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3 19: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一、基础巩固
1.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地区。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分别位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是(  )
A.四川、江西、浙江、黑龙江
B.内蒙古、甘肃、山东、吉林
C.江苏、青海、陕西、黑龙江
D.福建、河南、广西、黑龙江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和统计表,完成2~4题。
世界湾区指标比较(2017年)
湾区 粤港澳 大湾区 东京 湾区 纽约 湾区 旧金山 湾区
面积/万平 方千米 5.6 3.65 2.15 1.79
人口/万人 6 334 3 659 3 032 473
GDP/万 亿美元 1.56 1.99 1.66 0.47
第三产业 比重/% 62.20 80.73 83.28 76.60
主要产业 制造业、 科技创 新、金融 汽车、 石化、 金融 金融、房 地产、医 疗保健 科技创 新、专业 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990—2010年扩展状况
城市 建成区扩展倍数 人口增长倍数 GDP增长倍数
广州 2.50 0.86 36.78
深圳 8.38 5.57 88.38
珠海 4.75 1.86 37.16
香港 0.55 0.23 1.96
澳门 1.46 0.59 7.79
2.粤港澳大湾区要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应着重(  )
A.发展制造业
B.促进房地产业发展
C.提升城镇化率
D.提升第三产业比重
3.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快速扩展,得益于(  )
①平坦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交通发展 ④填海造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990—2010年扩展状况可以看出(  )
A.各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增长均衡发展
B.珠江口东侧城市建成区扩展速度快于西侧
C.广州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
D.香港和澳门对内地经济辐射作用差异较小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经济地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完成7~9题。
7.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  )
A.本国的内水和领海
B.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C.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D.以上都是
8.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A.12海里 B.15千米
C.24海里 D.34千米
9.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
10.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的态度是(  )
A.和平利用海洋
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
C.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
D.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5~6题。
11.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港口建设
12.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地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这里所说的海洋经济是以哪两个海洋为基础的(  )
A.渤海、东海 B.渤海、黄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14.山东省唯一一个在“黄”和“蓝”经济区中完全重合的市是(  )
A.济南市 B.青岛市
C.东营市 D.烟台市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河北省加速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全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河北省持续强化同京津两市的沟通衔接,一方面积极共享互通,利用京津优质资源推动创新;另一方面寻求合作共建,在共同发展中缩小差距。
(1)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
(2)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海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
材料二 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有绚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
材料三 南海部分区域图。
(1)根据材料分析,南海可以开发     资源、     资源、     资源。
(2)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①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架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试从地理角度分析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应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
(3)你认为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我国应怎样做
二、能力提升
国际海底是国家管辖范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国际海底的所有开发活动受有关国际机构管理。下图为我国国际海底矿区。读图,完成1~3题。
1.C-C海区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2.C-C海区属于(  )
A.我国的领土 B.我国的领海
C.我国的领地 D.国际海区
3.下列资源中,目前在C-C海区不可能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
A.锰 B.铜
C.镍 D.石油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京津冀几何重心附近。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化图。读图,完成4~6题。
4.国家级新区在雄安成立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因素 ③基础设施 ④政策因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据图可知,2000—2010年(  )
A.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大
B.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无相关性
D.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一致
6.与2000年相比,影响京津冀地区2010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距离拉大的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淡水资源
C.经济条件 D.交通通达度
7.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建设长江经济带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与川渝地区示意图。
(1)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
(2)比较长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8.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      ,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力
(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哪些主权权利
(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执。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应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进行劳务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为什么
一、基础巩固
1.答案:D
答案:2.D 3.B 4.C
解析:第2题,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三个世界著名湾区比较,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所以粤港澳大湾区要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应着重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第3题,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快速扩展,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分布区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填海造陆也仅局限在沿海地带。第4题,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990—2010年扩展数据可以看出,各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增长发展不均衡;珠江口东侧主要城市为香港和深圳,其中深圳建成区扩展速度快,香港建成区扩展速度较慢;广州人口增长0.86倍,GDP增长36.78倍,人均GDP增长(37.78÷1.86)倍,和其他4城市相比最高;从表格数据看不出香港和澳门对内地经济辐射作用大小。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图中Ⅰ轴沿长江分布,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等铁路线分布;Ⅱ轴经过江南丘陵,地势有一定起伏;M区为长江三角洲,该区域能源供给较少,但需求量大,需要从外区调入;N区传统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第6题,N区经济发展水平较M区低,在廉价劳动力方面有优势,且该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大力承接M区域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答案:7.D 8.A 9.B
解析:第7题,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第8题,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第9题,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国家海洋经济产业等,属于海洋经济权益。
10.答案:C
解析:对于南海的南沙群岛我国拥有绝对主权,但目前我们的主张是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公平分享海洋权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的国家政策。
答案:11.C 12.D
解析:由于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导致海上石油污染,在海面上形成一层油膜,由于海水蒸发减少,沿岸地区变得干燥,油膜也阻挡了空气流通,使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油膜使海水温度日较差、年较差加大,冬季水温降低,夏季水温升高。
答案:13.B 14.C
解析:第13题,我国自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山东半岛濒临渤海、黄海。第14题,读图可知,东营市在“黄”和“蓝”经济区中完全重合。
15.答案:(1)有利: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利: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2)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16.答案:(1)海洋生物 海底矿产 海洋空间
(2)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解析:第(1)题,海洋主要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化学资源等。第(2)题,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从经济角度来看,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从政治角度来看,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17.答案:(1)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我国台湾岛东部山岭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而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
(2)加强海洋立法;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3)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务,创新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能力提升
答案:1.B 2.D 3.D
解析:第1题,C-C海区位于160°W东侧,可以判断位于西半球,根据图中东北太平洋可推知其位于北半球。第2题,C-C海区位于太平洋中部,故属于国际海区。第3题,图示位于大洋中部,水深,故深海海底石油资源的开采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答案:4.A 5.D 6.C
解析:第4题,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是因为基于京津的定位需要转移部分产业,而该区域毗邻京津,且地域辽阔,环境较好。第5题,现代人口移动多是由于经济因素,据图可知,该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一致。第6题,由图可知,人口不断向经济更发达的区域转移,因此,经济条件差异是导致2010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距离拉大的因素。
7.答案:(1)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量大;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2)长江三角洲:工农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效率高等。
川渝地区: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廉;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价廉;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等。
长江三角洲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川渝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积极吸引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赢。
(3)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沿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酸雨危害。
8.答案:(1)毗连区 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和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2)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
(3)不一定。因为题目未说明甲、乙两国是如何平等协商解决两国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的权益争议的,所以不能认定是乙国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甲、乙两国应对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海域,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或者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自然资源的办法。
(4)是。因为丁处是甲国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国非军事用途船舶未经甲国允许,在此只享有航行、飞越的权利。
解析:第(1)题,沿海国所属的毗连区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沿海国对所属毗连区海域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第(2)题,大陆架内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第(3)题,丙地是甲国与乙国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部分,甲、乙两国应对这部分海域的权益进行平等协商解决,既可以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根据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本题对此未作明确说明,故乙国渔船在丙处捕鱼,不能认定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第(4)题,乙国船舶未经甲国允许与甲国船舶私下交易的行为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