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图片是在长江下游一古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纺锭盘,它们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据考证这些纺锭盘主要用于捻麻纱,以使它们结实得足以用来织布。据此可推知,这一文化遗存属于
(图片来源: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2.在山西南部发现的一个石器时代大墓地中,有9个精心营造的坟墓,每个都有大量随葬品,其中包括乐器、玉器和壶罐;有80个是中等规模的坟墓,内中有类似物品,但数量要少些;而
另外600多座坟墓葬制简单,既无棺材,也无随葬品。这可以来说明,这一时期
A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国家的初始形态逐渐形成
C.封建等级秩序已初步出现D.礼乐文化约束力有所提高
3.从空间维度上观察,西周的封藩建卫与商朝-样,也以王朝直属的周邦为中心,实行内服和外服分区管理。所不同的是,西周的分区管理模式与商朝相比,显得更加细密,从而使西周王朝超越夏商而达到王制国家的全盛。这主要是由于西周
A.实现了对地方事务的直接管控B.广泛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C.建立了统- +的多民族封建政权D.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构建
4.战国时期祖先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人们在祈求祖先的同时,还祈求其他神灵甚至直接祈求其他神灵。而秦汉以来,大多数人选取先农和农夫为代表的农业神衹进行祠祀,希冀成为乡邑最富者。这一变化,反映出
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发展B.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
C.自强求富观念的初步形成D.国家治理思想的变化
5.存秋故国时期,一些谋臣认为 ,强有力的政府#不像儒家宣扬的那样.取决于国君与臣子的道德品质,而取决于建立有效的体制结构。他们对字宙论.认识论或个人伦理不感兴趣,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这些思想
A.符合争霸时代的政治需要B.体现了下层平民百姓的基本诉求
C.加快了分封制瓦解的进程D.以人性恶为出发点主张隆礼重法
6.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中提到"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文中提到的“晋人南渡”
A.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格局B.加快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速度
C.为江南地区开发创造了条件D.开创了南北朝对峙的政治局面
7.有学者认为,隋唐之后,土就不是地主阶级贵族,而只是“四民之首" ,也就说,隋唐之后,中国只有士而没有士族。这主要是因为
A.士的崛起和政治地位的提高B.封建士地私有制形成
C.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D.世卿世禄制日益没落
8.11世纪初,佛教势力日益增强,不仅其在朝政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更给个体带来了自我救赎的新希望。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儒家知识分子们对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阐述,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概念体系以解释其连贯性。这一新思想体系的形成
A.加快了传统中国社会的转型步伐B.使儒学实现了思辨化和哲学化
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D.有利儒学正统统治地位的确立
9.两宋时期,都城已形成全城开放城市,临街开店,沿街叫卖成常态,景德年间(1004-1007)
夜市更延至四更,甚至“通宵买卖,交晓不绝”。材料表明
A.商业经营突破了时空限制B.经济繁荣巾民阶层崛起
C.市场活跃夜生活丰富多彩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10.明清时期的苏州是全国最为著名的商业城市,时人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有人甚至认为“吴中繁华气象迥胜于晋,其实多藉外方生色”。由此可知,苏州商业的繁荣
A.为地域性商帮形成奠定了基础B.得益于长途贩运业发展
C.表明全国性统一市场初步形成D.加快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1.清朝中期以前,国人常使用“好”、“嗜”、“癖”等字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喜好 和依赖。乾隆朝开始,用以表示严重依赖某--事物的口头俗语“成瘾”等词开始文字化,而到道光年间,
成瘾现象的表达方式和内涵趋渐统一为具有谴责和贬义色彩浓重的“瘾”字上。上述变化
反映出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B.鸦片输入对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C.国人教亡图存意识的逐步深化D.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文化的蜕变
12.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朝中央在保持对地方督抚任免、重大军政举措以及地方财政收支
有效调控的前提下,允许督抚在地方治理上拥有过去所不具备的便宜行事权,如招募兵明,
增设税种,举办军事,民用事业等,由此导致了区域化集中主义的出现。这表明
A.清朝中央主动扩大地方事权B.晚清权力结构正发生实质性变化
C.中央集权有进一步强化趋势D.有序的地方自治运动在蓬勃发展
13.有学者指出晚清有两代变革的士大夫,第一代是官僚土大夫,其杰出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第二代是文人士大夫,如康有为梁启超、课刷同、黄遵宪等。这两个士大夫群体
A.救国思想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出发点B.向西方学习的方向趋于一致
C.对国家出路问题进行了最早的探索D.都主张社会变革以应对危机
14. 1910年,资政院议员以军机大臣副署制度为据连续质问其行政责任,要求军机处对资政院
负责,军机大臣答复“不负责任"后,议员们掀起弹劾风潮,要求明定军机大臣责任,速设责任内阁,并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但这一弹劾因清廷反对而搁置。该事件
A.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基础B.加深了清政府的认同危机
C.加快了清末新政的步伐D.反映了立宪与改良的分歧
15.辛亥革命前,儒学所支撑的官僚君主制已无法应对西方国家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那
时责任尚可由帝制承担,而在后帝制时期,没有了替罪羊的制度,新一代知识人就认为偶学
“应对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政治与社会问题负责”。这一转变
A.使民主革命得以成功转型B.导致了儒家学说的资产阶级化
C.有助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促进了新风尚和新习俗的普及
16.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认为国王是神在人间选派统治的代理人,国王的唯一任务是替神治理
国家,如果国王违反了神的意志就会遭到神的罢免。受这一观念影响,古代两河流城的每个城邦都有自已的保护神,并创造出版本众多的创世神话。上述文化现象
A.旨在为专制的王权服务B.实践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
C.发挥了道德教化的功能D.反映了神权至上的文化内涵
17.宗教在古希腊长期很盛行,但祭司在思想领域从没有起过任何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对古希腊人来说,外在的世界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是有趣的。他们认真地观察这个世界,并对观察到的世界进行思考。这说明,古希腊人
A.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B.力图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C.较早摆脱了宗教控制D.主张对现存社会秩序予以反思
18.阿兰达蒂·洛伊的小说《微物之神》,通过印度南部村庄中一对孪生兄妹瑞海尔和艾斯沙
曲折的童年经历,揭开他们的母亲阿慕与贱民维鲁沙的爱情珌密。它以凄美的笔调控诉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如何毁灭了一段凄美的爱情。该小说揭示的等级制度
A.大约定型于公元2 -4世纪B.对西亚诸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加快了雅利安人入侵的步伐D.为佛教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19.9世纪开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种艺术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
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20.1450年,金属活字印刷机开始在德国城市美因茨出现。很快,意大利城邦、波希米亚、法兰
西、尼德兰、西班牙和英格兰就出现了印刷厂(如下图所示)。到了1500年,欧洲每年大约出版3.5万本书,一个世纪以后,数量暴涨到15万到20万本。该历史现象
A.表明科学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B.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和各民族的发展
C.反映了欧洲理性时代的知识追求D.说明追求进步成为欧洲人的普遍诉求
21.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由国家为大英博物馆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在实际中多为
一纸空文。19世纪开始,英国议会愿意花费公共资金米扩充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管理
和服务也得到改进。上述变化,表明
A.博物馆建设举步维艰B.工业化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
C.博物馆设施日臻完善D.民主化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
22. 18世纪末期以来,欧洲人的公众和私人领域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由国家支配的公众领域
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曾经没有意义或有负面影响的私人成了幸福的同义词。与此同时,家长的权力不断受到限制,个人权利得到伸张并越来越受到法律的保护。这
A.有助于欧洲政治文化的重塑B.初步实践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
C.意味着民主自由思想的诞生D.利于启蒙运动持续深入的开展
23.有学者指出,现代拉美文明是一种多元混合的文明,具有和谐性与不平等并存、开放性与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与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论”。这主要是由于
A.新的美洲文化趋于形成B.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城转移
C.美洲人口及族群的变动D.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拉等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也都建立了民族国家,但其精英阶层仍然使用原宗主国语言,不仅书籍和报纸经常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其他媒体比纸质媒体还要更多地使用原宗主国语言。材料意在强调
A.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不彻底B.新兴独立国家文化上的不自信
C.列强的文化侵略尚未结束D.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的泛滥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战国秦汉的社会转型 ,造成了各阶层地位的巨大变动;刘邦依赖一群“亡命无赖”逐鹿定鼎,带来了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周代那些延续已久的显贵家族衰败了,世族一时出现了断层。汉初的统治者来自“军功受益集团”,这是一股新兴的势力。汉初时约有60万将士因军功赐爵而获得田宅,军爵的受益面可达300万人,约占当时人口的五分之一;在丞相、列卿、守相等职位上,打天下的英雄们及其子弟在汉高帝时曾占到了97%之多,在惠帝、吕后时为81%,在文帝时仍达50%。此后的一个世纪中,这个阶层逐渐下降、消失。相形之下,文吏和儒生们活跃于政治舞台和文化舞台,这两个群体都是流动而开放的。
材料二 西汉社会很富于平民性,官僚政治也是“选贤任能”的,可是总会有某些家庭得以父子、甚至父祖相继居官。越是早期社会,宗法观念越浓厚,家族单位越重要。这些新的世家依靠官位逐渐建立了社会影响,他们的继续发展,还在魏晋以降造成了一个不算短的士族门阀政治时代。到了东汉,乡里豪右往往拥有成百上千的依附农、徒附,武断乡曲、隐匿人口,并经常“世仕州郡”而垄断了地方政治;而“官场”是滋生“世家”的又一场所,由世代居官逐渐形成了一些官僚世家,,诸如“五世二千石”“七世二千石卿校”之类。随着社会的文化发展,世代传承学术的“学门”型世家也在不断地滋生。“ 名士固然不一定从大姓、冠族中产生,但出于大姓、.冠族的恐怕要占颇大的比例”;“士与宗族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士族”。豪右的优越经济条件,得以使其子孙接受教育,成为“学门”,以明经资格出仕于州郡朝廷成为官族。豪右、学门和官族三者以“族”为单位相互转化,逐渐形成了闭锁的循环,门阀士族由此而萌生发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秦汉社会转型的表现,并简要分析这一转型的历史影响。(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门阀士族形成的历史背景。(8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以前人们常说:宋朝的历史太窝囊。 然而,却有两句打油诗:人云宋史本病史,我谓宋史亦壮篇。其实,两宋历史有其很不窝囊、很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引以自豪的一面。第一,宋代横比当时世界各国,均在其之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宋代纵比前代,亦超越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汉朝、唐朝之后的又一座新高峰。以上两点可以称为对两宋历史地位的两个基本估计。一言以蔽之,宋朝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先进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经济腾飞,一次文化高涨,足以同汉、唐前后辉映,相互争妍丽。
——摘编自张邦炸《瞻前顾后看宋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谈谈你对宋代的认识。( 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据统计 ,1901 -1930年间入境美国的移民达1821万,平均每10年为607万,但在1931-1940年间入境移民只有52万人,如果除去被迫迁离美国的45万移民,那么实际入境人数只有6.8万,是1820年以来的最低时期。而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还将50万墨西哥移民逐回墨西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别是美国参战后,源源不断的军事订货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数百万青壮年奔赴战场后,劳动力不足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美国政府于1942年先后同墨西哥、加拿大、纽芬兰等国签订引进合同劳工的协议。受这一政策影响,来自墨西哥的劳工人数高达500多万,他们在美国各地从事采矿、农业、纺织和运输等行业的工作。如果说政府引进合同劳工标志着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由严格限制向灵活放宽转变的开始,那么1943年12月,美国国会废除所有排华法案则是这一转变的继续。
材料二 20 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和军事围困的同时,频频颁布难民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53 年的《难民救济法》、1957年《难民逃亡法》、1960年《公平难民法》和1962年《移民与难民法》等。其中1953年法案是为东欧的政治难民制定的,1957年法案接纳了匈牙利逃亡者,1960年法案的安置对象是古巴革命中被推翻的亲美势力。当然,美国也实施了一些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法案,如1953年7月法令允许500名外籍孤儿入境。除了吸纳接受难民,1957年法案规定:凡是来美修业的学生、教授和技术人员,如果担心回国后受到迫害,则可居留美国,其配偶和子女亦可自由入境。1960 年法案实施后,到1980年,美国共安置了80万古巴难民,他们来自社会上层,受过高等教育,经济条件优越,因而构成了西半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才流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茂信(1940 - 1980年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影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对美国的社会影响。(12 分)2022—2023学年下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长江下游、公元前 5000年、纺锭盘、用来织布”可知 D项正确;A、B、
C三项均与材料所示时间和地点不符。
2.【答案】A
【解析】由“石器时代”可排除 B项,C、D两项与材料所示时代不符;由材料“有 9个精
心营造的坟墓,每个都有大量随葬品,其中包括乐器、玉器和壶罐;有 80个是中等规模的
坟墓,内中有类似物品……”可知 A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西周的分区管理模式与商朝相比,……显得更加细密,从而使西周王朝
超越夏商而达到王制国家的全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项正确;A项是郡县制推行的结果;
C、D两项是秦朝建立后的政治构建。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秦汉以来,大多数人选取先农和农夫为代表的农业神祇进行祠祀,希冀
成为乡邑最富者”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自然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故 A项正确;秦汉时期由
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经济发展受挫,故 B项错误;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追求,
故 C项错误;这与治国思想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故 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取决于建立有效的体制结构、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可知这是法家的思想
主张,故 A项正确;B项是墨子的主张;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D项是荀子的主张。
6.【答案】C
【解析】“晋人南渡”是指五胡乱华导致中原士族南迁,其结果是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
条件,故 C项正确;A、B均是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的事;南北朝对峙正式出现是在北魏统一
黄河以北之后的事,之前只能称为十六国割据,故 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所示时间“隋唐”并结合“中国只有士而没有士族”可知这是世家大族日渐衰
落所导致的结果,而这正是由于科举制度的推行所致,故 C项正确;A、D项出现在春秋战
国时期;B与材料主旨无关。
8.【答案】B
【解析】由材料所示时间“11世纪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事,又由材料“儒家知识分
子们对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阐述,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概念体系以解释其连贯性”可知
这是理学思想,故 B项正确;理学思想旨在服务于封建君主专制,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转型,
故 A项错误;C是明朝中后期进步儒家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在西汉时期,
故 D项错误。
1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QQABJBQCKAEogiCgAIAgBAAAABBBCCUQwwEVyCwkCIkQAkQhCkhAACACAgIGgGxEwAEUAIQEIAEASARSFRANBACBAC=A}#=}#}
9.【答案】A
【解析】由材料“沿街叫卖已成常态、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可知 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
及市民阶层,故 B项错误;C项说法片面;D项材料没有体现。
10.【答案】B
【解析】材料与地域性商帮没有关系,故 A项错误;由材料“吴中繁华气象迥胜于晋,
其实多藉外方生色”可知 B项正确;材料主旨讲的是苏州的繁华,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明
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在南方,故 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由材料“道光年间,成瘾现象的表达方式和内涵趋渐统一为具有谴责和贬义色彩
浓重的‘瘾’字上”,并结合鸦片战争前的社会现象,可知 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主旨
均无关。
12.【答案】B
【解析】由材料“督抚在地方治理上拥有过去所不具备的便宜行事权,如招募兵勇,增设
税种,举办军事、民用事业”可知地方事权呈扩大趋势,这导致了清朝中央集权体制松动,故
B项正确,C错误;这是清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而被动采取的行动,故 A项错误;清末的地
方自治运动出现在清末新政之后,故 D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晚清以来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均主张社会变革以应对危机,故 D项正确;
洋务派旨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维新派旨在变革政体,故 A项错误;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 B项错误;近代对国家出路问题进行最早探索的是林则徐、
魏源等早期开眼开世界的进步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故 C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要求明定军机大臣责任,速设责任内阁,并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但这一
弹劾因清廷反对而搁置”这表明清末新政的欺骗性,故 B项正确;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
故 A项错误;这本身就是清末新政,故 C项错误;D与材料主旨无关。
15.【答案】C
【解析】由材料“没有了替罪羊的制度,新一代知识人就认为儒学‘应对中国社会最基本
的政治与社会问题负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C项正确;A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故 A
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16.【答案】D
【解析】由材料“如果国王违反了神的意志就会遭到神的罢免”可知神权至高无上,故 D
项正确;A、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B项是中国儒学的思想主张。
17.【答案】B
【解析】由材料“祭司在思想领域从没有起过任何决定性的作用”说明希腊人不迷信神灵,
“他们认真地观察这个世界,并对观察到的世界进行思考”说明希腊人渴望用理性思维来认识
世界,故 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2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QQABJBQCKAEogiCgAIAgBAAAABBBCCUQwwEVyCwkCIkQAkQhCkhAACACAgIGgGxEwAEUAIQEIAEASARSFRANBACBAC=A}#=}#}
18.【答案】D
【解析】由材料所示“贱民维鲁沙、等级森严的社会”可知材料讲的是种姓制度,故 D项
正确;种姓制度出现在公元前 1500年左右,故 A项错误;种姓制度对东南亚诸国有重大影
响,故 B项错误;种姓制度伴随着雅利安人入侵而来,故 C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由材料“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
式”可知 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日本的民族危机,故 A项错误;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时期
的政策,故 B项错误;17世纪时值中国清朝,故 C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由材料“金属活字印刷机”可知这是谷登堡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项正确;
科学革命是 17世纪的事,故 A项错误;理性时代是 18世纪启蒙运动的特征,故 C项错误;
D项说法绝对。
21.【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世纪开始,英国议会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博物馆的藏品,博物
馆的管理和服务也得到改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矛盾;C、D项
与材料主旨无关。
22.【答案】A
【解析】由材料“由国家支配的公众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个人权利得到伸张并越来
越受到法律的保护”结合所示时间 18世纪末期,可知这是法国大革命导致的结果,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 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初步实现);C项错在“诞生”二字
上;这是启蒙运动的结果,故 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讲的是现代拉美文明的弊病,这与新的美洲文化无关,故 A项错误;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项正确;C、D二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4.【答案】B
【解析】由材料“精英阶层仍然使用原宗主国语言,不仅书籍和报纸经常使用原宗主国语
言,其他媒体比纸质媒体还要更多地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可知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故 B
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C、D项与材料中心不符。
25.(20分)
(1)转型表现:社会阶层流动加快,平民阶层逐渐崛起;文吏和儒生活跃,官僚政治逐渐
形成;百家争鸣逐渐为儒学独尊取代,国家治理思想趋于统一,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初
步形成。(每点 2分,共 6分)
历史影响:进一步瓦解了贵族政治,有利于平民社会的形成;为文治政府的构建创造
了社会条件;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每点 2分,共 6分)
(2)历史背景:子承父业的社会传统(或父子相传);宗法和家族观念的影响;地方豪强
垄断地方政权;世袭学术世家的产生和发展。(每点 2分,共 8分)
3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QQABJBQCKAEogiCgAIAgBAAAABBBCCUQwwEVyCwkCIkQAkQhCkhAACACAgIGgGxEwAEUAIQEIAEASARSFRANBACBAC=A}#=}#}
26.(12分)
示例:
观点:认同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经济腾飞,一次文化高涨这一观点。(2分)
论述:两宋时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由此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与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商业交易也不再
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和时间上的限制,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随着商品种类的迅速增
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上述商业的诸多变化都是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腾飞的表现;在文化上,两宋的儒学家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义
理,创造了新儒学—理学,从而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
的崛起,适合市民口味的宋词、话本小说等文学体裁逐渐走向繁荣。(8分)因此认同宋代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经济腾飞,一次文化高涨这一观点。(2分)
27.(20分)
(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受二战刺激美国经济逐渐走向繁荣,劳动
力的严重缺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前两点每点 3分,最后一点 2分,共 8
分)
(2)主要特征:以服务冷战为主要目的;政治色彩突出;招贤纳士政策十分明显。(每点 2
分,共 6分)
社会影响: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了二战后美国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美国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的发展,但也加剧了种群之间的矛盾。
(每点 2分,共 6分)
4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QQABJBQCKAEogiCgAIAgBAAAABBBCCUQwwEVyCwkCIkQAkQhCkhAACACAgIGgGxEwAEUAIQEIAEASARSFRANBACB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