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青山不老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主要外貌特征 感人事迹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
快速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卡。
晋西北的一条山沟
一位种树的山野农夫
瘦小、苍老(八十一岁)
十五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树网
讲述了晋西北一位山野老农为了守住那方水土,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块绿洲的事迹。
主要内容
计算一下3700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
圈画出句子中的一组数据,说说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
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合作探究
探究二 了解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这“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快速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提示: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老人生活环境的句子,并且圈画出关键词。
这是老人生活的大环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你会用哪个词语?
恶劣
读读这一段话,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环境的恶劣?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非法占据;霸占
恶劣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你觉得老人生活得怎么样?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找出关键词句。
81岁
孤苦
简朴
单调
恶劣
再读奇迹,表达敬意。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合作探究
探究三 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山野老农创造了这个奇迹?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到底是什么能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为什么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不老”,不仅是指苍翠的青山会永远绿下去,也指老农植树造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流传。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正是在赞美老人这种永不枯朽的崇高精神。
青山不老
采访中,作者应该会给老人留个影。那会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呢?他会选择怎样的风景作为照片的背景?他又会选取老人怎样的姿态、神情定格在照片之中?请你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来描绘一下这张照片。
拓展想象
本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生命的老去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请你用心为文中的老人写一份“感动中国”颁奖词,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