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下第4课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七下第4课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7 22: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4课
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自主学习1、唐朝时我国生活着的少数民族有 、 、 、 ;他们分别分布在 、 、 、 这些地区;分别是现在 、 、 、 民族的祖先。
2、连线搭配:千寻塔 吐蕃 维吾尔族
大昭寺 南诏 藏族
布达拉宫 回纥 彝族、白族
3、唐朝中期 封靺鞨首领为 ; 中叶 封回纥首领为 ; 封南诏首领为 。
4、唐太宗设立 管理西域,武则天设立 管理西域。
5、唐朝时 把 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时唐朝又把 嫁给吐蕃首领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6、唐朝时实行 的民族政策:① ② ③ ④ ⑤ 。
7、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8、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 、 两科最为重要, 、 、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 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 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9、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多年,直到 才被废除。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重点: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难点: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  
1、认真阅读本节内容,结合图例填写以下表格。唐朝的民族政策 南
诏  
青藏高原色楞格河流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东北地区天山南北藏族维吾尔族满族白族和彝族西迁融入中东及中亚民族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唐玄宗封“怀仁可汗”唐玄宗封“云南王”唐玄宗封“渤海郡王”设安西北庭都护府想一想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同为一家”?唐玄宗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想一想唐朝的民族政策:1、设置行政管辖机构;
2、安置;
3、册封;
4、经济文化交流;
5、和亲。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隋朝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
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
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
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
廷。唐太宗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2、科举制的完善武则天唐玄宗唐太宗 唐太宗重视科举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
者,仅百分之一二。武则天 武则天首创殿试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
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
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唐玄宗 科举促进唐诗的发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面试
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由于,
皇帝的提倡,唐朝的诗歌得以迅速发展,并
成为唐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小结:1、科举制度的诞生:
(1)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成绩选拔人才——正式诞生。
2、科举制度的完善:考试科目较多,设为进士课和明经科。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2)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制度,设立武举。
(3)唐玄宗:诗赋设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影响:
(1)改善用人制度,选拔了许多有才学的人。
(2)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中央集权。
(3)促进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4)延续1300多年,影响深远。
4、科举制度的弊端:考试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考试范围内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限制了考生的学习范围和创造性思维。动脑筋 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叫做“贴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明经考试中的“贴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参与园地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天下有才之士被我收罗了(进入我的政权中来了)。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于加强唐朝的统治。效果评价1、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下列那位皇帝在位期间:( )
A、隋文帝 B、 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①设武举②设进士科③扩充国学④设殿试(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②③
3、将诗赋设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的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
A、进士科、明算科 B、 明经科、明法科
C、秀才科、进士科 D、 进士科、明经科
5、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约:( )
A 、700年 B、 1000年 C、 1300年 D、 1600年BCDDC学习感悟: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谢谢大家!民族中学 左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