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0-28 10: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三节 串、并联电路中 的电阻关系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1.巩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3.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一课时你还记得吗?1.在图中电压表V、V1、V2它们的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中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V的示数等于V1和V2示数的和,A1和A2的示数相等。1.图中电流表A、A1、A2它们的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中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A的示数等于A1和A2示数的和,V1和V2的示数相等。我们已经掌握了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如甲图所示,将电阻R1和R2接到电压为U的电路两端,电路中的电流是I,用一个电阻R替代这两个电阻,仍接到这个电压为U的电路中,如乙图所示。如果电路中的电流仍然是 I,那么这个电阻R产生的效果与原来两个电阻R1和R2产生的效果相同,则我们把电阻R 叫做R1和R2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问题: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等效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电阻大些还是小些?如甲图所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U1+U2
根据欧姆定律 U1=IR1 U2=IR2
如乙图所示 U=IR
两图电压相同,所以 IR= IR1+ IR2
所以有 R= R1+ R2
结论: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讨论1:为什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他电阻大?特点:串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Rn串联,则它们的总电阻R 总等于多少?R总=R1+R2+···+Rn讨论3:若有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 总等于多少?
R总= nR 。
把电阻R1和R2并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R还等于各电阻之和吗?问题与思考如甲图所示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I1+I2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 =U1=U2
根据欧姆定律 I1= U1/R1 I2=U2/R2 如乙图所示 I=U/R
结合以上各式可得 U/R= U1/R1+ U2/R2
所以有 1/R =1/R1+ 1/R2
结论:
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即:讨论: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_____任一并联导体的电阻。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_横截面积小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1. 导体串联后,相当于增长了导体的长度,所以等效电阻大于每个串联导体的电阻。 2. 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等效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都小。知识小结当堂训练1.将4Ω和12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总电阻为 。
2.将两个电阻均为6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总电阻为 。
3.将5个20Ω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为 Ω,若将n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为 。
4.将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72 Ω,若一个电阻为30 Ω,另一个是 。
5.已知R1=20Ω,R2=60Ω,则R1与R2并联后的总电阻R= .
6.若将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 。 16Ω12Ω100nR42Ω15Ω1.用电器甲的电阻为20Ω,用电器乙的电阻为80Ω,将它们接在电压为16V的电源上,求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通过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答案略)2.将一个20Ω和一个30Ω的电阻串联起来使用,其总电阻是多少?如果并联起来使用,其总电阻又是多少?解析:串联时R=R1+R2=50Ω
并联时由1/R=1/R1+1/R2得
1/R=1/20Ω+1/30Ω R=12Ω串联电路三关系:
串电流处处都相等;I1=I2=I串
串电压分压和为总;U1+U2=U总
串电阻分阻和为总;R1+R2=R总并联电路三关系:
并电流分流和为总;I1+I2=I并
并电压各压都相等;U1=U2=U总
并电阻倒数和才等;本节课小结:第二课时温故知新I = I1 = I2 =…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U = U1 + U2 + …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R = R1 + R2 + …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一、串联电路特点①电流③电压②电阻牛刀小试 有两个导体,电阻分别为10欧和30欧,把它们串联接通后通过10欧电阻的电流是0.5安 求:
①电源电压是多少?
②两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③串联电路电阻和电压有什么关系?串联电路-----分压电路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总结概括串联分压欧姆定律:I1=U1 / R1 I2= U2 / R2
根据串联电流特点:I1=I2
得: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若R1 > R2, 则U1 > U2
若R1 = R2, 则U1 = U2
若R1 < R2, 则U1 < U2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练一练 有一个灯泡,它的电阻是15欧,把灯泡两端加6伏电压时,灯泡能正常工作。如果把灯泡接在7.5伏的电源上,仍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温故知新二.并联电路的特点③电流① 电压②电阻U= U1= U2 =…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I = I1 + I2+…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牛刀小试 R1和R2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4欧和8欧,并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源上, 求:
①R1和R2中通过的电流有多大?
②干路中电流有多大?
③通过R1和R2的电流和两个电阻有什么关系?并联电路-----分流电路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总结概括并联分流(比值)。根据欧姆定律:U1=I1R1 U2=I2R2
根据并联电流特点:U1=U2
得: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
若R1 > R2, 则I1 < I2
若R1 = R2, 则I1 = I2
若R1 < R2, 则I1 > I2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R1R2UI1I2I练一练R1和R2两个电阻并联, R1 :R2=1:4,
干路中的I=1安,
则I1= I2= 。0.8A0.2A 两个电阻R1=5欧,R2=10欧,串联接到电源上,
则I1:I2= ,U1:U2= 。
如果是并联接到电源上,
则I1:I2= ,U1:U2= 。
你能行1:11:21:12:11、有两只电阻,R1=3Ω,R2=6Ω,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上,这两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 ,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 .
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 。随堂检测1:21:12: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由此可知,电阻R1与R2之比是( )

A.5∶1  B.1∶5 
C.1∶4  D.4∶1
D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若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则 ( ) A. V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减小
B. V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减小
C. V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增大
D. V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增大c4、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UAB>UBC,IABC.?UAB>UBC,IAB=IBC?? D.UAB=UBC,IABC马鞍中学 邓勇刚第三课时 综合应用练习1、如图,电源是由2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灯泡L的电阻约为10Ω,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 Ω,请通过计算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需要串联的电阻2、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欧,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在4.5伏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盏灯正常发光?解:不行,必须串联一个电 阻。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则电阻R2分担部分的电压
U2=U-U1=4.5伏-3.6伏=0.9伏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5Ω,干路中的电流I是0.5A,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V。
求(1)通过R1的电流;
(2)通过R2的电流;
(3)R2的阻值。 4、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0.3A~0.1A5、如图所示是两个电路元件A和B在某一温度下各元件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由图可知,元件 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选填A或B)
(2)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求流过A和B的总电流.并联后的总电阻多大?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P,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化到2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0.5A变化到1A.定值电阻R0阻值和电源电压分别为( )  
4Ω?、8V  B.6Ω?、12V 
C.8Ω?、10V  D.16Ω?、1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