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毛皮和橡胶棒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原来不显电性,所以不带任何电荷
B.通过摩擦可以生成大量电荷
C.通过摩擦迫使原子核发生转移,若失去原子核,则物体带正电
D.通过摩擦迫使核外电子发生转移,若失去电子,则物体带正电
2.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已知乙球带正电,把四个小球分别两两靠近时,发现乙吸引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也吸引甲,则甲球(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3.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若A球带正电荷,则D球
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一定不带电荷
D.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4.有关书中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传给水和水蒸气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甲、乙两个泡沫小球相互吸引,说明甲、乙两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D.用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玻璃棒带电
5.如图所示,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和吸管都是导体
B.吸管因失去电子而带有负电
C.在潮湿的环境中实验现象更明显
D.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6.下列四组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都容易导电的是( )
A.石墨棒、人体、金属 B.陶瓷、汽油、盐溶液
C.橡胶、玻璃、毛皮 D.纯净水、铁丝、湿木头
7.如图所示,用干燥的手捋几下塑料细丝,细丝便“飞”了起来。关于细丝“飞”了起来,说法正确的是
A.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同种电荷间存在斥力
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把的金属棒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验电器的张角减小
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A验电器的张角减小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D.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里面没有电荷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此绝缘体不是好的电工材料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10.已知甲是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乙、丙是两个轻质小球,甲与乙靠近相互排斥,甲与丙靠近相互吸引,则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氢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则气球的带电情况是:气球一定________.
12.物体带电主要是由于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有了多余的_________而带负电,缺少了____________就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实质是电子_________的过程.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如果丙带负电荷,则甲一定带________(正、负)电,乙可能带________(正、负)电或________(带、不带)电.
14.(1)如图A所示,小明用细线将吸管悬挂起来。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该吸管,观察到玻璃棒吸引吸管,由此可知吸管带___________电,在与吸管摩擦的过程中餐巾纸_____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如图B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上___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___________(选“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15.按要求完成填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3)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某处扎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3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这是因为________.
(4)如图4所示,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在0~4℃时是______(热胀冷缩/热缩冷涨)的;罐装饮料(可看成水)在4℃时存放最______(安全/不安全)。“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瞬间______的缘故;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的缘故。
17.“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_______的作用;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瞬间________的缘故;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__的缘故.
18.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_____电,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_____,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N时由于_____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三、作图题
19.(1)如甲、乙、丙三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在图中玻璃杯中画出酒精、纯水、盐水的大致液面。(ρ盐水>ρ纯水>ρ酒精)
(2)画出图中带电球B受到带电球A的作用力的示意图F。
(3)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0.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所示).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如图,提出一个猜想.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A
7.D
8.C
9.D
10.B
11.不带电
12. 转移 电子 电子 转移
13.负;正;不带
14. 负 失去 同种 排斥
15. 右 1.4 小孔处水的深度逐渐变小、压强变小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6. 热缩冷涨 安全 引力 凝固 静电(电)
17. 引力 大气压 凝固 静电
18. 正 吸引力 电子
19.(1);(2);(3)
20.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的排斥力). ⑵如: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跟电荷间的距离有关;电荷间的距离越远,排斥力越小;电荷间的斥力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