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单元 第11课 反对党8股(节选)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单元 第11课 反对党8股(节选)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8: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三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毛泽东
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素养目标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它深刻地论述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出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任务情境
内容索引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学习任务二 整合与探究
FU ZI YUAN YU JI LEI
附:资源与积累



XUE XI REN WU ER ZHENG HE YU TAN JIU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读懂文意
1.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读完课文后,将①~⑨处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党八股的罪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⑦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党八股的⑨____________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危害及后果
2.文章列举的党八股的八条罪状中,前五条讲的是党八股的_____________。第一至三条可以说是属于思想方面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_____________,“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动机不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是____________。四、五两条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方法的:“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____________。第六条挖根源:“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责任心不足”,这是党八股产生的根源之一。
具体表现
内容空洞
目的不明
缺少文采
形式主义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把握观点及说理方法
1.课文是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的?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答案 (1)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长而空和短而空。长而空的后果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其产生原因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为范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然后,作者辩证地指出短而空也不好,因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最后得出结论: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2)主要使用了以下论证方法:
①例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
②引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③对比论证:《资本论》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
④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2.请简要说明课文论述党八股第二条罪状的论证过程。
答案 这段主要讲的是写作态度问题,分四层论述。第一层,提出论点: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第二层,分析党八股的虚弱的本质。课文在指出恶劣文风是“无赖”后,引用鲁迅的话对这种文风进行批评;再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指出科学的东西不怕批,而党八股却害怕驳。第三层,分析党八股的错误手段,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有严肃的科学的态度。这一层用列举《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的方法揭露党八股的错误。第四层,强调写文章、做演说要靠马列主义真理,小结上文。
3.课文分析批判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时,列举了“工”字写歪、“人”字加撇的例子,进而批判了“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错误,阐述了群众观点的问题。假如将这个例子换成一篇“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文章或演说将如何呢?
答案 假如将上述例子换成文章或演说,势必造成引文过长,结构臃肿庞杂;另一方面,“工”字写歪、“人”字加撇这个例子是十分典型的,请想一下,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写得如此复杂而使人看不懂,如果让写字的同志来写文章、做演说,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作者选取的事例非常典型,能够做到以小见大,以一当十。
4.请简要说明课文论述党八股第四条罪状的论证过程。
答案 这一段主要谈语言形式问题。文章用“瘪三”作比,论证其干瘪无味、面目可憎。由此过渡到谈为群众服务这一问题,这样就把“对象”和“语言”结合起来了,进而很自然地引出为什么要学习语言的问题,指出学好语言和革命工作的重要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学习语言的问题。最后段末提出凡做宣传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习语言,水到渠成地小结了这一段落。
答案 (1)用“反对”不用“禁止”,是因为党八股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这是很难用行政命令禁止的,实行上也是禁止不了的。
(2)“抛弃”除了含有“反对”的意思外,还有“与之彻底决裂”的意思,因此较“反对”更进一层;文章至此已是结论部分,一般来说,结论的内容不能机械地重复前文的话或只是语句数量上的递减,要比前文有所提高和深化。
(二)赏析语言
5.文章的题目是“反对党八股”,为什么不叫“禁止党八股”呢?文章在列举完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之后说必须“抛弃”党八股,为什么不说“反对”党八股呢?
答案 不能。“毒素”,原指某些物质所含的有毒成分,用在课文中充分说明“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有腐蚀作用的害人的东西。“因素”却不含有这个意思,是中性词。“无聊”与“无赖”尽管都是贬义词,“无赖”还含有“无聊”之意,可还是有区别的,“无聊”仅指空虚无意义而令人生厌,“无赖”主要还含有强横无耻、刁钻泼辣、蛮不讲理的意思。课文用“无赖”一词极写“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恶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文风强烈的憎恶,再联系下文对此种恶劣文风的尖锐批判来看,就非用“无赖”一词不可了。
6.课文用“毒素”“无赖”等词,用“不只……而且……”“不但……简直……”等层递的句式来强调“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之坏。能不能将“毒素”换成“因素”,将“无赖”换成“无聊”?为什么呢?
7.本文语言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作者恰当地运用了一些俗语、成语、方言词和比喻,使文章妙趣横生,极富吸引力。请举出相应的例子并进行赏析。
答案 (1)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样写,比“要由内容来决定”“要从实际出发”之类的说法更通俗,更生动,更亲切。(同时也是比喻)
(2)成语:“对牛弹琴”“得胜回朝”。前者排除了原意讽刺牛的无知这一面,强调“不看对象乱弹一顿”的可笑;后者改变了赞扬替封建王朝卖命的人的原意,用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而自鸣得意的人。都可以说是赋予新意而显得切中肯綮、风趣幽默。
(3)方言:“瘪三”本是上海一带的方言,课文中用来比喻语言干瘪乏味,可厌可憎,具有视觉形象的具体性和直感性,胜过许多抽象的说明。(同时也是比喻)
(4)比喻:以“懒婆娘的裹脚”比喻“长而空”的文章之令人掩鼻,以“洗脸、照镜子”比喻写文章、演说要有责任心,都很新鲜别致,令人会心。还有像“党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毒物,这个毒物传播出去,是要害党害国的”,这段话中,“藏毒物”的比喻,把党八股的实质危害,党八股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相互关系等等比较复杂的问题,说得明白、透辟,具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言简意赅,十分精辟。
返 回
XUE XI REN WU ER ZHENG HE YU TAN JIU
学习任务二 整合与探究

一、深度探究
1.作者号召我们向人民群众、外国和古代学习语言,但具体怎样学是各不相同的,请分析比较哪些方面不同。
答案 (1)主次不同。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是主要的,是源。学习外国和古代的语言是次要的,是流。
(2)学习内容和方法不同。①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没有限制条件。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它有生命力;是“生动活泼的”,它有表现力;是“表现实际生活的”,它有战斗力。不学好人民群众的语言就要犯党八股的毛病,语言就“像瘪三一样”。
②“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这里强调学习的是“所需要的”,反之就不行。具体地说是“好东西”“适用的东西”和“进步道理”“新鲜用语”,不能“硬搬”或“滥用”。也就是做到洋为中用。
③“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这里规定内容是“有生命”的东西,亦即“有生气”的东西,学习方法是“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古语中死的东西坚决不用。也就是说要批判继承,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答案 人们常有一种误会,认为议论文的语言只要做到准确鲜明就好了。其实,语言的生动形象只要运用得恰当,不但不会影响议论文的政论性,反而能增加文章的战斗力。《反对党八股》一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文章语言准确鲜明,同时,多处使用富有表现力的俗语、成语、方言和比喻,使语言既活泼风趣,又形象深刻。不过,生动形象不能“过”,对议论文来说,语言准确鲜明才是根本。
2.请思考一下,像《反对党八股》这种议论性文章的语言有必要生动形象吗?为什么?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风琐谈
朱铁志
①所谓文风,大抵是指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是文章和说话的风格和风尚。由文风的演变,可以窥见时代的变迁;从文风的好坏,能够看出世风的良莠,更能觉察一个时期的思想状况。
②文风体现在语言文字中,是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的表现。思想解放,则文体活泼、文风刚健;精神饱满,则文气酣畅、文章漂亮。相反,思想保守,则文章呆板、言语乏味;观念陈旧,则文风滞涩、面目可憎。毋宁说,是有僵化思想于前,方有死板文风于后的。
③文风的好坏当然离不开学识修养。它本身就是创造力强弱、学识高下的突出表现。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
④其实,文风的好坏不仅关乎思想方法和学识修养,更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些把人民的事业放在头等地位的人,肯定不愿整天重复“正确的废话”。因为这样的“废话”和“真理”虽然冠冕堂皇,却从来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有那些时刻不忘当官做老爷、一心想着固位的可怜虫,才热衷于天天重复别人的话,非圣贤之言不言,非领导指示不语。他们往往表现得谦卑而朴实,就像听话的孩子,总能得到本分家长的赏识。而他们自己心里却明白:要有作为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就要冒风险,就易于被人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
⑤在文风问题上,总是英雄互敬的。真正的思想者绝对瞧不起“复印机”式的所谓著述,学界泰斗很难容忍自己的学生只会炒冷饭,而一个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领导者,大概也不会欣赏毫无创新意识的部下吧。
⑥看一个人是真心实意干事业,还是稀里糊涂混日子,从其文风或可略见一二。前者新见迭出,不甘平庸,充实自己,服务社会;后者学问没有创见,事业没有创造,一辈子平庸,一辈子平安。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既有催人奋进的思想精华,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有使人堕落的文化糟粕,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之类。这种腐朽的思想观念不除,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就会变得举步维艰;而故步自封、保守僵化倒可能游刃有余,很有市场。
⑦在文风问题上,有一种很恶劣的习气,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你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会问“难道鹅就不知吗?鱼就不知吗?”你说“一轮明月照姑苏”,他又会问“难道就不照上海吗?就不照南京吗?”照这样的思想方法想问题、做文章,我们只能把辩证法变成庸俗的戏法;只能把话说成“春江水暖不仅鸭先知,而且鹅亦先知,鱼亦先知,虾米等类小生物都可能先知”才好。
⑧认为真理只有一种表达,而且模式一旦形成,就带有统治一切文体的天然权力,不许别人说不同的话,也不准别人采用别样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非常荒唐、可笑的逻辑,也是马克思早已痛斥过的书报检查制度。他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中说过:“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⑨今天我们当然不会有这样的书报检查令,但类似的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很顽固,还有市场。这种观念窒息创新的思想,泯灭创造的灵魂,最为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不齿,早该彻底抛弃了。(有删改)
3.作者为什么说“从文风的好坏,能够看出世风的良莠,更能觉察一个时期的思想状况”?请简述其理由。
答案 (1)文风是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的表现;
(2)文风的好坏是学识修养高下的突出表现;
(3)文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
答案 (1)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从文风可见一个人是否真心实意干事业。
(2)接着运用对比论证,阐述了两种人不同的表现。
(3)最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自甘平庸思想的根源及其危害。
5.作者认为应该倡导怎样的文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1)英雄互敬的文风;
(2)宽容而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文风;
(3)真理表达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文风。
返 回

FU ZI YUAN YU JI LEI
附: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毛泽东一生坚持学习
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而且毛泽东读书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毛泽东讲这个话不光是鼓励别人读书,而且他自己也做到了活到老,读到老。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1976年9月9号凌晨10分逝世的。那他9月8号在干什么?当时他是全身插满了管子,一会儿昏迷,一会儿清醒,但一清醒过来就要书,要文件看。看了多少次呢?看了11次,也就是说他苏醒了11次,要书要文件要了11次,他清醒的时间是2小时50分钟,而这2小时50分钟都在看书。过了7个小时,毛主席逝世。
学习资源
(2)世界名人评价毛泽东
①他是一位无限深邃而豁达的伟大思想家、战略家。他非常真诚坦率,谈起话来气势磅礴。——日本前总理大臣大平正芳
②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③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菲利普·戴维逊
④毛泽东通过他一生的伟大教导,不仅给中国人民而且给全世界留下了十分重要的遗产。——墨西哥前总统埃米略·希尔
⑤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亚历山大等人要高不少,因为他对将来的影响可能比这些人要大得多。——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
⑥他作为革命领袖,对于中国的前途如同列宁对苏联所具有的类似历史意义。
——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赫尔穆特·施密特
2.背景展示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毛泽东的这篇讲演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都是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
它深刻地论述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毛泽东发表这篇文章后的第三天,即1942年2月1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宣布党八股的死刑”的文章。
3.文学常识
八股,指八股文。这是15世纪到19世纪中国封建皇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所以,实际上它是一种没有内容,专讲形式的文字游戏,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奴化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八股文”也称“八比”)八股文起于宋末,兴盛于明代,衰亡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变法维新派首领康有为上书要求废八股,同年光绪皇帝遂宣布乡、会试“一律改试策论”。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式废除八股,禁锢文人头脑达五百余年的八股文终于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字词知识
积累卡片
词语 释义
卑劣 卑鄙恶劣。
瘪三(biē) 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
蹩脚(bié) 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檄文(xí)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窒息(zhì) 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痈疽(yōnɡ jū) 毒疮。比喻祸患、毛病。
根深蒂固(dì)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量体裁衣(liànɡ) 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无的放矢(dì) 没有箭靶乱射箭,比喻言语、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不切合实际。
原形毕露(lù) 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含贬义)。
装腔作势 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对牛弹琴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枯燥无味 形容单调,呆板,没有趣味。
津津有味 感到很有滋味,很有趣味。
夸夸其谈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