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学校名称(盖章):
所在市区:
课例类型 多技术融合环境 □智慧教育环境
课例名称 声音的特性
所属学科 物理 使用教材 人教版
所属学段 初中 教学时长 40分钟
任课教师 刘鑫 职称 无 职务 教员
课例简介
请简要阐述课例名称、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策略、实施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 课例名称:声音的特性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希沃交互式一体机,希沃软件等 设计理念: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实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得出结论规律。将信息技术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生理解自然规律,用物理解释生活中生活现象,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策略:主要借助希沃展示课件,用王晰和孙楠的歌曲导入新课引出第一个特性音调,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音调的影响因素,将声音导入计算机,利用万用仪软件的示波器功能,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多感官下认识不同音调的声音波形特点,利用信号发生器功能播放20Hz到20000Hz的声音,感受人耳的听音范围。借助NB物理仿真实验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继续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音色两个特性,设计小游戏,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猜等活动,增加学生的体验。布置作业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因此本节课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之后,学习声音的特性,更加深入认识声音,为后面学习声的利用和噪声做好知识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的应用。教材将声音特性分为三个模块,并且给出较多演示实验。教材通过钢尺的实验探究振动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利用示波器展示声音的波形,从而观察音调高音调低时的波形特点。声音的特性这节课中包含的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较多,知识密度大。对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音色与发声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依托于大量丰富有趣的实验。如何精选和设置这些实验使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而易于接受,是本节课设计的重点。
教学对象分析
请从学生认识能力、认识结构、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阐明所使用的教学对象分析方法和工具。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对于生活中的声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对有趣的实验现象会充满好奇心,有动手参加实验的兴趣。虽然八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有所发展,但是缺乏理论知识,不善于总结归纳。
教学目标分析
1、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影响因素。 2、通过探究实验音调与响度的决定因素,初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通过体验丰富的发声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学习意义。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请阐明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方法及技术工具(含工具、资源、平台等)支持。 教学重点: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通过教材概念的学习,播放不同的音乐,如高音和低音的歌曲、调节不同音量、不同乐器演奏的歌曲等方式,举出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组织学生去拨动钢尺边观察边听音,仿真音叉弹开小球等实验,得出不同特性的影响因素。学生已经能感性体会三个特性的不同点,但还需借助示波器软件展示声音的波形,使学生对三个特性加以区分。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法、分组实验、讲授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主阅读、归纳总结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技术工具:希沃交互式一体机、希沃软件、万用仪软件、NB仿真物理实验等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同时也用到手电钻、棉线、铁架台等实物实验。
主要教学策略 利用希沃课件,音频播放、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来学习本节课
技术工具、平台、资源 希沃平台、音频播放、万用仪、NB仿真实验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思路
我选择的是“多技术融合环境”,选择的能力点是:A2数字教育资源管理、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思路: 在备课前,根据能力点A2的实践任务,我将从我的教学资源进行有序管理,以“人教版物理八上”新建文件夹,二级目录主要按照教材章节命名,如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可以在“第二章声现象”找到,三级目录则按照每个章节的课题命名,本节课在“第二章声现象”的第2个文件夹“声音的特性”中可以找到,该文件下,有本节课的课件、音频文件教学设计等。运用A2能力点,使教学资源更加有序,方便我的备课,也方便课代表在上课前去打开课件。 结合A5和G1的实践要求,本节课课件主要使用的是希沃软件来展示 (1)运用希沃制作课件后,直接可以上传云端,课前在教室一体机上打开即可进行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希沃软件插入音频功能,我播放了不同歌曲,引出了音调概念。(A5能力点实践任务)。 (2)在课堂讲授中,学生探究出音调的影响因素后,传统课件只能直接展示示波器的图片,为了更加真实模拟声音在示波器的波形变化,我借助了一款用于检测音频设备的软件万用仪来辅助教学,播放不同音调的声音时,可以明显的展示波形的疏密变化,在利用课件进行讲授。(G1实践任务) (3) 在课堂评价环节,由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根据评价细则对学生展开评价(G1实践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资源 (含平台与工具)设计意图新课引入首先播放男高音歌手孙楠和男低音歌手王晰的歌曲。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声音的异同点,提出问题:两位歌手的声音特点有什么不同?再介绍音调的概念,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声音的音调高低 学生听歌曲,交流讨论后得出:王晰的声音低沉,孙楠的声音高亢。希沃平台、插入MP3音乐播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音乐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上路,走进新课。新课教学: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指导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学生多次实验,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并仔细听钢尺的发声情况。希沃软件倒计时功能 学生自带的直尺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教师讲解:用频率表示物体的振动快慢。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汇报实验现象: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振动较慢,音调较低;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振动较快,音调高希沃课件展示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不同音调的波形为了更好了解物体振动发声情况,可以将声信号转为电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者计算机,展现出波形 学生观察,进行结论总结归纳音调越高,频率越高,波形越密集;音调越低,频率越低,波形越疏松运用计算机、话筒等借助万用仪软件的示波器功能和信号发生器功能初步了解现代技术声学应用,体现A5能力点超声波与次声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问题: 人的听音频率范围是多少? 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利用软件信号发生器功能调节低于20Hz和超过20000Hz的声信号阅读教材相关文段,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希沃课件展示、万用仪软件的信号发生器功能培养学生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有强弱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那么,响度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 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恰好跟音叉,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不同响度的波形 学生观察现象,总结归纳结论,振幅越大,响度越大。NB物理仿真实验软件、万用仪利用仿真实验不仅现象明显,而且教室所有学生都能观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作用,学生能够学习到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音色的影响因素播放周杰伦唱的《千里之外》和费玉清唱的《千里之外》,请学生听音乐辨别两位歌手的声音。向学生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引出音色的概念,讲授音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听不同乐器声音片段,并观察音色不同时,波形的形状相同。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两段音乐,说出两段音乐的演唱者分别是谁。希沃平台、插入MP3音乐播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归纳总结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梳理课堂知识。学生总结并填写表格希沃软件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知识,实践能力点G1布置课后作业收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并用声音的特性与之相对应做出解释。完成作业希沃软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
所任教班级学生50人,评价总分是100分,教学评价结果设定等级如下: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分及以上、合格60分及以上。 经过评定,评价优秀的有30人,评价良好的有15人,评价合格的有5人。
课堂教学实录
请提供本课例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要求: 1.格式为.MP4文件,时长不超过40分钟; 2.可以制作片头,时长不超过10秒,包括课例名称、任课教师、任教学段、使用教材、学校等基本信息; 3.视频清晰(高清),可以根据“教学活动设计”中所设计的各教学环节在课堂实录中进行相应文字注明。 (注:非典型课例不需提供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实践三个能力点在教学中的应用,采用了实验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其中创新点在于用万用仪软件来辅助教学,使得声音变得可视可听,波形随着声音音调升高降低,响度变大变小,音色的不同,都实时的变化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有学生分组实验,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使用了仿真实验,实验效果清晰明显,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明显而且清晰的现象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另一方面,在布置作业,改变传统的习题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达到巩固知识目的,同时真正有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附:
典型课例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权重 指标描述
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体现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具体,重难点突出,能使用技术支持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10 教学环节完整,教学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10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规范,能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合理选择和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
10 信息技术有效支持学术学习、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 50 申报“多技术融合”试点校的课例要能体现多技术融合教学的特点,学生能使用数字化学习终端进行学习,能实现云端联通,能依据课堂数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申报“智慧教育”试点校的课例要能体现智慧教学的基本特征,能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和一定程度的基于精准推送的个性化学习。
10 课堂氛围活跃有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达成教学预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