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性善论和仁政论。
3.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并探究孟子的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思考孟子性善论和仁政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难点: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子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壮举,没有商鞅、范蠡的谋略,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但他却演绎出了他的不平凡。他以宽广的胸怀,悟透了天道,看破了红尘。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
二、写作背景
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的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意识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创建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已的政治主张,纷纷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台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便是其中的一篇。
三、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四、知识支架
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高超的论辩能力和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孟子》一书中,其思想之犀利和性格之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善于使用类比推理,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演绎法和归纳法,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善于使用对比,运用对比来解释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深刻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善于使用譬喻,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如“请以战喻”。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五、整体感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有这四端,却自己说(他自己)不能为善的人,就是(自己)残害自己的本性。可见,孟子是从人的主体性、人的道德心来论述人性的,他肯定人天生就具有善性,体现了“性善论”。但孟子又强调“四心”只是仁、义、礼、智的开端、萌芽,而不是这四种美德的完成。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培养、扩充这些善端,才能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说明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
六、题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七、关于《孟子》
《孟子》是儒家典籍,“四书”之一。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由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
八、文本分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参考译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赏析: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 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九、文本探究
1,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习了不少孟子的文章,那么对于如何学习、欣赏孟子的文章,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心得?
参考提示:古人有“冷看《论语》,热读《孟子》”之说,这也许对于我们如何学习、欣赏孟子的文章有所启发。这种说法认为《孟子》行文以浩大的气势取胜,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文章往往围绕着一个论点,打比方,发议论,层层深入,层层展开。比如《寡人之于国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等文章,既富有形象性,又具有论辩性,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来充分体会孟子文章的内在特点和磅礴气势。
2.孟子长于说理,尤其善于使用排比、对比、打比方等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句作具体分析。
参考提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气势强烈,强调了人一定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3·我们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
参考提示: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但并不是这四种美德的完成。对待这“四端”,孟子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为喻,形象地说明“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否则就会熄灭或枯竭。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培养、扩充这些善端,才能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孔子、孟子和荀子,虽然三人在学说上各有侧重甚至不同,比如对于人“本性”的看法,但是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请结合材料概括这个道理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比如第一则是直接说明,二、三两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现象比喻,但它们都阐述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孔子认为后天学习积久养成的习性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孟子认为有了好的开端后要“扩而充之”,荀子则认为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十、写作特点
1、文章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
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外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全篇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推进。
2、文章善于运用论证手法。
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强调了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证灵活。如文章列举的“孺子将入于并”的例子,以及文中由“犹”“若”引出的比喻论证,成功有力,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一气呵成。
十一、小结全文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十二、理解性默写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4)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容易的句子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5)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6)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