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阶段练习物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阶段练习物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07: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阶段练习
物理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所示,篮球运动员接传过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双臂迎接篮球,手接触到篮球后,双手迅速后撤将篮球引至胸前。运用你所学的物理规律分析,这样做可以( )
A. 减小手对篮球的冲量 B. 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量
C. 减小篮球对手的作用力 D. 缩短篮球对手的作用时间
2. 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杆光滑,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小球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当小球位于O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在小球从C运动到O的过程中( )
A. 小球的动量不断增大 B. 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 小球的振幅不断减小 D. 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下列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衍射是横波特有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B. 声源靠近听者,听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大于声源的原频率
C. 到两频率相同波源的距离之差为整数个波长的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
D. 固有频率为2Hz的振子在9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为2Hz
4.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如果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
A. 1. 5 B. C. 2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 下列四幅图为光的相关现象,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得到的干涉条纹
B. 乙图是叶片上的水珠特别明亮,是由于水珠将光线汇聚而成
C. 丙图是薄膜干涉的应用,用来检测平面的平整程度
D. 丁图是立体电影原理,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6. 在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中,神舟十号航天员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其中有一实验是航天员挤出的水在空中形成水球。水球蕴涵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球中的水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
B. 1kg 0°C水的内能比1kg 0°C冰的内能大
C. 挤出的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 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做无规则运动,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7. “水流导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直开口透明塑料瓶内装有适量清水,在其底侧开一小孔,水
从小孔流出形成弯曲不散开的水流,用细激光束透过塑料瓶水平射向该小孔,观察到激光束没有完全被限制在水流内传播,下列操作有助于激光束完全被限制在水流内传播的是( )
A. 向瓶内再加适量清水 B. 增大该激光的强度
C. 改用折射率更大的液体 D. 改用频率更低的激光
8.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 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 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 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三、非选择题:共60分,其中9、10为填空题,11、12为实验题,13~15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 (4分)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衡距离)。当乙分子从r轴上处以大小为v的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向甲分子运动时,乙分子所受甲分子的引力__________(选填“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一直增大”),乙分子的分子势能__________(选填“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一直减小”)。
10. (4分)半球形玻璃砖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BC为直径。一束复色光沿AO方向入射,轻BC面折射后分成a、b两束,与OB变的夹角分别为θ、β,则a、b在玻璃砖中传播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当用a、b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__________(选填“a”或“b”)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11. (6分)用如图所示的“碰撞实验器”可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进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点O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质量为的小球a多次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拋射程OP。然后,把质量为的小球a静置于轨道末端的水平部分,再将球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与球碰撞,如此重复多次。
(1)关于该实验不必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
A. 斜槽末端必修保持水平 B. a、b两球的密度必须相等
C. a、b两球的半径必须相等 D. a球每次下落的起点位置必须相同
(2)实验中除了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外,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
A. 测量小球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
B. 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分别找到、碰撞后平均落点的位置M、N
D. 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12. (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n次所用的时间为t。则:
(1)下列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
A. B. C. D.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cm。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B. 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C. 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D.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用K表示)
13. (10分)排球运动是一项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了解排球的某些性能,某同学让排球从距地面高处自由落下,测出该排球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1. 4s,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为。已知排球的质量为m=0. 5kg,不计空气阻力,g取,求:
(1)排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
(2)排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14. (12分)有一列简谐横波的波源在O处,某时刻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振动形式恰好传播到P点,其波形如图所示,取该时刻为t=0时刻。再经过1. 2s,坐标为x=8m的Q点开始起振,求:
(1)质点Q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
(2)该列波的周期T;
(3)从t=0时刻到Q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质点P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
15. (16分)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顺时针转动,质量分别为、的小滑块A、B间夹有少量炸药,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某时刻点燃炸药,爆炸时间极短,爆炸后A的速度瞬间变为零。已知两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檫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g取,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求:
(1)爆炸后瞬间滑块B的速度大小v;
(2)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及爆炸产生的气体对滑块A的冲量大小;
(3)炸药爆炸后滑块B与传送带由于摩檫产生的热量Q。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