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9: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kòu寇 日寇 贼寇 fù副 副手 副食 名副其实
liú榴 石榴 榴莲 手榴弹 dàn弹 子弹 炮弹 炸弹
tán弹 弹琴 弹动 lūn抡 抡起 抡刀 抡拳
guàn贯 连贯 贯彻 全神贯注 qí棋 象棋 棋盘 围棋
xuán悬 悬崖 悬殊 悬案 fèi沸 热血沸腾 沸点
jiàn涧 山涧 深涧 溪涧 Báo雹 冰雹 雹子
yì屹 屹立 巍然 屹立 yuè悦 喜悦 赏心悦目
qū屈 屈服 宁死不屈
生字词语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历经二十四天,沈重经过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文章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才送到报社,很艰辛。
写作背景
作为秋季“反扫荡”手记之一的通讯——《棋盘陀上五个“神兵”》一气呵成,并于1941年11月5日发表在由邓拓同志担任社长的《晋察冀日报》上,不久,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
文章结构
1. 课文讲了哪五位壮士?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2.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五壮士接受任务后具体是怎样做的?
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连续性动作的词语,写出了班长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也写出了他的果敢坚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用尽”一词体现了班长对敌人的仇恨。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从班长第一个跳崖的壮举中,可以看到班长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身先士卒的精神品质。
什么是点面结合?
对五壮士单个的描写痛击敌人的情形,我们称为场面描写中的“点”,这是聚焦在个体上。而段落一开始,描写五壮士一齐攻打敌人的战斗描写,我们称为场面描写中的“面”。这种既有整体的场面描写,又有个体的单独描写的写法我们称之为“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的好处:
从全体描写到个体的特别描写,有一定的顺序,既给人整体的画面,突出了人物的个性,让我们对每一个人都有具体的印象,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好处。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这里指的是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极其豪迈。这里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这时,你认为称他们“五壮士”合适,还是“五战士”合适?为什么?
“壮”是勇敢的意思,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英勇杀敌,勇于献身,就是壮士。字里行间书写着五壮士的英雄豪迈,气壮山河,用“壮士”更贴切
顶峰歼敌: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后,是怎么做的?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为什么用石头砸?
五壮士已经激战数小时,弹药都打完了,他们要与敌人血战到底。
课堂讨论:和原句对比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拾起一块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扔!
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