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上1.1《数一数》(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上1.1《数一数》(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0 08:46: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准备课》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准备课》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的认识”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是认数教学的任务,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理解数的意义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数的组成去理解,通过组成理解数的大小和多少,加强对数的感知。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通过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使抽象的数和具体的量有机的结合,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的概念。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数一数”先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接着从中抽取出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最后配合此部分安排了对应的练习题。“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中提供了丰富的计数资源,通过计数图中人或物的数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等,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同时,借助这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等。教科书P4~5用集合图表示事物,出示相应的数,让学生体会到情境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用“小熊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科书通过两个层次的比较帮助学生学习“比多少”:第一层是利用小兔与砖、小熊与木头的数量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第二层是通过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使得观察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更加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入学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由于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学校大门,他们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而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科书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数量的感知,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他们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培养。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二)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观察、数数、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比多少”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培养,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在观察、讲解“美丽的校园”时,可以将图中小朋友的状态与小学生守则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在“小熊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中,可以渗透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教育。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数一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二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练习一第1题、第2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如下特点。
(1) 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人学教育。
“美丽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了校园内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美丽的鲜花、宽阔的操场以及校园外飞翔的鸽子、整齐的大雁、葱郁的树木等计数资源。此外,也给初入学的小学生展现了校园生活,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关爱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等等。
(2)丰富的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
情境图中提供的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一座教学楼等),学生在计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中,初步感受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对学习的新奇感,逐步形成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
(3)在充分计数的基础上辨认1~10各数。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但这里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共安排了三个内容:一是主题图;二是做一做;三是和此部分内容配合的练习题(练习一第3题、第4题)。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创设了引人入胜的“小熊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创设引人入胜的“小熊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情境,有4个意图: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引出所学内容;三是为教学知识提供现实背景;四是渗透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故事可以这样讲解: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熊在帮小免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2)情境图中提供了丰富的“比较”资源。
情境图中提供了小白兔、小熊、鱼和砖、木头、板凳、胡萝卜、苹果、花等可供比较的资源。利用小免与砖、小熊与木头个数的比较,建立“同样多”“多” 和“少”的含义,初步感受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与少。
(3)通过两个层次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
第一层是借助小兔和砖比较、小熊和木头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第二层是借助“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寻找资源,充分地进行比较。如小熊只数与小兔只数的比较、小兔只数与胡萝卜个数的比较、苹果个数与胡萝卜个数的比较、凳子个数与动物只数的比较等,不仅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准备课 数一数 1
比多少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1.1《数一数》 目标: 借助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并学会数数的方法。 任务一:看图说话 → 任务二:数一数 → 任务三:认读1~10各数 → 任务四:身边的数 → 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 境图了解学校生活。 2.能跟着老师一起数出图片中物品的数量。 3.认一认、读一读1~10各数。 4.数一数现实中物品的数量。
1.2《比多少》 目标: 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比较物体的多少。 任务一:感受“同样多” → 任务二:感受“多”与“少” → 任务三:说一说 → 1.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同样多。 2.知道“多”和“少”的 含义。 3.掌握比较的方法,能比较出物品是“同样多”、“多”或“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数一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2.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知导入
学习数学首先要学会数数,你会数数吗?
新知讲解
在这幅图中藏着1~10这几个数字呢!
新知讲解
1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
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表示?
新知讲解
做标记
一个一个的数
1
2
2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
数量是“2”的还有什么呢?找一找。
新知讲解
1
2
3
3
新知讲解
1
2
3
4
4
新知讲解
1
2
3
4
5
5
新知讲解
1
2
3
4
5
6
6
新知讲解
7
新知讲解
8
新知讲解
9
新知讲解
10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
①一起按顺序读一读。
②从后往前读。
新知讲解
8
6
1
4
9
2
5
10
7
3
大家还能读出这些数字吗?
新知讲解
学习提示:
1.数数教室里面的数,如有几扇门,几扇窗户……
2.数数身上的数,如有几只眼睛,几张嘴巴,几根手指……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数一数,填一填。
( ) ( ) ( ) ( )
9
3
6
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把数量相同的连起来。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 数一数,用 表示出各个物体的数量。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按1~10的顺序连一连,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鲸 鱼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01
通过数一数认识了1~10。
02
还会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具体实物的数量。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选一选。
(1)能用数字“5”表示的是( )。
A. B. C.
C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选一选。
(2)下面数量不一样的是( )。
A. B. C.
B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数一数,连一连。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 把数量相同的连起来。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7
6
4
作业布置
走进生活中,找一找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数。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数一数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借助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并学会数数的方法。
2.学习内容分析:《数一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的第一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教材图画选择校园里的一处,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本课内容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校园图片,校园中的各类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有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校园图片物体小图和对应的数字。教材图片直观生动、吸引学生眼球。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数数,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2.难点: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师:欢迎小朋友们今天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从今天开始,大家将要和老师一起在这美丽的校园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课件出示:师:数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学习数学首先要学会数数,你会数数吗?板书课题:数一数 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复习引入,对后面的自主探究起到了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能更加有兴趣地探究新知。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看图说话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课件出示:师:大家知道吗?在这幅图中藏着1~10这几个数字呢!学生惊奇的发生:啊……,真的吗?师:当然是真的,想不想把它们找出来呢?学生:想。 借助教材创设的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同学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二:数一数师:大家请看这幅图,这里有几面红旗?学生独自观察,然后数一数:这里有一面国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一面国旗可以用数字“1”表示。(贴出数字卡片“1”)师: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表示?学生独自找一找,然后自由说说:一位老师、一幢教学楼和一个足球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圈出相应的图片。师:观察得真仔细!大家数一数,单杠有几个呢?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回答:有2个单杠。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吗?学生自由说说:我是用做标记的方法数的。我是一个一个的数,1,2。……师:大家想到的方法真好!不管是做标记还是一个一个的数,我们都要按一定的方法去数,如从左往右数。2个单杠可以用数字“2”表示。(贴出数字卡片“1”)师:数量是“2”的还有什么呢?找一找。学生独自找一找,然后回答:2个小朋友向教师敬礼。2个小朋友在看书。2个小朋友在看足球比赛。用同样的方法数出3~10的物体。 引导学生经历数数的方法认识1~10各数字。在数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看、数、听等方式学会数数的方法,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通过学生活动的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三:认读1~10各数刚才我们找出了很多的数字,我们一起读读好吗?课件出示:师:我们一起按顺序读一读好吗?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数。师:你能从后往前读吗?学生独自读一读。师:老师不小心把这些数字卡片弄乱了,大家还能读出这些数字吗?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一读。 通过认读学1~10各数,感受数字的排列顺序,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同学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四:身边的数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数数教室里面的数,如有几扇门,几扇窗户……2.数数身上的数,如有几只眼睛,几张嘴巴,几根手指……学生根据学习提示数一数,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通过找一找身边的数字,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迁移运用 任务五:课堂练习基础题:1.数一数,填一填。2.把数量相同的连起来。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数一数,用○表示出各个物体的数量。
拓展题4.按1~10的顺序连一连,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选一选。 (1)能用数字“5”表示的是( )。A. B. C.(2)下面数量不一样的是( )。A. B. C.2.数一数,连一连。选做题:1.把数量相同的连起来。2.数一数,填一填。有( )个,有( )个,有( )个。【综合实践类作业】走进生活中,找一找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数。
板书设计 数一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