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10.1劝学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10.1劝学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20: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劝学 学案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第1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第2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3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脚),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重点诵读,读准重音。
(1)下列句子朗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每组句子应重读哪个句子?为什么?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探究
3.下面是《劝学》中容易读错、写错和理解错的字,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尝试用分类的方法记住它们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砺 跂 彰 楫 跬 驽 螯 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引文出自清代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你从文中得到几种“参”字的解释?你更认同哪种解释?阐述自己的理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俞樾曰:“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一位同学对《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一段的翻译,请指出译文存在的问题,并给这位同学提几点正确翻译的建议。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胡思乱想钻牛角尖,比不上一会儿工夫学到的;我曾经站在岔路口眺望,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不是更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得见;顺着风喊叫,声音并没有更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更加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喝水,却绝对可以渡过江河。君子的人生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假设有外物的帮助罢了。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而致千里”的“致”与“无以至千里”的“至”在意思上有什么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把握观点及说理方法
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思路一般为:是什么(提出观点),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办(解决问题)。通读全文,概括本文思路及其内容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 说理的方法 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二)探究说理方法
5.“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试从喻体的选用、喻体的种类、喻体与论点的位置及关系、喻体与句式的结合等角度说明其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质疑思辨
6.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说法谁对谁错?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今存《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
(2)作者延读
寂寞荀子(节选)
王善鹏
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
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词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 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政府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苍山县革委会另立保护标志碑一座。
我想起了荀子的另一篇文章,“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我定眼看看兰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无言以对。(有删改)
点评 荀子是寂寞的。所谓“高处不胜寒”,荀子的“高”在于其思想,在于其才学。荀子在“同行”中,比不得孔子、孟子;在“同乡”中,比不得一个后生王思玷;在长眠地里,却叫一个外乡人李白抢了风头。但寂寞也不无好处。他没有崇拜者,于是也就没有被狂热的崇拜者变为商品,他只是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很安静地思考着,不必担心哪一天被人们从坟墓里拖出来与孔方兄“喜结连理”。
2.背景展示
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
3.名家点评
(1)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间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现代文艺理论家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2)《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张耀辉、付德岷《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
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劝 劝学 古义:劝勉,鼓励。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金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斧等。 今义:黄金。
博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爪牙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
用心 用心一也 古义:两个词,因为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
2.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横渡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动词,停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 副词,极
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非常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动词,借助,利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动词,借,借给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动词,假装
3.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于蓝青”。
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者,……也”表判断。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之”为标志,正常语序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停止;从;比;合乎;木匠用的墨线;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弯曲的弧度;即使;同“又”;晒干;直;这样;指金属制的刀斧;等;接近,靠近;磨刀石;广泛地学习;检验;省察;相当于“于”;同“智”,见识;踮起脚后跟;速宏大;清楚;借助,利用;善于奔走;到达;用作动词,游水;横渡;同“性”,资质、禀赋;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兼词,相当于“于此”;非凡的智慧;获得;跨出一脚;跨两;没有
用来……的;一天的行程;舍弃;刻,雕刻;地下的泉水因为;心思;腿;蟹钳;藏身;浮躁,不专心;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2.(1)答案 第二个“青”字和“寒”字,强调程度加深。
答案 “致”,转折句,强调结果。
答案 “积”字,反复出现,强调“积”的重要性。
答案 “一”字,突出原因。
(2)答案 前轻后重,前面是比喻,后面是观点句。
答案 前重后轻,前面为观点,后面为比喻。
答案 前轻后重,前面为反例,后面是“劝学”的正面例子。
3.答案 特点:都是形声字。
分类:①左形右声:、砺、跂、楫、跬、鳝。②右形左声:彰。③下形上声:驽、螯。
解析 根据形旁记字义,根据声旁记字音。
4.答案 “参”字有两种解释:其一为“验”;其二为“三”,即多次。两者皆有道理,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具体略。
5.答案 (1)存在曲解字义现象,如“跂”“彰”“水”“绝”“假”;不明通假,如“生”;不够雅致,如“我曾经一天到晚地胡思乱想钻牛角尖”等。
(2)根据“汉字六书”、词性判断字义,借助上下文语意推敲,力求字字落实、符合文风特点等。
6.答案 两字似乎都可以理解为“到达”,但在“到达”的方式上有区别。“致”是借助外物使它到达。“至”是靠自身积累而到达,无需“假物”。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把握观点及说理方法
1.答案 第1段: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
第2、3段:从为什么要“学”的角度展开论述——学习可以使人智慧明达,行无过失,成为“君子”。
第4段:从怎么“学”角度,分析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重在积累,贵在坚持,成在专心。
2.答案 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习,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3.答案 第3段论证的是学习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①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有时学习比思考更重要;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
4.答案 
形象化的表述 说理的方法 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比喻论证(正面) 学习重在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比喻论证(反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比喻、对比论证 学习贵在坚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比喻、对比论证 学习成在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二)探究说理方法
5.答案 (1)喻体的选用:来自生活,非常鲜活,如“木头”“车轮”“登山”等。
(2)喻体的种类:①正反设喻,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与“不积跬步”“不积小流”;②博喻,为论证学习贵在坚持,先后用了“骐骥”“驽马”“朽木”“金石”四组比喻。
(3)喻体与论点的位置:论点在前,喻体在后,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喻体在前,论点在后,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关系:以论带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以喻代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在句式上使用排偶句。有的使用排比句式,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使用对偶句,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论是排比句还是对偶句,都用短句,间以长句,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结构有致,生气勃勃。
6.答案 (示例)两位儒学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只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而不去学习的做法。“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体验,通过“终日而思”与“须臾之所学”的对比,论述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君子的才德之所以能超过一般人,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推论可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就可以成为有才德的君子。荀子把“所学”和“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