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静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09: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静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77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3分)两部分,共100分。其中学习习惯占8分(含3分卷面分)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内容 电磁感应 光学与波 交变电流 动量守恒 易混易错 关键环节 规律总结
分数 11 54 6 26 16 2 2
第Ⅰ卷 基础题(共77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如图所示,A、B两束可见光以不同的角度同时沿不同的半径方向射入同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其透射光线均由圆心D点沿OC方向射出,则(  )
A A光的频率较小
B.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
C.分别用A、B光照射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
D.分别用A、B光照射同一单缝衍射实验装置,A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2.用如图(1)所示的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2)。则( )
A.b光照射该光电管时,金属的逸出功大
B.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
(
y/cm
O
x/m
2
1
-2
2
3
7
6
5
4
10
9
8
11
12
13
14
Q
E
P
)3.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点振动周期为0.5s,在某一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可以判断出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P点此时刻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②该波波速为8m/s
③在离O点为11m处的Q点先沿y轴负方向运动
④当Q点达到波峰时,E点也达到波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②
4.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A.t=0.15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负向最大
B.t=0.15s时,质点P的位移为负方向
C.从t=0.10s到t=0.25s,质点P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小于30 cm
5.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d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B.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半个周期后变为振动加强点
C.a质点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 b、c、d质点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D.再过T/4后的时刻a、b、c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因此振动最弱
6.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边长ab=cd=0.4 m,ad=bc=0.2 m,线圈匝数N=100匝,线圈电阻r=1 Ω,线圈在磁感应强度B=0.2 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ω=100π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外接电阻R=9 Ω,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则(  )
A.该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为e=160πsin(100πt)V
B.从图示位置转过3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08 C
C.t=0.005 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D.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8π A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漏选2分,共12分.
7.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8.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盘是存储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体,光盘上的信息通常是通过激光束来读取的,若激光束不是垂直入射到盘面上,则光线在通过透明介质层时会发生偏折而改变行进的方向。如图所示为一束激光(黄、绿混合)入射到光盘面上后的折射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束①是黄光,光束②是绿光
B.光束①的折射率比光束②的大
C.若光束①、②先后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①条纹宽度比光束②的宽
D.光束①、②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9.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
A.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下
B.波的周期可能为0.8s
C.波的频率可能为13.75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8m/s
三、填空题:每空2分,11题(5)5分,共19分.
10.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透镜、M、N、P、遮光筒、毛玻璃、放大镜(目镜),如图所示.
(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________.
A.滤光片、单缝、双缝 B.双缝、滤光片、单缝
C.单缝、双缝、滤光片 D.滤光片、双缝、单缝
(2)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A.减小单缝与光源间的距离 B.减小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C.增大透镜与单缝间的距离 D.增大双缝与测量头间的距离
(3) 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双缝与屏的距离L2,双缝间距d,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7条亮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对准第1条时的读数为x1、对准第7条时读数为x2,根据以上条件,请写出测量光的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和,O为直线AO与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_ 。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甲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
(3)如图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和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折射率,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如果在界面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C.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射入,经一次折射后达到界面都能射出
D.射入玻璃砖的光线,入射角越大,侧移量也越大
(5)【新学法】分析该实验在插针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少写出3个,并对应给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四、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老学法:易错易混辨析】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判断是否正确,对的表明√,不对的表明×,不对的改正。
(1)雨后公路积水表面漂浮的油膜看起来是彩色的,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
(2)戴上特制眼镜看3D电影有立体感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
(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
(4)激光雷达能根据多普勒效应测出目标的运动速度,从而对目标进行跟踪.(  )
(5)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格外亮是光的波折射现象.(  )
(6)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
(7)内窥镜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3.如图所示,固定平台右端静止着两个小滑块A、B,,,两滑块间夹有一弹片已知弹片具有的弹性势能EP=1.2J,平台右侧有一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车面与平台的台面等高,滑块B与小车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g取10m/s2),求:
(1)若小车足够长,则滑块B和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速度;
(2)【老学法:关键环节考查】根据第(1)的分析,请写出相对静止的物理意义;
(3)若滑块B不从小车上掉落,车长至少为多少?
(4)从物块B滑上小车之与小车共速的过程中,物块向前移动了多远?
(5)【老学法:易错易混辨析】通过分析以上(3)(4)问题,请说明摩擦生热和摩擦力做功中位移x 的区别?
第Ⅱ卷 提高题(共23分)
14. (9分) 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为H=1.8m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至水平地面上再竖直向上反弹,反向弹回的最大高度为0.8m,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1)求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量的大小;
(2)【老学法:规律提炼】分析变化量是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环节,请根据初、末速度方向共线和不共线两种情况,分别归纳动量变化量的计算方法;
(3)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 s,求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
15.(11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导轨上、下端各接有阻值R=12Ω的电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宽度L=1m,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 =,磁感应强度B=1T.质量m=0.2kg、连入电路的电阻r=2Ω的金属棒ab在较高处由静止释放,当金属棒ab下滑一定高度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金属棒ab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良好接触g取10m/s2.求:
(1)求金属棒ab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2)求金属棒ab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时,ab两端的电势差Uab
(3)已知金属棒ab由静止至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运动过程中导轨上端电阻R中产生的热量为0.6J,求金属棒在这个过程中的下滑高度.
16.卷面分3分
答题纸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一、二选择题:涂卡(不用做)
三、填空题,11(5)【新学法】5分,其他每空2分,共19分.
10.(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
11.(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新学法】
四、辨析题 12.【老学法】(每小题2分,共14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题,共14分)
13. (1)
(2)【老学法】
(3)
(4)
(5)【老学法】
14.(9分)
(1)
(2)【老学法】
(3)
15.(11分)
(1)
(2)
(3)
16.卷面分3分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
单选题
C 2.C 3.B 4.D 5.C 6.B
多项选择题
7.AB 8.BD 9.AC
填空题
10.(1)A (2)D (3)d(x2-x1)/6L2
11. (1)BD (2)sinβ/sinα (3)小于 (4)ACD
【新学法】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θ1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12.(1) ×雨后公路积水表面漂浮的油膜看起来是彩色的,这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2) √
(3) √
(4) √
(5) ×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格外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6) √
(7) √
14. (1)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先由高度求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6m/s和4m/s,动量的变化量为
Δp=p′-p=1×4 kg·m/s-1×(-6) kg·m/s=10 kg·m/s------2分
(2)【老学法】初末速度共线时可以用Δp=mv-mv0,不共线时用Δp=Ft----2分
(3)由动量定理得(F-mg)t=Δp,------2分
解得F=+mg=60N.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2分
1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