 B.抗原和溶菌酶
C.溶菌酶和抗体 D.抗原和抗体
9.(2023·包头)脊椎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如图,图中①和②分别是( )
A.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B.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
10.(2023·包头)为模拟观察香烟烟雾对气管的危害,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吸烟动作进行如下实验: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抽取排水管中的空气使空气泵中的液面下降,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模拟了人的呼吸运动
B.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
C.草履虫的纤毛模拟了气管中的纤毛
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11.(2023·包头)某同学用某品种水稻观察被子植物的一生。该水稻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形成花的结构。
(1)将新采收、颗粒饱满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浸泡一天,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保湿透气、温度适宜的温室中,种子 (填“能”或“不能”)萌发,理由是 。
(2)当地近期日照时长约14~15小时。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到温室中,设置温室内昼/夜温度为35℃/25℃,白天适当使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设置夜温为25℃的目的是 ,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是 。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水稻不能结种子,原因是 。
12.(2023·包头)进食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胆汁分泌。
(1)胃黏膜可抵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进食时,食物刺激胃黏膜等处的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引起胆汁分泌。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分泌的胆汁储藏在 ,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2)为探究脂肪的消化,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的物质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石蕊牛奶(加入的量相等) + + +
胆汁粉末 - - +
脂肪酶(加入的量相等) - + +
实验现象 浅蓝色 红色 深红色
注:石蕊牛奶是把石蕊溶解于牛奶中制成的,若其中的脂肪被分解,石蕊牛奶就会变色,且脂肪分解越多颜色越深。+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不考虑胆汁粉末和脂肪酶本身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①对比试管1和试管2的现象,说明 。
②在①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试管2和试管3的现象,说明 。
③试管1与试管3 (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 。
13.(2023·包头)某同学运用模拟的方式,探究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步骤一: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模拟父方体细胞染色体,两条相同白色纸条模拟母方体细胞染色体;在每条纸条上标注A或a、B或b,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
步骤二:模拟有性生殖过程,观察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行为。
据此回答:
(1)模拟体细胞染色体要用两条纸条,理由是 。用 模拟卵细胞染色体。用 模拟受精卵染色体。
(2)在该模拟实验中,父方能产生 种精子,基因组成是 ;受精卵有 种,基因组成是 。
(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贡献更大,结合以上模拟实验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图中a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是植物,A错误;
B、 图中b以a和c为食物,属于杂食动物,B正确;
C、 图中c以a为食物,属于植食动物,C错误;
D、 图中d以a和c为食物,属于杂食动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答案】D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该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主要依赖的结构是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担负着一定的功能,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解析】【解答】脐带血具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这种细胞不仅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的特性和数量,又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其它各种组织细胞,脐血移植能治疗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移植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分化成各种血细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脐带造血干细胞能够重建人的免疫系统以及造血功能,是脐带和胎盘断开后残留在里面的血液,血细胞就是血液当中的成分。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裂增殖功能,能够修复人体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治疗白血病、骨髓抑制、再障等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4.【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蒸腾作用,将针筒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致使针筒内的气压减小,所以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5.【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完成伸肘动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6.【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记载制酱要用到“黄衣”,“黄衣”中的微生物是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等。
7.【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水经过a、b和c3条路径,A不符合题意;
B、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吸收回血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葡萄糖只经过 b和c路径 ,B符合题意;
C、尿素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只经过a和c两条路径,C不符合题意;
D、无机盐经过a、b和c3条路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8.【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 抗原是指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题干中,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因此,物质甲属于抗原,物质乙属于抗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 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并且哺乳类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因此图中①表示的是爬行类动物,②表示的是哺乳类动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
10.【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模拟吸烟有害健康
【解析】【解答】A、如图的装置,点燃烟雾收集玻璃瓶上的一支香烟,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将排水管内的空气吸出,塑料桶中的清水就会沿着排水管流出,塑料桶内产生吸力,使玻璃瓶内的气体沿抽气管抽出,这时可以看到玻璃瓶中的胶管内微气泡进入水蚤培养液内。当烟燃尽后,再用止水夹夹紧排水管,故上述实验装置所模拟的吸烟过程类似于人体呼吸运动中的吸气过程,A正确;
B、实验中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 ,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 ,B正确;
C、草履虫的纤毛协助草履虫的运动,不能对空气起清洁作用,故不能模拟气管中的纤毛,C错误;
D、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研究表明,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吸烟的人经常咳嗽,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附着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具有致癌作用。
11.【答案】(1)能;环境条件满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此外胚是活的,胚完整,种子已解除休眠
(2)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生长;日照时长长于12小时该水稻不能形成花的结构,不能形成花的结构就不能结种子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 (1)将新采收、颗粒饱满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浸泡一天,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保湿透气、温度适宜的温室中,种子能萌发,因为环境条件满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此外胚是活的,胚完整,种子已解除休眠。
故填:能; 环境条件满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此外胚是活的,胚完整,种子已解除休眠
(2)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的影响,夜晚温度低,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有利于植物生长。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生长。根据题干可知,该水稻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形成花的结构,而当地近期日照时长约14~15小时,由于日照时长长于12小时该水稻不能形成花的结构,不能形成花的结构就不能结种子。
故填: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生长 ; 日照时长长于12小时该水稻不能形成花的结构,不能形成花的结构就不能结种子。
【分析】 (1)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
12.【答案】(1)非特异性;肝脏;胆囊
(2)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不能;变量不唯一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 (1)胃黏膜可抵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是人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进食时,食物刺激胃黏膜等处的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引起肝脏分泌胆汁,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经过胆管流入胆囊中储存,消化食物时再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中。
故填:非特异性;肝脏;胆囊
(2)①石蕊牛奶是把石蕊溶解于牛奶中制成的,若其中的脂肪被分解,石蕊牛奶就会变色,且脂肪分解越多颜色越深。对比试管1(无脂肪酶)和试管2(有脂肪酶)变量是脂肪酶,根据实验现象“1呈现浅蓝色、2呈现红色”说明: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
②结合分析可知,进一步对比试管2(无胆汁)和试管3(有胆汁)的现象“2呈现红色、3呈现深红色”,说明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③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所以,试管1与试管3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变量不唯一(或具有胆汁和脂肪酶两个变量)。
故填 : 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 ; 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不能;变量不唯一
【分析】(1)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完成反射的结构叫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
(2)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13.【答案】(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条白色纸条;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
(2)两;ab;四;Aabb、aaBb、AABb、AaBB
(3)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 (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同的,这样由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的基因也就不相同。该实验中,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模拟父方体细胞染色体,两条相同白色纸条模拟母方体细胞染色体。结合题图可知,模拟体细胞染色体要用两条纸条,理由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而用一条白色纸条模拟卵细胞染色体。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因此需要用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模拟受精卵染色体。
故填: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 一条白色纸条 ; 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可见,在该模拟实验中,父方的染色体分开后,能产生两种精子,基因组成是ab或AB。母方的染色体分开后,能形成2种卵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所以,受精卵有四种,基因组成是Aabb、aaBb、AABb、AaBB。
故填:两;ab;四;Aabb、aaBb、AABb、AaBB
(3)在有性生殖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精子和卵细胞在基因组成上具有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基因组成的多样性。所以,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贡献更大的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故填: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分析】(1)人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子代体细胞中就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亲代细胞内的基因也随着染色体传给了子代。
(2)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
(3)有性生殖既能有效地获得的遗传物质,保证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又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增加机会和生物的多样性,增强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