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复数,则z的共轭复数( )
A. B. C. D.
2、某学校高二级选择“史政地”“史政生”和“史地生”组合的同学人数分别为240,120和60.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14位同学进行一项调查研究,则“史政生”组合中选出的人数为( )
A.8 B.6 C.4 D.3
3、已知命题p:,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值不能是( )
A.1 B.2 C.3 D.
4、已知两个随机变量X,Y满足,且,则,依次( )
A.,2 B.,1 C.,1 D.,2
5、已知,是平面上的非零向量,则“存在实数,使得”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若曲线C的方程为:,则该曲线( )
A.曲线C关于y轴对称 B.曲线C的顶点坐标为
C.曲线C位于直线的左侧 D.曲线过坐标原点
7、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e是它的一条渐近线斜率的2倍,则e=( )
A. B. C. D.2
8、6名志愿者要到A,B,C三个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每个志愿者只去一个社区,每个社区至少安排1名志愿者,若要2名志愿者去A社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105种 B.144种 C.150种 D.210种
9、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l,且点在抛物线上,则点A到准线l的距离为( )
A.5 B.4 C.3 D.2
10、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及其内部)绕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长为,长为,其中与在平面的同侧,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11、设,为椭圆C:的两个焦点,点P在C上,若,则( )
A.1 B.2 C.4 D.5
12、函数在内存在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已知样本5,6,7,a,b平均数为7,方差为2,则_________.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15、已知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37,则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的系数为____.
16、已知函数是在R上连续的奇函数,其导函数为.当时,,且,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设,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8、在测试中,客观题难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第i题的难度,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现对某校高三年级240名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共5道客观题测试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预估了每道题的难度,如表所示:
题号 1 2 3 4 5
考前预估难度 0.9 0.8 0.7 0.6 0.4
测试后,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答题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题号 1 2 3 4 5
实测答对人数 16 16 14 14 14
(1)根据题中数据,估计这240名学生中第5题的实测答对人数;
(2)从抽样的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记这2名学生中第5题答对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试题的预估难度和实测难度之间会有偏差设为第i题的实测难度,请用和设计一个统计量,并制定一个标准来判断本次测试对难度的预估是否合理.
19、图1是由正方形ABCD,,组成的一个等腰梯形,其中,将、分别沿AB,CD折起使得E与F重合,如图2.
(1)设平面平面,证明:;
(2)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AE长.
2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M为T上一动点,N为圆上一动点,的最小值为.
(1)求T的方程;
(2)直线l交T于A,B两点,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点D与C关于原点O对称,且,求证为定值.
21、已知函数,且对恒成立.
(1)求a值;
(2)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A为曲线上的动点,点B在线段OA的延长线上且满足,点B的轨迹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设点M的极坐标为,求面积的最小值.
23、已知函数.
(1)求解不等式
(2)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复数,
的共轨复数.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层抽样的抽样比为,
故从“史政生”组合120中,抽取的人数时人.
故选:C.
3、答案:D
解析:因为命题p:,为真命题,
所以解得,
结合选项可得实数a的值不能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因为,分别表示与,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所以由可知,,方向相同;
“存在实数,使得”即,共线,包含,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两种情况.
所以,“存在实数,使得”不能推出是“”;
“”可以推出“存在实数,使得”,
所以“存在实数,使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6、答案:C
解析:因,
则,-x代入不等于x代入,所以不关于y轴对称,故A错;
又,得,C正确;
将代入不成立,故D错误;
又,
若,
,
则y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则,
若,
,
则y在上单调递增,
又时,,
故此时,
因此y的顶点只有一个,且为,B错.
故选:C
7、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即,
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故选:C
8、答案:D
解析:先选出2名志愿者安排到A社区,有种方法,
再把剩下的4名志愿者分成两组,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平均分为两组,有种分法,
另一种是1组1人,另一组3人,有种分法,再分配到其他两个社区,
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
故选:D
9、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
所以,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则抛物线的准线l为,
所以点A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
以O为坐标原点,OA为x轴,在底面内过点O作OA的垂线作为y轴,以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则,
又点到平面AOC的距离为1,
作母线,连接BC,则是直角三角形,
则为直线与平面AOC所成的角,
故直线与平面AO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解法一:因为,所以,则,得,所以,故选B.
解法二:因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即,所以,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法一:特殊值检验
①令,则,此时,符合题意,排除A.
②令,则,设,
则,
因为恒成立,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从而,无零点,排除C.
当时,,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故在内存在2个零点,设这2个零点分别为,,则,
不妨设,当或时,;当时,.
因为,所的根为1,,且,
,,,,,,,
所以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同理可得,所以此时在内存在2个零点.
综上所述,,
故选:D.
法二:设,则与的零点相同,
,
设,则,可以得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①当时,,所以时,,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令,,
在递增,所以,所以无零点.
②当时,,因为,所以在内存在零点,符合题意.
③当时,在内存在2个零点,设这2个零点分别为,,则,不妨设,可以得出,当或时,;当时,.
因为,所以的根为1,,且,
,,,,,,,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同理可得,所以此时在内存在2个零点.
综上所述,,
故选:D.
13、答案:72
解析:因为样本5,6,7,a,b的平均数为7,
所以,,
由方差定义可得,
即,
即,
将代入,得.
故答案:72
14、答案:
解析:求导,将代入得斜率为2,
直线为.
故答案为:
15、答案:
解析:由=37,得,
解得n=8(负值舍去),
则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该项的系数为.
故答案为:.
16、答案:1
解析:,
则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的根.
设,
由题意得,
因为的定义域为R,所以为R上连续的奇函数.
易得,
由题知,当x>0时,,则,
即函数为上的增函数,
又因为为R上连续的奇函数,所以为R上的增函数.
由,得,则方程只有一个根,
故函数只有1个零点.
故答案为:1.
17、答案:(1)答案见解析
(2)
解析:(1)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当时,不是单调函数.
(2),,解得,
又
要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只需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即,又在上
.
18、答案:(1)48
(2)
(3)合理
解析:(1)因为20人中答对第5题的人数为4人,因此第5题的实测难度为,
所以估计240人中有人实测答对第5题.
(2)X的可能取值是0,1,2,
;;.
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
(3)将抽样的20名学生中第i题的实测难度,作为240名学生第i题的实测难度.
定义统计量,
其中为第i题的预估难度.
并规定:若,则称本次测试的难度预估合理,否则为不合理.
.
因为,
所以该次测试的难度预估是合理的.
19、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1)因为,平面ABE,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
又平面ECD,平面平面,所以.
(2)因为,,所以,
又,,平面ADE,平面ADE,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ABCD,所以平面平面AED,
过E作于点O,则O是AD的中点,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ADE,
所以平面ABCD,
以O为原点,与AB平行的直线为x轴,OD所在直线为y轴,OE所在直线为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
设平面ABE的法向量为,
则,即,取,,则,
所以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
,,
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
则,即,取,则,,
同理可求得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解得或,
当时,,
可判断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且向量夹角与二面角相等,故舍去,
所以,此时,,
所以.
20、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题得,,当点M,N,F,E四点共线且点M,N在E,F中间时,取得最小值,
最小值为,又,
解得,
所以T的方程为.
(2)当直线l的斜率为0时,显然不适合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不为0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
联立得,
则,,所以,又,
所以,所以,
解得或(舍去),
即,所以,
所以,
又,
所以为定值.
21、答案:(1);(2).
解析:(1)因为,且,
故是函数的极值点,
因为,
所以,
故,
又因当时,,且,
故在上增函数,在上减函数,
故,
故;
(2)因为,则,
设,则,
故在上增函数,在上减函数,
所以,,
因为,
所以,
设,则,
因为,所以,
故函数在上减函数,在上增函数,
所以,
又当x无限增大或无限接近0时,都趋近于0,
故,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2、答案:(1):,:;(2)2.
解析:(1)由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消去参数,可得普通方程为,即,
又由,,代入可得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设点B的极坐标为,点A点的极坐标为,
则,,,,
因为,所以,即,即,
所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由题意,可得,
则,
即,
当,可得的最小值为2.
23、答案:(1)
(2)
解析:(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当时,则,解得;
当时,则,解得;
当时,则,解得,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因为函数图象如下所示:
由函数图象可得,若解集不为空集,只需满足即可,故a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