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120中学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
稀土是镧(La)、铈(Cc)、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最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稀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B.属于可再生资源
C.分布不均,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D.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2.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 气质量越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三个区域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A.秋高春低,冬降夏升,北高南低 B.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
试卷第1页,共9页
C.夏高冬低,秋降春升,南高北低 D.春高秋低,夏降冬升,南高北低
4.形成这种时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强劲,污染物易扩散 B.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
C.夏季气温高,污染物不易扩散 D.南方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矿物能源消耗大
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技
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如图为该模式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开发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
A.减轻水土流失 B.提高土壤肥力 C.扩大土地面积 D.减少水分蒸发
6.春播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风蚀 B.增强太阳辐射 C.提高地温 D.防止水土流失
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8.对该地区的判断,准确的是( )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 D.河流流量增大林地草地
试卷第2页,共9页
长江上游某小流域海拔3300-4000米,森林茂密,土质疏松。甲、乙两坡的坡度、 植被、土壤构成相似,但坡向不同。下图示意该地6-10月甲、乙两坡土壤容积含水量 (即土壤水容积与土壤总容积之比)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甲坡相比,乙坡( )
A.太阳辐射强;降水少 B.太阳辐射强;降水多
C.太阳辐射弱;降水少 D.太阳辐射弱;降水多
10.推断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
A.常绿阔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高寒荒漠
研究发现,南极洲封冻是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今)以来全球“冰室效应”的
缩影。中生代时期(距今2.52亿年-0.66亿年),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全 球气候普遍温暖。当新生代造山运动发生时,山体岩石中的硅酸盐与降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固定到沉积物中,引发“冰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冷。 此外,西风漂流的出现、加强,使得南极进一步变冷。2019年11月7日,中国“雪龙
2”号科考船从霍巴特港附近海域出发,于2019年11月23日抵达中山站附近海域。图为南极大陆及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3页,共9页
11.南极洲封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全球海平面下降 B.板块运动更剧烈
C.南极地区上升气流加强 D.南极冰川更新周期变短
12.“冰室效应”的产生( )
A.是因为西风漂流促进水热交换 B.是由于造山运动消耗地球内能
C.导致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增大 D.使南极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下左图为某市2019年12月9日-18日气温变化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推测,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日期是( )
试卷第4页,共9页
A.9-11日 B.12-14日 C.15-16日 D.17-18日
14.据图判断,10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A.白天①强,夜晚④弱 B.白天②弱,夜晚③弱
C.白天②强,夜晚③弱 D.白天②强,夜晚④弱
15.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 )
A.地面辐射弱 B.太阳辐射强
C.大气反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拦河坝坝顶海拔834m。
该地山谷风显著。图为“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景观及坝区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大坝坝体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29m B.289m C.339m D.389m
17.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 )
A.白天风速变大湖风与谷风叠加 B.夜晚风速变大湖风与山风叠加
C.白天风速变小陆风与山风叠加 D.夜晚风速变小陆风与谷风叠加
下图示意地球上两个不同纬度地点在不同日期的日出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5页,共9页
18.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南半球极圈以内 B.乙地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D.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19.6月22日乙地日出时的地方时大约是( )
A.3:30 B.4:00 C.6:00 D.8:30
20.9月23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是( )
A.甲地大于乙地 B.甲地等于乙地 C.甲地小于乙地 D.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多年生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
耐磨损、耐腐蚀、弹性大、质地坚韧的特点,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行
业,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我国自产的剑麻纤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 途的不断增加,我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云南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
101.8°E、25.7°N)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为了改变当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民贫困的现状,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县河流、山脉与干热河谷的分布。
试卷第6页,共9页
分析干热河谷利于剑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简述剑麻植物对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6分)
为元谋县以剑麻种植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冶炼铜需水量大。智利是
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气候环境十分复杂,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 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智利地处安第斯成矿带,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种类多样,其中铜矿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2020年以来,智利 国民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下图示意智利铜矿与部分港口分布。
试卷第7页,共9页
结合智利矿产资源赋分析该国南北部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差异的原因。(6分)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智利铜矿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简述铜矿开采对智利国家安全带来的危害。(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5月14日傍晚,我国苏州和武汉出现龙卷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龙卷风
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 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1为龙卷风形成过程模式图。
澳大利亚森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
大火,此次火灾持续近4个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见图2),气流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焰龙卷风的火苗高度一般为9-60米,持续时间一 般只有几分钟。图3示意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分布。
试卷第8页,共9页
(1)指出苏州和武汉的龙卷风抬升的原因有哪些。(6分) (2)说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6分)
(3)推测火焰龙卷风多发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
试卷第9页,共9页参考答案:
1-5CBBBA 6-10CABBB 11-15ACBCD 16-20BACAC
21.(1)剑麻为热带植物,喜高温喜光照,干热河谷热量充足,光照丰富,利于剑麻植物的
生长(2分);干热河谷几乎不受冬季风和寒潮的影响,冬季气温偏高,利于剑麻的安全过
冬(2分);干热河谷有河流经过,两岸地下水比较丰富,为剑麻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2
分)。
(2)剑麻宽大的叶片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缓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2
分);剑麻的枯枝落叶层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削减地表径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
作用(2分);剑麻根系较发达,根系的物理固结作用能够增强土壤抗侵蚀力,减少水土流
失(2分)。
(3)适当扩大剑麻种植规模,增加产量(2分);延长产业链,发展剑麻加工工业,增加产品
附加值(2分);加大科技投入,提取剑麻皂素,研制抗癌药物,发展生物医药产业(2分)。
22.(1)北部为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降水少,水量少(2分);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多,水量多(2分);北部铜矿储量大,铜矿冶炼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匮乏(1
分);南部铜矿分布少,水资源富余(1分)。
(2)地处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发育;断裂带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强烈,
富含铜元素的岩浆在冷却凝固中富集形成铜矿体。
(3)铜矿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危害国家生态安全;铜矿开采和冶炼造成水资源短缺和铜矿资
源减少甚至枯竭,危害国家资源安全;铜矿冶炼导致污染物排放,危害国家环境安全。
23.(1)抬升原因:从南方输送的暖湿空气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
(2分);(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2分);
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2分)。
(2)大火造成的局部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2分);水平气流从四周
向低压中心快速辐合(2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旋转,气流运动过程中卷着火焰,形
成火焰龙卷风(2分)。
(3)地貌特点:地势平坦(2分)。理由:对气流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2分),有利于火
焰龙卷风的形成。
{#{QQABJQACEAogiCggAAgJBAAARBBCCQQww0AnQCCk AQKkQhkChAAAgCGgQGEhEAAYcIEIEAIACSR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