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学案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诵读全文,读出语气。
第1段:
(1)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字改为“岂”字,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下面句中的停顿。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2段:
(1)“呜呼”与“嗟乎”能否交换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如果删去,语气会有怎样的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下面三个句子在语气上的区别。
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
该段朗读时较前面两段语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探究
2.文中出现的“所以”与今天的“所以”是否相同?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文中语句的翻译,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给这位同学提一个关于文言文翻译的针对性建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疑惑的不解,有的是老师的责任,有的却不是的,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见他们的明白。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要到老师那里去(学习),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有各自攻打的方向,像这样罢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词语(概念)辨析
1.请找出文中带“师”的句子,说说“师”字的意思及词性,并深入思考作者所讲的“师”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所讲的“师”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握观点
3.本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第1段论述了哪几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主要是批判,作者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哪三种人?为什么要对准这三种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的论点是什么?以孔子为例,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说理方法
6.第2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它在论证上有两大特点:使用对比,气盛言宜。说说该段用了几组对比,这样对比有何作用。抓住一些标志性语句,看看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质疑思辨
7.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观点值得商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2)作者延读
读韩愈(节选)
梁 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改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为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将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有删改)
点评 本文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高度评价了韩愈在散文方面的贡献,“文起八代之衰”;二是赞扬了韩愈为官做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韩愈身上得到了完美统一。
2.背景展示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第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名家点评
(1)前起后收,中排三节,皆以轻重相形。初以圣与愚相形,圣且从师,况愚乎?次以子与身相似,子且择师,况身乎?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相形,巫、乐、百工且从师,况士大夫乎?公之提诲后学,亦可谓深切著明矣。而文法则自然而成者也。
——南宋学者黄震《黄氏日抄》
(2)此文如常山蛇势,救首救尾,段段有力,学者宜熟读。——南宋文学家洪迈
(3)此篇有诗人讽喻法,读之自知师道不可废。——元代程端礼《昌黎文式》
(4)其行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
——清代学者林云铭
知识积累
一、字词句知识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从而 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跟随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众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小学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不必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文 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2.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道 吾师道也 名词,真理,这里指儒家之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名词,道理
道相似也 名词,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 名词,风尚,指从师之道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3.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代词,相当于“之”,指童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人称代词,他们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人称代词,他(他们)的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其可怪也欤 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
之 择师而教之 人称代词,指“子”
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那些
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标志
士大夫之族 指示代词,这,这些
古之圣人 结构助词,的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吾从而师之 人称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示代词,这些
4.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固定句式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乎”译为“大概……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其……”译为“不是……吗”。
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二、文化常识
1.说
“说”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2.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
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1.第1段:
(1) 答案 不好。“岂”字只是简单的反问,不如“孰”字,有照应下文“古之圣人”的作用,强调无人例外。
(2)答案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2段:
(1)答案 这两个叹词有时区分并不严格,但在本段中则有明显区别,不能交换位置。“嗟乎”表慨叹,“呜呼”表悲叹。读时应注意这两种语气。
(2)答案 删去之后,慨叹之意不足。
(3)答案 第①句以推测语气表肯定,颇有风韵;第②句语意虽肯定,但加了“也”,语气和缓,令人深思;第③句是极重的感叹语气,“其可怪也”极言上面现象的反常,再加“欤”更有发人深思之意。三个句子层层递进,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
第3段:
答案 前面两段语气富有变化,该段语气较为单一,即只有肯定、明确的语气。该段几乎运用一个语气词,且谈的是圣人从师之事,语意明确,语气果断。
(二)重点探究
2.答案 文中的“所以”不同于今天的“所以”。文中的“所以”是个固定虚词,一般情况下有两个义项:一是“用来……的”,表凭借、工具、方法;二是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而今天的“所以”是个连词,表示因果关系。“所以”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理解时需格外留心。
3.答案 (1)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知识向老师学习,有的知识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2)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建议:多读原文和译文,想一想,每一个字的翻译都“落实”了吗?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词语(概念)辨析
1.答案 “师”在本文中主要有名词与动词两种。作名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老师,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师”;二是擅长某种特长的人,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师”。作动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如“吾从而师之”中的“师”;二是用作动词,意为“学习”,如“吾师道也”中的“师”。
2.答案 韩愈所讲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因为作者在课文第2段中明确提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显然,作者认为教小孩读书和断句的老师不是他所讲的“师”,他所讲的“师”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道”即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难问题。韩愈所讲的“师”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由此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谁能成为这样的“师”?从文中可知应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因为如此,为师者便可以突破地位、年龄的界限。
3.答案 该段论述了三层意思:一是“师”之责,二是从师的必要性,三是从师的标准。(该答案仅供参考,因为对该段理解学界观点不一)
4.答案 第一种是“众人”,第二种是“家长”,第三种是“士大夫之族”。原因在于这三种人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即耻师。
5.答案 论点:圣人无常师。好处:以孔子为例,有言有行,十分典型,以一当十。试想,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尚且从师学习、广泛学习,何况其他人呢?
6.答案 (1)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
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
(2)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3)在本段中作者的情感是渐次强烈起来的。首先在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后,作者说“其皆出于此乎”,只是一种推测语气。而在对家长两种行为比较后,用“惑矣”有所感叹;又在对“童子之师”与作者所说的“师”作了区别后,再用“吾未见其明也”的肯定语气,情绪有所加强。在把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后,则用了“其可怪也欤”这样的反问语气,使得情绪更为激烈。这段体现了作者文势汹涌的风格特点,真是“韩文如潮”,一潮高过一潮,一潮急过一潮。
7.答案 (1)《师说》中所体现的进步思想至少有三点: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
(2)在对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态度上,虽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但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句意看,对前者存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