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强化基础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强化基础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3 21: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强化基础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Mg、27 g Al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
B.质量分别为1 g的氧气和臭氧中,所含电子数相同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含有的极性键的数目为2NA
D.6.4 g铜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2.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Cl2
C.NaH D.HF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玻璃浸渍过的棉麻布不容易点燃,常以此法处理电影银幕
B.人造棉、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在燃煤中添加石膏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4.用NaCN溶液浸取矿粉中金的反应为4Au+2H2O+8NaCN+O2=4Na[Au(CN)2]+4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B.NaCN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1mol[Au(CN)2]-中含有2molσ键 D.NaOH的电子式为
5.下列表达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A.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B.甲酸乙酯的键线式:
C.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D.中的碳原子均为杂化
6.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A.平面四边形 B.正四面体形
C.四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7.X、Y、Z、W、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核电荷数等于X、Y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W与X同主族且其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6种,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水溶液发生反应,YX3气体分子的Y原子采用sp3杂化,Q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不能形成具有18电子的分子
B.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Q>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Q
D.和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8.实现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石墨和氯化钠分别受热熔化 B.冰的融化和水的分解
C.NaCl和HCl溶于水 D.干冰和碘的升华
9.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B.氢键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Cl>HBr>HI>HF
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角是105
10.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a和b,其结构式为a:,b:。实验测得a和b具有不同的特性,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则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属于同一种物质 B.a和b的分子式不同
C.a和b的空间结构是四面体形 D.a和b的空间结构是平面四边形
11.中国科学家首次用CO2高效合成乙酸,这项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CO2 +4H2 CH3COOH +2H2O
B.LiI和Rh*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步骤3反应中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所有步骤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2.三元催化器是汽车排气系统中重要的净化装置,可同时将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2分子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B.CO2的电子式为
C.H2O是非极性分子 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C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g (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2
B.30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
C.1.2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4
D.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的和0.5mol ,充分反应后可得到的分子数目为
1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H3O+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15.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可用符号表示为σs-s,p轨道与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可用符号表示为σp-p,请你指出下列分子中含有σs-sp2键的是
A.N2 B.C2H4 C.C2H2 D.HCl
二、填空题
1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
(1)0.5molCO2的质量为____,其中含有____个CO2分子,共有____个原子。
(2)质量都是100g的H2S、CH4、CO2、N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____,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
(3)在____mL0.1mol/LNaOH溶液中含0.4g溶质;配制100mL0.1mol/L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____g。
(4)下列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Na2O2 B.H2O2 C.NH4Cl D.CH3COONa E.NaHCO3
(5)标准状况时HF为液态,而标准状况时HCl、HBr、HI为气态,主要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___。
17.有下列微粒: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呈正四面体形的是___________。
(2)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的是___________,为的是___________,为sp的是___________,
(3)含有π键的是___________。
(4)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18.已知运送卫星的火箭所需燃料除液态过氧化氢外,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其中N原子采取_____杂化方式,该分子是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若该物质与液态过氧化氢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
19.铬、铜、硼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短周期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某平面正六边形分子由A、B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比为1:1,一个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σ键。
(2)元素铬化合物(CrO2Cl2)在有机合成中可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
①铬同周期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副族元素有________种。
②在a:苯 b:CH3OH c:HCHO d:CS2 e:CCl4五种有机溶剂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填字母),CS2分子的键角是________。
(3)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m= ________(填数字)。
20.(1)有下列四组混合物,请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填字母)
A.过滤 B.蒸发 C.分液 D.萃取 E.蒸馏 F.升华
①氯化钠溶液提取氯化钠晶体______。
②乙醚和苯的混合物______。(乙醚和苯沸点分别为34.6℃,80.1℃)
③水和溴苯的混合物______。
④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______。
(2)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
①O2 ②H2 ③NH4NO3 ④K2O2 ⑤Ba(OH)2 ⑥CH4 ⑦CO2 ⑧NaF ⑨NH3 ⑩I2
(3)X、Y为前20号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且X原子半径大于Y原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若XY2为共价化合物,且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XY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
21.将几种物质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填入下表:
蔗糖 磷酸 碘 苯
水 ____ ____ ____ ____
四氯化碳 ____ ____ ____ ____
22.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是由______键形成的化合物。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种盐。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23.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气体和BN,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CaF2和H2SO4制备BF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与BF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一种)。
24.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_。
(2)比较酸性:H2SeO4_______H2SeO3(填“>”、“<”或“=”)。
(3)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离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
(4)H2Se、H2S、H2O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5)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是_______。
25.SiCl4是生产高纯硅的前驱体,其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SiCl4可发生水解反应,机理如下:
含s、p、d轨道的杂化类型有:①dsp2、②sp3d、③sp3d2,中间体SiCl4(H2O)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填标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24 g M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电子2mol,27 g Al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电子3mol,A错误;
B. 氧气和臭氧均为氧元素的不同单质,质量分别为1 g的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所含电子数自然也相同,B正确;
C. 标准状况下,H2O2为液态,则22.4 L H2O2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mol,则含有的极性键的数目远大于2NA,C错误;
D.铜与足量稀盐酸不反应,不转移电子数目,D错误;
答案选B。
2.D
【详解】A.H2中的σ键由两个原子的1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错误;
B.Cl2中的σ键由两个原子的3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错误;
C.NaH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价键,错误;
D.HF中的σ键由氢原子的1s轨道和氟原子的2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正确。
3.D
【详解】A.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硅酸钠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电影银幕用水玻璃浸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火,故A正确;
B.人造棉、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故B正确;
C.氢键对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生理活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故C正确;
D.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燃煤中添加石膏不能减少SO2的排放,不能达到减少酸雨的目的,故D错误。
答案选D。
4.B
【详解】A.H2O的空间结构为V形,A错误;
B.NaCN中Na+与CN-间形成离子键,CN-中C和N之间形成共价键,B正确;
C.[Au(CN)2]-中CN-内含有1个σ键,Au与CN-间形成配位键也是σ键,故1mol[Au(CN)2]-中含有4molσ键,C错误;
D.NaOH的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A错误;
B.甲酸乙酯结构简式是HCOOCH2CH3,其键线式表示为 ,B错误;
C.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正确,C正确;
D.该有机物中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CH3中的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立体构型应该为正四面体形,例如甲烷、四氯化碳等。
故选B。
7.B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X、Y、Z、W、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与X同主族且其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6种,则W核外有6根原子轨道,则W为Na或者Mg,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水溶液发生反应,故Y为N,YX3气体分子的Y原子采用sp3杂化即NH3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则X为H,W为Na,Z的核电荷数等于X、Y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则Z为O,Q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故Q为C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H,Y为N,则N2H4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即X与Y能形成具有18电子的分子,A错误;
B.由分析可知,Z为O,W为Na,Q为Cl,则Cl-具有3个电子层,Na+和O2-均只具有两个电子层,且Na的核电荷数大于O,故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Cl->O2->Na+即Q>Z>W,B正确;
C.由分析可知,Y为N,Q为Cl,且Cl的电负性比N的大,元素电负性越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NO3即Y<Q,C错误;
D.由分析可知,X为H、Z为O、W为Na,故即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即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则二者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8.D
【详解】A.石墨是混合型晶体,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不同,A错误;
B.冰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水分解是化学变化,破坏共价键,B错误;
C.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氯化钠溶解破坏离子键,C错误;
D.碘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D正确,
答案选D。
9.A
【详解】A.冰中分子排列有序,氢键数目增多,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上是氢键的原因,故A正确;
B.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B错误;
C.卤素的氢化物均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卤素的氢化物中只有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HF>HI>HBr>HCl,故C错误;
D.键角是共价键的参数,氢键不是共价键,是分子间作用力,所以键角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0.D
【分析】a与b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a和b一定不是同一种物质,性质不同说明结构不同,而a与b分子式是相同的,所以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a、b分子式相同,具有不同的特性,说明结构不同,属于不同物质,故A错误;
B.a、b分子式完全相同,故B错误;
C.a和b的空间结构若是四面体形,两个氯原子不存在相邻和相间之分,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a和b的空间结构若是平面四边形,两个氯原子存在相邻和相间之分,与题意相符,D正确;
答案为D。
11.B
【详解】A.根据图示,CH3OH、CO2、H2反应生成CH3COOH和H2O,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LiI在步骤1中作反应物、步骤5作生成物,所以LiI是该反应是催化剂,Rh*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
C.步骤3中有C=O的断裂、C-Rh键的断裂,有C-C键的形成、O-Rh键的形成,所以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故C错误;
D.步骤5中,HI和LiOH为反应物,H2O和LiI为生成物,可表示为HI+LiOH═H2O+LiI,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N2分子中2个N原子通过三个共价键结合,结构式是N≡N,在这三个共价键中,其中有1个是σ键,2个是π键,A正确;
B.CO2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各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B正确;
C.H2O分子中中心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4,O原子采用sp3杂化,O原子上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H2O分子是V形分子,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因此H2O是极性分子,C错误;
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是6+8=14,根据在原子表示中,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可知该原子可表示为: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3.B
【详解】A.32g 物质的量为,由的分子结构:可知,1mol含有8mol共价键,所以32g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故A错误;
B.由于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σ键,30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0.5mol二氧化硅中含有的σ键为2NA,故B正确;
C.石墨与金刚石结构不同,相同物质的量碳碳碳键数目不同,只知道混合物总质量无法计算碳碳键数目,故C错误;
D.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1.5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得到NH3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4.B
【详解】H2S中心原子S有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V形;H3O+中心原子为O,中心原子有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1,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正确;
答案选B。
15.B
【详解】A.N2存在σp-p和π键,A项错误;
B.C2H4中,C原子为sp2杂化,存在σs-sp2键,B项正确;
C.C2H2中,中心C原子发生sp杂化,形成σs-sp键,C项错误;
D.HCl中只存在σs-p键,D项错误;
答案选B。
16. 22 g 0.5NA 1.5NA CO2 CH4 CH4 100 2.5 D 氢键
【详解】(1)0.5molCO2的质量为,其中含有CO2分子的个数为,1个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则0.5molCO2共有;
(2)质量都是100g的H2S、CH4、CO2、N2四种气体中,H2S的物质的量为,CH4的物质的量为,CO2的物质的量为,N2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公式可知,n越大,N越大,则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CO2;质量都是100g的H2S、CH4、CO2、N2四种气体中,H2S含有的原子数目为,CH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C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则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CH4;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则体积最大的是CH4;
(3)NaOH溶液中溶质是NaOH,0.4g NaOH的物质的量为,则溶液体积为;100mL0.1mol/LCuSO4溶液中, CuSO4的物质的量为,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g/mol,则需要CuSO4·5H2O的质量为;
(4) A.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A项不选;
B.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不选;
C.NH4Cl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项不选;
D.CH3COONa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D项选;
E.NaHCO3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E项不选;
答案选D;
(5)F的电负性较大,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标准状况时HF为液态,而标准状况时HCl、HBr、HI为气态。
17. ①⑤⑦ ①④⑤⑦⑧ ②⑥ ③ ②③ ④⑧
【详解】、、、、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为杂化,其空间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V形。、的中心原子为杂化,其空间结构分别为平面三角形、平面形。的中心原子为sp杂化,其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双键和三键中存在π键,综上所述,(1)答案为:①⑤⑦; (2)答案为:①④⑤⑦⑧;②⑥;③;(3)答案为:②③;(4)答案为:④⑧。
18.(1) sp3 极性
(2) N2H4和H2O2 N2 H2O
【详解】(1)由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其分子式为N2H4,它的结构可看作是NH3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后所得,分子的结构式为,分子中的键全部是单键,故N原子的杂化方式与NH3分子中的N原子杂化方式相同,也是sp3杂化,该分子为极性分子。(2)两者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无毒又不污染环境,故得到的是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两种反应物中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在生成物H2O中只含有极性键,N2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19.(1)12
(2) 8 be 180°
(3) sp2、sp3 2
【详解】(1)A、B两种短周期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H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为C元素,该分子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比为1:1的平面正六边形分子为C6H6,分子中6个碳原子的电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6个碳碳σ键,又各以1个sp2杂化轨道分别跟氢原子的1s轨道进行重叠,形成6个σ键,共12个σ键;
(2)①铬是24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同周期最外层排2个电子的元素有Sc、Ti、V、Mn、Fe、Co、Ni、Zn,均属于副族元素,因此共8种;
②a:C6H6的6个C之间形成大π键,为平面结构,所以C原子为sp2杂化;
b:CH3OH中C形成的化学键均为单键,所以C原子为sp3杂化;
c:甲醛的C和O之间为双键,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d:CS2分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2+×(4-2×2)=2,,所以C原子为sp杂化;
e:CCl4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4,所以C原子为sp3杂化;
综上所述,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be;
CS2中碳原子为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分子的键角是180°;
(3)1,3,5,6代表氧原子,2,4代表B原子,2号B形成3个键,则B原子为sp2杂化,4号B形成4个键,则B原子为sp3杂化;B一般是形成3个键,4号B形成4个键,其中1个键是配位键,配位键存在4号与5号之间;观察模型,可知Xm-是(H4B4O9)m-,依据化合价H为+1,B为+3,O为-2,可得m=2。
20. B E C F ⑥⑦⑨ ④ ③⑤ S=C=S
【分析】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X2+核外有18个电子,Y-有10个电子,则X为Ca,Y为F;若XY2为共价化合物,平均电子数约为13,则X为IVA族元素,为C;Y为VIA元素,为S。
【详解】(1)①蒸发氯化钠溶液即可得到氯化钠晶体,操作为蒸发;
②乙醚和苯的沸点不同,则分离两种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
③水和溴苯为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进行分离;
④碘加热易升华,而氯化钠加热不分解、不升华,可用升华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
(2)①O2只含有O=O,非极性共价键;
②H2只含有H-H非极性共价键;
③NH4NO3含有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
④K2O2含有钾离子与过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又含有O-O非极性共价键;
⑤Ba(OH)2含有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又含有O-H极性共价键;
⑥CH4只含有C-H极性共价键;
⑦CO2只含有C=O极性共价键;
⑧NaF只含有钠离子与氟离子间的离子键;
⑨NH3只含有N-H极性共价键;
⑩I2只含有I-I非极性共价键;
综上所述,只含有极性键的是⑥⑦⑨;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④;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③⑤;
(3)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X2+核外有18个电子,Y-有10个电子,则X为Ca,Y为F,CaF2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若XY2为共价化合物,平均电子数约为13,则X为IVA族元素,为C;Y为VIA元素,为S,该物质为CS2,结构式为S=C=S。
21. 易溶 易溶 难溶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详解】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判断,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蔗糖、磷酸、水是极性分子,而碘、苯、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 所以答案为易溶、易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易溶、易溶。
22. 离子键 2 复分解
【详解】试题分析:(1)钠和氮分别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所以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2)氮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氨气,则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氢氧化钠。所以氮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应该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共计是2种盐。
(3)氮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Na3N+3H2O=3NaOH+NH3↑,所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化学反应类型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3. 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 120° sp2杂化 正四面体形 CCl4
【详解】(1) B2O3、CaF2和H2SO4反应生成BF3 、CaSO4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
(2)在BF3分子中,B原子价电子对数是,无孤电子对,BF3为平面三角形,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中B原子价电子对数是,无孤电子对,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BF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CCl4等。
24.(1)sp3
(2)>
(3)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形
(4) H2O>H2Se>H2S 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H2Se与H2S结构相似,H2Se相对分子质量比H2S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H2Se比H2S沸点高
(5)H2O中O原子有2对孤对电子,H3O+中O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排斥力较小
【详解】(1)每个S原子含有2个σ键和2个孤电子对,所以每个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则S原子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
(2)H2SeO3和H2SeO4可表示成(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H2SeO4比H2SeO3酸性强,即酸性:H2SeO4> H2SeO3;
(3)气态SeO3分子中Se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离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4)含氢键的物质可使其熔沸点升高,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H2Se与H2S结构相似,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正相关,H2Se相对分子质量比H2S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H2Se比H2S沸点高,则沸点:H2O>H2Se>H2S;
(5)H2O中O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H3O+中O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因为孤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导致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故答案为:H2O中O原子有2对孤对电子,H3O+中O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排斥力较小。
25. sp3 ②
【详解】Si的原子序数为14,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其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单晶硅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SiCl4的中心Si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为sp3杂化;中间体SiCl4(H2O)中Si分别与C1、O形成5个共价键,为sp3d杂化,故答案为:sp3;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