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4 13: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孟德尔在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中,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雏形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归纳一演绎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科学家应从要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再从这些原理演绎出关于现象的陈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是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B. “若对F1(Dd)测交,则子代显隐性状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
C. 摩尔根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2. 已知小鼠的灰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小鼠毛色的遗传图解,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小鼠的灰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B. 1、2、4、5的基因组成都相同的概率为2/3
C. 若3与4杂交,子代为白色的概率为1/2
D. F1、F2的结果都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3. 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粒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⑥ D. ①⑤
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
B. 受精卵中含有父母双方配子中各一半的DNA
C. 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之一的核DNA
D. 精子的头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会发生复杂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5.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是利用构建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
B.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和艾弗里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都运用了“加法原理”
C.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差速离心技术揭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奥秘
D. 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6. 如图为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制出的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部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各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B.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同一细胞中一定都表达
C. 朱红眼和深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D. 该条染色体是由其上所有基因构成的
7. “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先下过蛋的母鸡后来却变成公鸡,并能和母鸡交配。芦花基因(B)和非芦花基因(b)不在W染色体上。现偶得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与一只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子代中,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
B. 变性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W
C. 染色体组成为WW的鸡不能成活
D. 非芦花鸡的基因型种类比芦花鸡的多
8.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图是核苷酸链的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在DNA或RNA中均有4种
B.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 两种遗传物质在复制时遵循的碱基配对情况有所区别
D.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复制时需要烟草细胞提供模板、能量等
9. 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增殖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和-R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B. -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完成翻译过程
C. 酶1、酶2和酶3都属于RNA聚合酶
D. 该病毒在细胞外可以完成RNA的复制
10. 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现有两株花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柳穿鱼植株A和B,它们体内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甲基化修饰不表达。植株A与植株B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产生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可能阻碍了基因的转录过程
B. 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也可能与相关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有关
C. 植株B的Lcyc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是DNA甲基化水平升高
D. 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会遗传给后代
11. 放疗是一种使用高能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断癌细胞复制以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X射线、γ射线等常用于癌症放疗。放疗过程中损伤的除癌细胞,还有人体正常细胞,故会给人体带来一定副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射线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不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B. 癌变后的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减少
C.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
D. 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己经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唐氏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通过产前诊断检测胎儿是否患病
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成熟红细胞中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 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D. 苯丙酮尿症是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13.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 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 图丁所示变异类型一定会导致等位基因发生交换
D. 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14. 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商种方案,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属于诱变育种,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B.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其原理是抑制着丝粒的分裂
C. 过程③是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过程②多代自交、筛选的目的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15. 性选择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达尔文认为,两性中的某一性别(通常是雄性个体或雄性生殖细胞相对过剩)的个体为交配而与种群中同性别的其他个体展开竞争,得到交配权的个体就能繁殖后代,使有利于竞争的性状逐渐巩固和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选择使种群中的优良基因能够遗传给后代
B. 雄孔雀的尾、雄鹿的叉角等性征都是性选择的结果
C. 性选择的存在导致所有物种雌雄个体的形态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
D. 根据性选择理论,一般雄性有进攻性,雌性有挑剔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瓣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调控机制如图所示。研究小组将某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某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开红花,再让F1自交得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知,自然界中开白花的该植物共有3种基因型
B. 上述实验亲本中白花植株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C. F2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4:3:6:3
D. 若想判断F2中某株紫花植株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测交
17. 细菌内一条mRNA可能含有多个AUG密码子,仅起始密码子AUG上游有一段SD序列,该序列能与rRNA互补结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SD序列很可能与转录过程的起始有关
B. mRNA中含有多个AUG并不是都作为起始密码子
C. SD序列突变以后产生的多肽链会变长
D. 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就表明有多个SD序列
18. 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1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杂交组合2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杂交组合3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A. X、Y染色体上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 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截毛为隐性性状
C.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9. 囊性纤维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诊断阵列是表面结合有单链DNA探针的特殊滤纸,其中“0”处放置正常基因的探针,“1~10”处放置该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探针,这些突变基因均为该病致病基因。检测#1~#3个体的相关基因,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该检测结果可推知,囊性纤维化是多基因遗传病
B. 放置多种探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具不定向性
C. 根据检测结果可判定#1和#2正常,#3患有该病
D. 若#2和#3能正常结婚,则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20. 如图为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的某家族系谱图,已知6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III-7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C.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D. II-5与II-6再生一个男孩患两病的概率为1/16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12分)
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某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细胞,根据图1中的__________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2中A-G时间段进行的是__________分裂,I-M时间段进行的是__________分裂,图中E、I、K处染色体数目都较前一时期有所增加,__________处与另两处增加原因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染色体的__________基因之间,此时对应图2__________(字母)段时间内。
(4)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该动物原始生殖细胞,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XB的子细胞,则跟它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不考虑互换和突变)
22. (12分)
MMP-9是一种明胶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科研人员通过人工合成与MMP-9基因互补的双链RNA,利用脂质体转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干扰细胞中MMP-9基因的表达(如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图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_酶的参与。与DNA复制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了MMP-9基因的基本骨架,双链RNA通过阻止__________过程干扰了MMP-9基因的表达,使MMP-9的含量降低,那么MMP-9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
(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____链为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____。
23. (10分)
图1所示为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的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图2所示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①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①~⑧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多样性。在②③④⑤四个种群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种群是___________。
(2)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00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 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 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D. 自然选择主导喜马拉雅山鸟类进化的方向
E. 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3)图2中在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①发生了生物进化,__________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在T点时__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4)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①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40%和50%,现假设种群①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不发生突变,则下一年时种群①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
24. (12分)
铜绿假单胞菌是在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常见于烧伤、重症监护病房、免疫力低下,以及囊性纤维化的病人。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可以杀死细菌。研究人员欲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和宿主相互作用,来达到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目的。研究人员将噬菌体PaP1的DNA和噬菌体JG的蛋白质外壳重组成重组噬菌体,重组噬菌体、噬菌体JG和噬菌体PaP1对不同类型(PA1、PAO1)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铜绿假单胞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质的原料是__________。
(2)根据B、C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噬菌体JG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__________(填“PA1”或“PAO1”),比较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主要取决于其__________(填“DNA”或“蛋白质外壳”)的种类。
(3)研究发现噬菌体PaP1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1后,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但总会有一定数量的耐受菌株产生,研究发现和铜绿假单胞菌PA1相比,PA1r(耐受菌)丢失了一段DNA序列,该序列含有合成脂多糖的关键基因gaIU,为验证gaI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1r出现耐受性的原因,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I II III
处理方法 PA1+PaP1 PA1r+PaP1 导入gaIU基因的PA1r+PaP1
预期结果 ? 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基本无变化 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减少甚至无菌落
若gaI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1r出现耐受性的原因,则第I组实验的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
(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在研究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功能时,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________ 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__________。
25. (9分)
某种猫的雄性个体有黄色、黑色两种毛色,而雌性个体有三种毛色:黄色、黑色、黑黄相间。分析这种猫的基因,发现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Xb(黄色)和XB(黑色)。毛色为黑黄相间的猫也被称为“玳瑁猫”。“玳瑁猫”均为杂合子,是两条X染色体之一随机失活所引起的特殊的表型效应。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任意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会高度螺旋化为巴氏小体失活,其上基因不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文意,玳瑁猫毛色具有黑色和黄色不同斑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玳瑁猫的黑、黄斑块毛色是由两种产生色素的细胞决定,当不同的产色素干细胞分裂时,同一来源的子代色素细胞位置靠近,形成一片聚集区。请结合信息分析下图,表示Y(黄色)和H(黑色)区域的细胞示意图分别是__________(填出图中的正确选项)。
(2)为了让更多后代表现为玳瑁猫,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玳瑁猫的比例为__________。育种人员在它们后代中发现了一只雄性的玳瑁猫,经分析该雄性玳瑁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D B D B A 6-10 A D D C C 11-15 C C D B 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ABC 17 ACD 18 ABD 19 AD 20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共 12 分)
(1)乙、丙(2分) 丙 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 有丝 I 受精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3)非同源 非等位 AB
(4)AXB、aY、aY
22、(12 分)
(1)转录 RNA聚合 A-U (或U-A)
(2)磷酸 脱氧核糖(两空顺序可颠倒) 翻译
(MMP-9)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3)1:7
(4)a 由GUC变为UUC (2分)
23、(10 分)
(1)物种 ②③
(2)生殖隔离 AD (选全2分,漏选1分,错选不得分)
(3)QR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 不一定
(4)49% (2分)
24、(12 分)
(1)DNA (宿主细胞的)氨基酸
(2)PAO1 蛋白质外壳
(3)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减少甚至无菌落(2分)
(4)使吸附在细菌(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大肠杆菌)分离(2分) 2 部分噬菌体未侵染进入细菌(2分) 升高
25、(9 分)
(1)细胞中总存在XB失活或Xb失活(B或b基因失活不表达)(2分,意思对即可) 丁和丙/丁、丙(2分)
(2)XbXb 1/2 父方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XB、Y染色体没有分离(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