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藏地区
课 题 自然特征与农业(1课时)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 后的调整
情景导入: 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 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 教师提供资料:这是去年7月31日,“蓝猫”同学在海拔大约4800米的地方拍摄的照片,他说:“冷啊,三九天的感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请参考课本P ——P 图文资料 )。 教师:抽学生到前面对照多媒体课件,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请一个学生到前面画图,其他同学补充。 师生根据板书共同小结所学内容。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 屏幕展示探究要求:请各小组组长做好分工,记录员简要记录关键词,最后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要求能对照地图交流,声音洪亮清晰,语速适中。比比看,哪组同学掌握得又快又好! 教师:抽小组代表到前面对照地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藏族的资料,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的一个同学做代表,大家一起展示交流。 教师:出示“青藏地区铁路和公路分布图”,让学生观察 教师: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游人越来越多,促进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挑战。 师生小结: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高寒影响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分析其与其它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青藏地区有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实现去青藏旅游的梦想。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希望将来有一天,同学们能揭开这里更多的奥秘。 要了解青藏地区更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课后在网上搜索视频《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了解青藏,建设青藏,美化青藏。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 出示思考问题: 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 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请结合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探究,为什么此时南方炎炎夏日,而“蓝猫”同学穿着长袖衣衫却还感觉寒冷? 教师: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对哪些方面带来影响? 追问: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有何特点? 问题4:解释地理现象:(1)藏族的 “高原红”。(2)太阳能资源丰富。 追问:青藏地区还有哪些能源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 过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假如你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藏民,在这种高寒的环境下,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生产活动?如果在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为什么? 过渡:高寒的气候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 思考以下问题。 (1)青藏地区以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 (2)铁路名称、起止点。 (3)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要保护好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献计献策。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学生:位置和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学生: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 学生:气候、河流、动植物、农业、生活…… 问题1: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并用笔在图中圈出来。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问题2:(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气候特点?(4)尝试概括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点。 问题3: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并用彩笔描出来。 学生:先对照地图自主探究,如有疑问,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学生能对照地图交流,声音洪亮清晰。学生在课本P85图9.3青藏地区地形图上圈出主要的山脉时,一个学生自愿到前面大屏幕上演示。其他同学补充。描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时,也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描,其他同学在课本P 图9.3上描,并补充。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 图文资料)。 问题5: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问题6: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牦牛能适应高原什么样的独特环境?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问题7:“蓝猫”同学在旅游中发现,青藏地区的藏民分别选择在下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请你帮他分析原因。这与西北地区有何不同? 问题8: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这些作物有什么特点? 问题9:案例分析: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学生:先自主探究,把疑惑之处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到讲台前利用多媒体展示交流藏族的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高寒的气候还影响藏族居民的生活(服饰、主食、民居等)。 学生读图思考问题。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点 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媒体呈现方案
PPT课件
教学反思:
课 题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课时)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八
教学目标 1.查阅地图,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结合景观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涵义。 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教学重点 “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 后的调整
【导入新课】──印象三江源 播放歌曲《故乡的三江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吉祥的山沟里/吉祥的山沟里/神鸟布谷在歌唱/雄伟的山顶上/金色的太阳升起/故乡三江源头/故乡三江源头/生活幸福美满…… 【新课学习】 (一)走进三江源──位置范围 1.情景创设:展示图片“高寒地貌、高原湿地、高原生态”, 2.我们去哪里? 3.师生总结:对积极读图、析图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承转: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发现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湖泊星罗、沼泽密布,给人一种水乡泽国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品味雪国水,透视三江源。 (二)透视三江源──“中华水塔” 1.阶梯位置:展示地形图 2.形象类比: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高峻的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 3.数说美称: 4.梳理结论:关键词整理──储水池、输水管道。应知道指的是什么地理事物。 (三)探秘三江源──追根溯源 2.探寻过程:合作探究,分别说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3.揭秘水“源”:三江源地区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但刚才的分析显示本地区降水不丰富,为什么却成为大河之源呢?水源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分析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 (四)分组活动──大河探源 3.考察长江方案多:本活动是对探源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在测量河流长度时,注意选好起点,用细线重合法化曲为直,借助比例尺量算各支流长度,进而对比长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正本清源澜沧江:通过实例说明河流唯远的原则在实际定源中的运用。 (五)大美三江源 1.通过数字及图片,就海拨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我国重要的涵养水源等问题展开讨论,理解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列举实例,说出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的原因,说出自然和人文原因间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 3.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过程和意义。 1.问题提出:三江源地区为什么会成为许多大河的源头? 学生观察,推测这些图片来源于哪个地区。 (1)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三江源地区,结合地图,你能猜出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吗?有哪“三江”?“源”说明什么问题? (2)结合地图确定三江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描述三江源地区所在的阶梯,猜测这种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1)读数据,说出三江源地区输出水量占各条河流输水总量的比重是多少。通过数据说出“中华水塔”美称的由来。 (2)数据对比,说出三江源地区水源对哪条河流的影响更大?简要分析原因。 (1)结合示意图,描述海拔高→气温低(高寒)→雪山广布→冰库→融化→地势不平→湖泊沼泽较多。 (2)明确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哪里?湖泊和沼泽的功能有哪些? 1.图行天下看源头:提供三江源头水系图,设置问题:散乱的源头水系图上,哪条才是真正的发源地?分组选任务。 2.黄河源头在哪里?确定河流源头的划分原则:河流唯远,综合流域面积和流量。描画两条河流,一是为了定位,二是通过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确定源头。 自主学习:找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说出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理解生态屏障的涵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等生态功能。
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
PPT课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