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08:47:37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16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6题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分)
1.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它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下列关于量子
理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提出的能量子假说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B.经典电磁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C,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普朗克最先提出了物质波,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2.装修材料中的板材和石材往往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人工核素铯137(Cs),当其浓度超过了
国家规定的浓度值就是不合格材料。已知人工核素铯137的半衰期长达30年,衰变时会辐射
y射线。其衰变方程为Cs→Ba十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方程中的X来自于铯(”Cs)内中子向质子的转化
B.通过高温暴晒,可使板材中的铯(?Cs)尽快衰变殆尽
C,该反应产生的新核Ba与铯(Cs)的比结合能相等
D.衰变时放出的X离子的穿透性比Y射线强
3.如图所示,一细光束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4、b、c三束单色光。关
于这三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单色光 的波长最长
B.单色光a在玻璃中的频率最大
C,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单色光a的最大
D.单色光a从玻璃射向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最小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第1页共6页
4,如图所示,手机支架和手机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支架斜面和支撑杆可以转动来调节角
9.
度,当支撑杆绕A点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支架斜面和支撑杆的夹角不变),手机和支架仍然
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手机
A.支架底板受到桌面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桌面对支架底板的支持力变小
斜面
支撑
C.斜面对手机的摩擦力变大
底板
I
D.斜面对手机的支持力变大
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B=2m,CD=9m,
且该物块通过AB段、BC段和CD段的时间之比为1:2:1,那么BC段的长度为
考证
10.
A B
D.16m
A.6m
B.11m
C.12m

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端拴接一质量为m的物
金、草
体A,初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将另一与A完全相同的物体B轻放在A上,之后两物体在竖
直方向上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最大的形变
量为
题只
B
选错
A
F量子
A
B.2mg
D.Amg
7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
11
(振动刚传到x=0.2m处),此时a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
超过了
动,已知该波的周期为0.4s,a、b、c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质
0.1
0.2
030.405m
会辐射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在t=0.8s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在t=0,2s时,质点c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质点d的起振方向向下
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其中BA
P
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由状态C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减少
D.A→B→C→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
2022一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第2页共6页20222023
()
2
3
4
5
6
7
9
10
C
A
D
B
C
AD
BD
BD
ABC
11.
:(3)①

:(
2
1)(1)BD(2)sin3(3)
sina
12.
:(4)
xn(n=1、2、3、4、5),△x=aT2
2

:(
2)(1)
(2)a=[x十x,-x3-x]f
(3)
(4)
25
100
13.:(1)27℃,
P=9atm,
T1=300K,-3℃,
T2=270K,
P2
P_P2
TT.
(2)
:P,=8.1atm
(2)
(2)V1=1L,
△V,P3=latm
P,V1=P3(V1+160△V)
(3)
:△V=0.05L=50mL
(2)
14.:(1)m
T,
Fcos30°=Tcos0
(1)
Fsin30°+Tsin0=mg
(1
:T=20N
(1
tan0=3
(1
)
0=30
(1
(2)M
Tsin0+Mg=F
(1)
Tcos0=uF
(1
(2)
2022-2023
1
15.:(1)
x1=△t十2
(2)
:x1=44m,
(1)
;△d=d-x1=6m
(1
x2=56m>d,
(1)
(2)
41
X3
X4
:4=49
(1)
a
x3=△1,十。二
(2)
x4=2(△t1十t1)
(2)
x3+9m=x4+15m
(1
:a=12.5m/s2
(1)
16.:(1)
mgxsin=
(2
=4m/s
(1
(2)
,P、Q
VP1、VQ1,
mvs=Mvg-mupI
(1
7m=Ma6+
1
2 mvpl
(1)
P
1
mgx sine=-
2mvp
(1)
1
:vm1=o=2,=2m/sM=3m
(1)
P
a=gsin0=5m/s2
(1
P
:4=2=0.8s
(1
Q
:a2=ug=5m/s2
(1
Q
:t2=a1=0.4s
(1
:43=”=0.2s
2
t4=0.3s
PQ△t=(t2+t3十t4)-t1=0.1s
,Q
D
L=vt+vp1(t+△t)
(1
:t=0.6s
(1
D
:d=vt=0.6m
(1
2022-2023
2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