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学案
【知识回顾】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 ,其中物理性质指
,如: 。
2.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用 。酒精灯火焰的 温度最高,因此要用 加热。
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其中箭头表示:
,箭头上方标注的是 ,箭头左边表示 物,箭头右边表示 物(又叫产物);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
【课前预习】
通过实验2-2,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一瓶氧气?
通过课本中对实验2-3硫燃烧,实验2-4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若不一样,哪个更剧烈?
参照课本,写出磷燃烧、硫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共同点?
【自主学习】1.根据实验,填写表格。
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标注反应类型)
带火星的小木条
硫磺
木炭
铁丝
由此表可归纳出氧气是一种 ,它具有 性。
【课堂反馈】
1.完成书后习题第36页第1和第2题
2.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判断它属于化合反应吗?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6.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火星四射 B.发光发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减少了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第二单元
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王华
课题2 氧气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知道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某些物质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并能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及相关事例。
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及其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从中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等科学品质。
2.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学习习惯。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重点 难点]
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的概念和判断
3.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制取氧气备用),H2O 2溶液、MnO 2、木条、碳、硫、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坩埚钳、燃烧匙、酒精灯、火柴、集气瓶、导管、锥形瓶。
学生准备:①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②复习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播放氧气用途的图片。
师:氧气虽然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但是它的用途却非常广泛。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了解到用途体现性质,那么氧气的这些用途体现亮它的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有关氧气的性质。
师:板书
师: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
生: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
师:展示一瓶氧气。
生:观察,并闻气味。
师:请按一定顺序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生: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师:板书。
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在压强为101kPa,温度约为-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压强为101kPa,温度约为-218℃时变为淡蓝色固体。
师: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生:鱼等水生动植物的呼吸就来源于水中溶解的氧气。
师:板书。
生:氧气通常贮存在天蓝色的钢瓶中。
师:展示氧气瓶图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逐步带领学生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研究物质的性质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方面入手;
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从色、味、态、两点(熔点、沸点)、两度(密度、硬度)、水溶性等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关注物质的三态变化。
将化学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思考。
将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性质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让我们先来看个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
师:演示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生: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了,说明了氧气能支持燃烧。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氧气呢?
生: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师:板书
师:演示实验2-3硫燃烧,并在幻灯片上展示实验时应注意观察的问题:
燃烧匙里放少量硫。观察它的颜色状态?
②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发生燃烧。有什么现象?
③将燃烧着的硫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现象?
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表格中,并交流回答。
生:硫是淡黄色固体。
生:硫加热后慢慢熔化成液体。
生:硫在空气中燃烧放热,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生:硫在氧气中继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师:硫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师:板书,带领学生共同书写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师: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此实验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
学生实验木炭燃烧
师:出示实验步骤,带领学生熟悉实验步骤,并提醒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生: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师:仿照硫燃烧,请大家分析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再尝试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
生:交流讨论回答。
师:板书
师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何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提醒学生摸实验后的集气瓶外壁并联系反应的生成物)
生:思考回答。
师:演示实验2-4 铁丝的燃烧 ,出示实验的注意点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①铁丝要细,且要经过砂纸打磨,去除表面的铁锈。(打磨除锈属于什么变化?)
②下端系一根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
③要待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才能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
④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这和硫燃烧集气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目的一样吗?
生:打磨除锈属于物理变化。
生: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生:要待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才能插入集气瓶中,否则导致火柴燃烧消耗瓶中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生:不一样,铁丝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是因为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②以上四种物质的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生: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和氧气的含量有关。
生:以上燃烧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师:因此我们描述燃烧的现象时可以从三个角度描述:火焰或光;放热;生成物的现象。
师补充:燃烧现象不同是和氧气的含量有关,从而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来的剧烈。从而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反馈练习:.完成书后习题第3题(1~4).
过渡,从研究氧气的物理性质转入对氧气化学性质的研究。
巩固利用性质鉴别物质。
通过问题提醒学生在实验中应如何观察,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通过取两根光亮的细铁丝放在空气和氧气中分别燃烧,方便学生对现象的对比,为后面分析讨论做铺垫。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比发现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反应。通过问题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师:完成书35页的表格,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生: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生: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生:反应物都有氧气。
生:反应都放热。
生:都是固体和气体反应。
生:。。。。。。。。。。。
师:请大家根据你们的回答归纳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
生: 是否生成新物质的角度; 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的角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的角度。
师: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强调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
师:板书
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介绍缓慢氧化。
生:边阅读课本,边在课本中划出缓慢氧化的例子,并联系生活举一些缓慢氧化的例子。
反馈练习:书后习题第3题(5)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对本节课知识回顾,小结。
课堂检测练习:
完成书后习题第1和第2题
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判断它属于化合反应吗?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6.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火星四射 B.发光发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减少了
利用归纳小结,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化学学习中的基本概念,不仅使学生容易记住概念,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判断。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书写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①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用于氧气的检验)。
②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SO2(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体)
③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 (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④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3Fe+2O2点燃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判断的依据:生成物只有一种。
2、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如燃烧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如:呼吸、生锈、腐烂、发酵等
课件26张PPT。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王华观察、思考提问: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1.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2.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3.氧气能溶于水吗?收集氧气或氢气收集氧气 收集氢气(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1.429g/L。
(3)不易溶于水(1L水溶解30mL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蓝色钢瓶2、氧气的化学性质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演示实验2-3 硫燃烧实验时应注意观察的问题:
1.燃烧匙里放少量硫。观察它的颜色状态?
2.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发生燃烧。有什么现象?
3.将燃烧着的硫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现象?硫磺淡黄色固体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硫+氧气注意: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此实验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分组实验:木炭燃烧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木炭黑色固体发出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碳+氧气注意: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演示实验2-4 铁丝的燃烧实验的注意点:①铁丝要细,且要经过砂纸打磨,去除表面的铁锈。(打磨除锈属于什么变化?) ②下端系一根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 ③要待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才能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 ④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这和硫燃烧集气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目的一样吗?铁丝银白色固体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铁+氧气注意: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分组讨论: 1.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么?这说明了什么? 2.以上四种物质的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点?燃烧现象不同是和氧气的含量有关,从而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来的剧烈。从而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反馈练习:
完成书后习题第36页第3题(1~4).讨论:完成书35页的表格,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思考】仔细观察上面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红磷、
氧气硫、
氧气铁、
氧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上面的反应共同点有: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反应都放出热量
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都是固体和气体的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2、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反馈练习:书后习题第36页第3题(5)
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如 燃烧缓慢氧化如:呼吸、生锈、腐烂、发酵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可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归纳、小结氧气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 !1.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的是 还是氧化反应AD反馈练习: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A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D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B5.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火星四射 B.发光发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减少了C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