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要反映了( )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文化传承与道家思想的发展
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2.赵翼说:“军中火器,古已有之。《周官》有火射、枉矢之属,已肇其端。然燧象、火牛、赤壁之烧、秭归之火,皆以草木苇荻而灌脂,非火药制器也。至所谓炮者,则皆以机发石。”由此可出的史实是( )
A.西周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B.唐中期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C.三国时期人们已懂火药配方
D.火药技术掌握应晚于三国时期
3.宗白华先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曾有一段精彩的经典性论述:“它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下列关键词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分封制、井田制、《诗经》 B.士族、北民南迁、《兰亭集序》
C.科举制、两税法、《千金方》 D.军机处、一条鞭法、《本草纲目》
4.“井真成侯墓志铭”为日本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聘上国。……以开上元廿二年正月口日,乃终於官弟,春秋卅六。皇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这篇墓志铭( )
A.属于第二手史料,可信度较低 B.证明了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
C.体现了唐太宗对井真成的赏识 D.体现了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
5.夸张侧锋绞转的笔法,增强字结构的大开大合,连绵回绕,如长江大河,润涌澎铒、势不可挡。从章法看,已属无行无列,所谓字间布白、行间穿插,随心所欲,一任性情。上述材料描绘的是(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6.唐朝有位著名诗人,其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其绝句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据此可知,这位诗人是( )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趋向平民化。下列文学艺术表达形式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A.词的兴起和流行 B.元杂剧的形成和繁荣
C.唐诗的兴盛和多样 D.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
8.某同学在参加一次科普知识竞赛时,无法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说法正确与否。他有一次向场外好友求助的机会,作为他的好友,你认为他应该选择( )
A.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C.华佗因发明“麻沸散”被尊奉为“医圣”
D.《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9.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清批判传统思想的推动
10.“渤泥”(加里曼丹岛文莱国)“尤敬爱唐人,醉也则扶之归歇处”;“文古老”(苏门答腊)其地居民每年都盼望中国商船来做生意,他们往往认为五梅鸡的出生能预兆中国商船的到来,一只鸡出生就有一条船,两只鸡出生,就有两条船,以此方法占卜,还很灵验。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的这些记载,主要表明( )
A.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B.中外进行友好交往
C.世界逐渐走向整体 D.人口、物种和商品全球性流动
11.《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据此可知,《齐民要术》崇尚( )
A.精耕细作 B.辩证思维 C.观察积累 D.改良工具
12.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势力北上,导致唐王朝西部地区衰落,但是当时正快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仍然与唐朝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其他国家的商人对与唐朝进行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仍然有着很高的热情。这反映出唐朝时( )
A.中华文化吸引力强 B.财政依赖对外贸易
C.造船技术十分发达 D.江南经济地位提升
13.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⑤著述完成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⑧④ D.②③④
14.“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京剧艺术形成,成为全国最流行剧种
B.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重写实
C.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
D.书法融汇南北不同风格,创出新风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唐代诗歌繁荣原因的是( )
①唐朝社会环境开放与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③科举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④市民阶层的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大家都承认,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公元前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
——季羡林《我和佛教研究》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了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许倬云《万古江河》
(1)结合所学指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佛教传入中国后“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明、清时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传教士各一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日本政治制度为例,说明中国文化“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17.汉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相对的稳定性,在民族凝聚和文化传承方面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摘自《墨子·兼爱下》
材料二 公元8世纪到16世纪,尽管中国经历了唐宋元明几个王朝的更迭,但在辽阔的中国区域内、汉字像一根看不见的魔线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甚至血统不同的人民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自觉的中国人。
——摘编自《汉字五千年》
材料三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率领785人使团来华,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不超过一百人。进入21世纪的门口,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4000万,国家超过一百多个。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字的书写载体。并概括汉字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汉字的作用。
(3)材料三中,与18世纪末相比,21世纪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文学,必溯源于诗经三百首……是有政府收集而流行在贵族社会的……魏晋南朝的诗人,多半出身于门第新贵族中……唐代诗人之多、诗学之盛,可以说超前绝后。全唐诗九百卷,凡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以平民的作家,而歌唱着平民生活下至种种情调与境界。
中国艺术中最独特的而最重要的,厥为“书法”……(南北朝)南方擅长“帖书”,大体以行草为主,用毛笔写在纸或绢上,更普通的是当时人往来的书信;北方则擅长“碑帖”,是把字刻在石头上的,是一种较老的传统……多用于名山胜地、佛道大寺,或名臣贵族死后的墓志铭所用。……一到唐代,南帖北碑渐渐合流,但南方的风格,到底占了优势。
秦汉时期的绘画大体还以壁画和刻石为主,应用在宫殿庙宇坟墓……一到唐代,仙、释、人物画逐渐转而为山水、花鸟,壁画和石刻渐转为纸幅尺素,在人们日常起居的堂屋与书房中悬挂起来。
——钱穆《中国古代文化史导论》
(1)阅读材料,概括唐朝文学艺术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推动唐朝文学艺术走向繁荣的因素。
参考答案:
1.C2.D3.B4.B5.D6.B7.C8.A9.D10.B11.A12.A13.B14.C15.D
16.(1)朝代:两汉之际。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特点: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传教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双向交流。
传教士:明——利玛窦,清——汤若望(或南怀仁)。
(3)举例: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推行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认识:文明的交流是相互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17.(1)书写载体:龟甲兽骨;金属器具;竹木简;丝帛;陶器瓷器等。(答出其中三种载体即可)
特点:由繁到简;趋向统一。
(2)起到了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的重大作用;有利于中华文明的记载、传承、传播。(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同等给分)
(3)变化:汉字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回答出“汉字使用的世界范围不断扩大”给)
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18.(1)贵族化色彩逐渐淡化,向平民化发展;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向社会生活化发展;成就高,内容丰富,南北艺术风格融合。
(2)安定统一,统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频繁;科举制的推行;印刷术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