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8.童年的水墨画
课时 本课共有2课时,本课为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日期: 上课时间:
课时 目标 1.认识11个四会字,会写“墨、”两个四会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3.想象“溪边”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 难点 想象“溪边”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回忆童年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影片。带学生观看吴冠中作品合集。 介绍画作。 这些作品都是由绘画大家吴冠中先生创作的。他在绘制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时,将墨色调制成浓、淡、干、湿等多种状态,黑白灰的构成,色彩的点缀,让画面的有了更深层次的韵味,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 水墨画的“墨”字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四会字之一,细心观察,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吗?(上面是一个“黑”下面是一个“土”)“墨”字最早指的是“像土一样的黑色颜料”,谁来给墨组个词?“墨水、墨迹、墨宝” 请同学们拿出手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墨”字 边说注意点边写:上下结构要注意,上黑下土要压扁,每横间距要相等。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幅水墨画,这幅水墨画画了什么画面呢?谁来读一读课题?请三位同学读,全班齐读。 你认为童年的水墨画会画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初读课文,正音解字 老师想问问你们,这组水墨画一共画了几幅画? 预设:三幅 哪三幅?请学生回答;溪边、江上、林中。 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准了这幅画的三个小标题。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生:表示地点的题目 让我们一起再把三个小标题读一读。 这三首诗虽然地点不同,但是都是写小朋友的童年生活,像这样主题相同的小诗,我们把它放在一起就叫做“组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张继楼笔下的童年的水墨画具体画了哪些事物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难懂的句子做上标记。2、想一想,这组童年的水墨画到底画了哪些内容呢?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预设《溪边》 生读,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刚才这位同学把一个多音字读的特别标准,哪个字? 当dàng当作,在汉语中不同的语境中有些字读音不同。 这个字还有另一个读音dāng 可以组词:应当、理所当然 预设《江上》 生读,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在这首诗中有一个字的字音也发生了变化,这个字就是“水葫芦的”的“芦”,这个“芦”字在这里应该读作轻声。老师是范读,生跟读。 出示图片,认识“水葫芦”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像一个带着翠绿叶片的小萝卜。 预设《林中》 生读,其他学生纠错正音。 刚才这位同学在读书时有两个AABB式词语读的短促有力,及富有画面感,你找到这两个词语了吗? “清清爽爽、明明亮亮”生试着读一读,带进句子里再去读一读“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爽”字是我们本节课的四会字,它的本义是明亮,(出示爽字图片和甲骨文)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左右各拿着灯盏。爽字笔顺要注意,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竖撇一竖要拉长。师范写,生书空。描红一个写一个 这一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预设:“斗笠”的“斗”dǒu ,生活中见过奶奶戴斗笠,竹编尖顶的圆帽子。它还有一个读音念dòu,可以组词“战斗、斗争”板书:联系生活 再读课文,想象溪边 1.《童年的水墨画》一共画了三个地方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幅水墨画《溪边》 2.自由读 《溪边》这幅水墨画画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找一找,用笔圈出来。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和同桌之间说一说 预设一:色彩丰富 有什么颜色? a柳树是绿色。 因为课文原句说“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柳树发芽了很漂亮,对着镜子打扮自己,所以是绿色的。 这里把柳树给——拟人化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诗更有趣 b溪水是绿色。 因为课文中说“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绿玉带是绿色的。 图片出示绿玉带。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山溪比作绿玉带。比喻让诗句更加生动 c人影是绿色。 因为诗句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谁的人影?小朋友的人影。小朋友在干嘛?在钓鱼 溪水又不是颜料盘,它怎么能像涂颜色一样把小朋友的人影给染绿了呢? 你能联系上下文,组织一下语言来给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预设:因为小朋友在钓鱼,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溪水又被溪边的景物给染成了绿色,所以人影也是绿色的了。 溪水是透明的怎么会是绿色?周边万物都倒影在水里,水里还有青苔水草。学生说理由。 你说的真是有理有据,原来大自然才是我们这幅水墨画的作者,它拿着毛笔把这么多景物都涂上了绿色。 d如果光是绿色,这幅水墨画还是显得单调,大自然这个大画家也给这幅画面装点上了一点其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色彩,你发现了吗? 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给任务单中的图画再补上色彩吧! 预设:我找到了红色。 师:在哪里? 预设:“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出示图片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装点上这一抹红色,这幅水墨画果然更生动了起来。红绿相映,真是好看。 预设二:安静 a山溪平静 第二句话直接告诉我们“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你还从哪里看出山溪的平静的? 从“垂柳吧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镜子是平静的,没有波纹的,所以山溪是平静的。 说的真好,老师不禁想起了我们在《望洞庭》中学过的一句诗“潭面无风镜未磨” b钓竿上立着红蜻蜓证明孩子们在那里静坐了很久了。 预设三:热闹 生:孩子们钓到鱼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a从“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预设:因为鱼儿跳出水面才会“扑腾”一声。师:这是一个拟声词。跟读“扑腾” 预设:人的影子碎了其实是鱼跳出水面,水面在动。前面说到溪水像镜子 板书:联系上下文 师;是啊,平静的溪水泛起波澜,鱼儿跃出水面,钓到鱼啦! b从“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预设:因为鱼在草地上蹦了,证明是被钓上来了。 因为孩子们在笑,钓到鱼了他们很高兴。 师:鱼儿可以蹦跳,可是笑声怎么能“蹦跳”呢?谁能为我解答这个疑惑? 预设:蹦跳的不是笑声,其实是小朋友们,因为小朋友们钓到鱼了很高兴,所以在蹦跳。 通过对画面的想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句话。版贴:想象画面 师:孩子们钓到鱼了,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他们在蹦跳着、欢笑着,也许他们嘴里也在大声欢呼着,他们会欢呼些什么?生自由答,全班一起欢呼 3.溪边这幅水墨画中有静有动,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溪边之美吧!(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 四、总结延伸,完成画作 1.童年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水墨画,其中有许多值得你回忆的美好画面。观看视频,画家丰子恺也用自己画笔记录下了他的童年。观看图片 拿出你的笔,用上比喻、拟人、动静结合等方法,选择一个地点,创作一首属于你的《童年的水墨画》吧! 2.同学们,古人曾经说过:言有尽而意无穷。虽然《溪边》这首诗只有简单的三句话,但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诗中蕴含的美、生机、快乐都被挖掘出来了,有限的语句却能带来无限的想象,这就是诗的魅力!
板 书 设 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安静 热闹 色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