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测试
一、单选题
1.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乙炔中键数为、键数为
C.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
D.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键数为
2.下列与氢键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形成氢键A—H…B—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C.氨水中存在分子间氢键
D.卤化氢中HF沸点较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3.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是电解质
B 白磷(P4)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键的键角是
C 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甲烷分子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D HF的沸点高于HCl 的键长比的键长短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2倍
B.N—O键的键长比C—O键的键长长
C.1个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D.中4个N—H键的键能不同
5.铁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已知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
B.配离子为[Fe(NO)(H2O)5]2+,配位数为5
C.如图所示γ-Fe 的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4
D.基态Fe2+中,未成对电子数目为4
6.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BF3 B.H2O C.SO2 D.NH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不含阴阳离子,只有溶液中才有阴阳离子
B.分子的立体构型:三角锥形
C.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p、q分别是元素W、Z的气体单质。r溶液是实验室中常见试剂,常温下0.1mol·L-1r溶液的pH为13。工业上制备r和q的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简单离子半径:Z>Y>X
C.W与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X与其他3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真丝和棉花
②乙醇可发生还原反应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酚有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不可能掺入苯酚
④乙醇、乙酸分子结构中均有-OH,与水形成氢键而易溶解于水
⑤2,4,6-三硝基苯酚又叫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
⑥葡萄糖可用作热水瓶胆镀银的还原剂
⑦2002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
⑧高压聚乙烯密度较小,支链多,可以做食品包装袋
A.4项 B.5项 C.6项 D.7项
10.下列各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H2 B.HCl C.CO2 D.Cl2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卤化氢中,的沸点最高,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
C.的沸点比的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而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12.下列关于键和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的电子云图形是轴对称的,键的电子云图形是镜面对称的
B.键是原子轨道“头碰头”式重叠,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式重叠
C.两个p轨道不能形成键,只能形成键
D.H只能形成键,O可以形成键和键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所含质子数为0.9NA
B.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
C.浓盐酸与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18.9g某三肽(相对分子质量为189)中的肽键数目为0.3NA
二、填空题
14.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1)若所得的Fe3+和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该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NH3BH3分子中,N—B化学键称为____键,其电子对由____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3NH3BH3+6H2O=3NH3++9H2,的结构如图所示:;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变为____。
(2)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δ+),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H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与NH3BH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NH3BH3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NH3BH3分子之间,存在____,也称“双氢键”。
16.完成下列问题。
(1)3-氯-2-丁氨酸的结构简式为,1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其中-NH2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
(2)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则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17.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写出氮气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A+、B-、C、D四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都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A++B-C+D,则A的电子式___________。比较C和D的稳定性的强弱∶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①CaBr2;②H2O;③NH4Cl;④H2O2;⑤Na2O2;⑥Ca(OH)2;⑦HClO;⑧I2;⑨He;只含有离子键的是(用序号回答)_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用序号回答)_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用序号回答)___________,常温时为固体,当其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是(用序号回答)___________。
18.光伏材料是指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光伏材料又称太阳能材料,只有半导体材料具有这种功能。可做太阳电池材料的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GaAs、GaAlAs、InP、CdS、CdTe、CulnSe等。
(1)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硅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_______,铜的基态原子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
(2)P、S、Ga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与A1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B(OH)4]-而体现一元弱酸的性质,[B(OH)4]-的结构式为____(标出配位键)。
(4)已知[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结构,[Cu(NH3)4]2+中的2个NH3被Cl-取代,能得到2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5)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很多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火焰颜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阐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19.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储氢材料是开发利用氢能的研究方向,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LiBH4和TiCl4反应制得。基态Cl原子有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最高能级的电子其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形;Ti属于_______区(填“s”或“p”或“d”或“f”)。
(2)结合VSEPR理论模型及杂化轨道理论分析以下问题:
①ZnCO3中,阴离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②S8与热的浓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a2S3,S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其中心原子轨道采取_______杂化。
(3)下列物质中:①白磷②CH2=CH2③BF3④NCl3⑤COS⑥H2S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
20.有以下物质:①NaCl;②Na2O2;③H2O;④N2;⑤C2H4;⑥C2H6;⑦NH4Cl;⑧H2O2;⑨He。请选择合适的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
(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
(3)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4)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5)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和均含3个氧原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数为,A正确;
B.乙炔的结构式为,每个乙炔分子含有3个键、2个键,标准状况下,乙炔即1mol乙炔中键数为3、键数为,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小于,C错误;
D.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形成4个键,二氧化硅晶体即1mol二氧化硅中含有键数为,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氢键具有方向性,形成氢键的三个原子不总在一条直线上,如HF中的氢键为锯齿折线,A错误;
B.邻羟基苯甲醛会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B正确;
C.氨水中存在水分子间的氢键、氨分子间的氢键,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C正确;
D.F的电负性较强,所以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C
【详解】A.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二氧化硫和水形成的亚硫酸电离的结果,不是二氧化硫自身电离,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白磷分子中键的键角是,故B错误;
C.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甲烷分子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果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故C正确;
D.HF的沸点高于HCl,因为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在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键能不是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而是介于单键键能和2倍单键键能之间,A错误;
B.N原子半径比C的小,N—O键的键长比C—O键的键长短,B错误;
C.氮气分子中含有三键,则1个分子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正确;
D.中4个N—H键的键能相同,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该配合物的阴离子为SO,SO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该离子为正四面体形,故A错误;
B.[Fe(NO)(H2O)5]2+中NO、H2O的个数之和为Fe2+的配位数,所以该配离子中配位数是6,故B错误;
C.根据图知,该晶胞中Fe原子的配位数==12,故C错误;
D.Fe变成Fe2+时,首先失去4s轨道上的电子,Fe2+的价电子排布3d6,基态Fe2+未成对的电子数为4,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故A符合题意;
B.H2O中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NH3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是A。
7.D
【详解】A.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溶于水时发生电离,故A错误;
B.根据价电子互斥原理,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中心原子采用杂化,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
C.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强碱反应,如CO,故C错误;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正相关,即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高,F、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常温下0.1mol L-1r溶液的pH为13,应为强碱,则r为NaOH;且由m、n电解生成,应为电解饱和食盐水,则p、q为氢气、氯气,由此可知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且p为H2,q为Cl2。
【详解】A.H2和O2均是共价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因此单质的沸点:WB.Z为Cl,X为O,Y为Na,Cl-离子有三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氧离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X>Y,故B错误;
C.H与Na形成的化合物NaH为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X为O元素,O与H、Na、Cl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如H2O、H2O2,Na2O、Na2O2,ClO2、Cl2O7,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①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丝是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是纤维素,没有这种味道,①正确;
②乙醇可与强氧化剂反应,故可发生氧化反应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色,②错误;
③苯酚能杀菌消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可掺入苯酚,③错误;
④羟基可以和和水形成分子间强碱,故乙醇、乙酸分子结构中均有-OH,与水形成氢键而易溶解于水,④正确;
⑤2,4,6-三硝基苯酚又叫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⑤正确;
⑥葡萄糖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可用作热水瓶胆镀银的还原剂,⑥正确;
⑦2001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⑦错误;
⑧高压聚乙烯密度较小,支链多,比较柔软,可以做食品包装袋,⑧正确;
正确的是:①④⑤⑥⑧
故选B。
10.B
【详解】H2、CO2、Cl2都为非极性分子,水为极性分子,HCl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HCl在水中溶解度最大,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C
【详解】A.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相对较高,A正确;
B.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沸点较高,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B正确;
C.分子中的O与周围两个分子中的H原子形成两个氢键,而分子中的F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氢键越多,沸点越高,以沸点高,C错误;
D.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答案选C。
12.C
【详解】A.σ键的电子云图形以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图形不变,为轴对称,π键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为镜面对称,A正确;
B.σ键电子云重叠程度较大,以头碰头方式重叠,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较小,以肩并肩方式重叠,B正确;
C.两个p轨道可以以头碰头方式形成σ键,也可以以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C错误;
D.H原子只有1个电子,位于1s轨道上,电子云形状为球形,和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只能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即只能形成σ键,O原子p轨道上的价电子,可以以头碰头方式形成σ键,也可以以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D正确;
故答案选C。
13.A
【详解】A.重水分子的质子数为10,则1.8g重水中所含质子数为×10×NAmol—1=0.9NA,故A正确;
B.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L乙炔分子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σ键数目,故B错误;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气,稀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不反应,则40mL10mol/L浓盐酸与8.7g二氧化锰不可能完全反应反应,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电子数目,故C错误;
D.三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目为2,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89的三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目为×2×NAmol—1=2NA,故D错误;
故选A。
14. [Fe(SCN)]2+ FeCl3+5KSCN===K2[Fe(SCN)5]+3KCl
【分析】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2+阳离子,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5]2-。
【详解】(1)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2+阳离子,故答案为[Fe(SCN)]2+;
(2)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5]2-,故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K2[Fe(SCN)5]与KCl,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FeCl3+5KSCN=K2[Fe(SCN)5]+3KCl,故答案为FeCl3+5KSCN=K2[Fe(SCN)5]+3KCl。
【点睛】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确定离子符号是解答关键。
15. 配位 N sp3 sp2 N>H>B CH3CH3 低 Hδ+与Hδ 的静电引力
【详解】(1)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与3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后,其价层电子对只有3对,还有一个空轨道;在NH3中,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故在NH3BH3分子中,N—B键为配位键,其电子对由N原子提供。NH3BH3分子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其杂化方式为sp3.NH3B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氢气和B3O63-,由图中信息可知,B3O63-中每个B原子只形成3个σ键,其中的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因此,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sp3变为sp2。
(2) 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说明N的电负性大于H;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说明H的电负性大于B,因此3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B.NH3BH3分子中有8个原子,其价电子总数为14,N和B的价电子数的平均值为4,依据等量代换的原则,可以找到其等电子体为CH3CH3.由于NH3BH3分子属于极性分子,而CH3CH3属于非极性分子,两者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是极性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CH3CH3熔点比NH3BH3低。NH3BH3分子间存在“双氢键”,类比氢键的形成原理,说明其分子间存在Hδ+与Hδ-的静电引力。
16.(1) 2 sp3
(2)7
【解析】(1)
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3-氯-2-丁氨酸的结构简式为,标“*”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1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其中中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杂化。
(2)
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青蒿素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标识如图:,共7个。
17. H2O>NH3 ① ③⑤⑥ ④ ⑧
【详解】(1)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氮气分子的结构式为;
(2) A+、B-、C、D四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都分别含10个电子,且有A++B-C+D,则A为铵根离子,B为氢氧根离子,C为水,D为氨气,铵根离子含有四个N-H键,即N与H共用4对电子,所以电子式为,N、O位于第二周期,O的非金属性强,所以比氨气稳定,即稳定性H2O>NH3;
(3)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
(4)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废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常温时为固体,当其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说明该物质是分子晶体;故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①;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③⑤⑥,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④,常温时为固体,当其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是⑧。
18.(1) 第四周期第VIA族 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 4p
(2)S>P>Ga
(3)
(4)平面正方形
(5)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再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时,能量以特定波长光的形式放出,因而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详解】(1)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VIA族,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A族,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G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族,故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4p,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B族,其基态原子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2)P、S、Ga分别位于第三、三、四周期,故Ga的电负性最小,而S位于P的右边,故S的电负性大于S,即它们的电负性强弱顺序为S>P>Ga
(3)[B(OH)4]—中B为+3价,与三个-OH形成共价键,再与第四个-OH形成配位键,即其结构式为
(4)[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结构,且被二元取代之后有两种结构,即该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而不是正四面体。
(5)焰色反应的原理是: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再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时,能量以特定波长光的形式放出,因而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19.(1) 9 哑铃 d
(2) 平面三角形 sp2 V形 sp3
(3)②③
【详解】(1)Cl是17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p63s23p5,处于同一轨道的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相同,氯原子的核外有电子填充的轨道为9个,则核外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最高能级为p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Ti元素属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VB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区元素。
(2)CO的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无孤电子对,故为平面三角形,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单质硫与热的NaOH浓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a2S3,S属于多硫链的一种,中间S的价层电子对数=2=4,孤电子对数为2,空间构型为V形;中心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3)①白磷只含P-P之间的非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不合题意;
②CH2=CH2中含有C-H极性键和C-C非极性键,为平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符合题意;
③BF3含有B-F之间的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符合题意;
④NCl3含有N-Cl之间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不合题意;
⑤COS含有C-O和C-S之间的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不合题意;
⑥H2S只含H-S之间的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②③符合题意。
20.(1)①
(2)②⑦
(3)③
(4)④
(5)⑤⑥⑧
【分析】①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②Na2O2由钠离子和过氧离子以离子键结合,过氧离子的两个O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
③H2O中H和O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
④N2中N和N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
⑤C2H4中C和C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C和H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
⑥C2H6中C和C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C和H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
⑦NH4Cl中铵根和氯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铵根离子内部N和H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
⑧H2O2中H和O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两个O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
⑨He是单原子分子,不含离子键也不含共价键。
(1)
由分析可知,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①;
(2)
由分析可知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②⑦;
(3)
由分析可知只含有极性键的是③
(4)
由分析可知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④;
(5)
由分析可知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⑤⑥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