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16:34:17

文档简介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考试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搽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
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L,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了“中华第一长文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该觚文不见于传世记
载,是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全文约700字,字体为典型秦求,载有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
之辞,体例和文风与《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近似。该觚的出土
A.是中华汉字演变的实物见证
B.是研究秦朝历史的一手资料
C.是《战国策》其实性的佐证
D.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文献史料
2,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
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
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统治
凸显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B.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
C.体现了政治与宗法的统一
D.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
3.陈寅格先生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说道:“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
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该现象折射出东汉以后
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B.地方大族逐步兴起
9
C.选官制度发生改变
D.民族交融趋势凸显
4.唐代史学家刘知几(661一721年)在《史通》中对司马迁既给予了高度评价,也进行了广泛批
评。他指出纪传体“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耀居首峡”,批评了司马迁的许多天命思想,
并提出“夫论成败者…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由此可知,刘知儿的历史观
A.主张史事应该分类记述
B.强调事件间的横向联系
C,是大唐盛世的时代见证
D.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理念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3-574B.
5.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始建于元朝,明朝天启年
间,在协助朝廷平叛中取得胜利,获赐牌楼一座,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见下图),雍正
十二年(1734年),唐崖土司和散毛土司,龙潭土司等一起前往省城总督衙门呈请改土归流,
最终被调至汉阳、孝感等地安插,给予千把总直职。唐崖土司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
A政府对地方首领有所倚重
B.自请改土归流实为无奈之举
C少数民族拥有较大自治权
D.政府适时调整地方治理手段
6.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
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诗人之所发愤”
“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
映出魏源
A肯定儒道思想的历史价值
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
D.根植传统探求当下的经世之道
7.中共中央曾就农民问题作出决定,强调党有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以反抗宰制中国的帝国主义
者,打倒军阀及贪官污吏,反抗地痞劣绅,以保护农民之利益而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由
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尚处于探索节命的初期阶段
B.积极配合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C.致力于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D.大力发动农民以取得内战胜利
8.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左联等文化组织,并创造出一些代表性文艺作品(见
下表)。中国共产党此举旨在
作品
主要内容
小说《予夜》
实业家吴荪甫在美资支特的赵伯辂挤压下最终破产
影片《渔光曲》
渔民徐福被渔霸何仁斋通死后,徐家子弟生活艰难
影片《风云儿女》
诗人辛白华因挚友柄牲而走上龙战道路
A.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B.创建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革命政治斗争
D,转变革命斗争策略
9.在新中国国防工业发展历程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816地下核工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
里曾经是新中国第二套核反应堆所在地,现在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
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该工程的建设
A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而建
B.推动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C.是贯彻执行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表现
D.是基于复杂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23-574B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B4.D5.D6.D7.A8.C9.D10.A11.A12.A13.B14.C
15.A
二、非选择题
16.(1)(8分)
史前时期,淮河流域文化具有独立性,是中华文明“多元”格局中的一部分。
西周时期,淮河上游开始纳人西周政权管辖,但淮河流域下游依然保持独立性。
春秋至魏晋,由于黄河流域政权发展和南方经济开发,淮河流域逐渐失去独立性。
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淮河流域边缘性地位形成。(每点2分,共8分)
(2)(6分)
举例:南朝后期,陈退守长江,最终无法抵御隋朝进攻而灭亡;南宋时期,宋金以淮水、大散关
为界,形成百年对峙局面。(2分,可以从正反两面举例,举一例即可)》
原因:地理环境上无险可守: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17.(1)(6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科学研究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美
国、德国等国家率先进行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垄断组织的
出现,农史研究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社会转型的依据和经验;近代学术刊物和学会组织的推
动。(答对3点得6分)
(2)(8分)
阶段特征:从初创到20世纪末,主要特征是农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0世纪末到现在,主
要研究集中于农业历史研究和人才培养。(4分)
发展走向:未来的农史研究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如乡村
生态农业研究,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城乡一体化互动研究,中西农业发展比较研究:等等。
(4分)
18.(1)(6分)
经济:城市工商业发展,货币地租和地主经济流行,瓦解封建庄园经济,推动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
政治:封君封臣体制,多元政治力量并存,客观上有助于王权扩张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自治城
市宪政管理的初步尝试,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奠定基础
文化:城市文化出现,城市大学兴起,推动世俗教育的发展,打破教会的文教垄断。
社会生活:世俗化价值观逐步形成,推动人文主义复兴。(答对3点得6分)
(2)(9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574B·
背景:中古欧洲城市有自治传统:受到社会契约、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推动:英国的管理相对
宽松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答对2点得4分)
影响:影响了美国初期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邦联和联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美国的民主
制度和秩序;但过分强调地方自治,容易导致国家意识淡薄,带来洲际分裂隐患,影响联邦政
府治理效能。(积极影响2点3分,消极影响2分)
19.示例
观点:对希腊罗马世界来说,有些人是自由的。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公元前8世纪一公元前6世纪,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希腊地区逐渐形成了城
邦独立自治的国家形态,其中最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各城邦也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政
体类型,其中以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较大,但是雅典民主政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民
主,因为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而成年男性公民只是雅典居民的一小部分,因
此,黑格尔所说的“有些人是自由的”应该指的就是雅典民主政治下的成年男性公民。
而关于罗马,黑格尔重点强调的应该是它的法律文明,从共和时代到帝国时代,从习惯
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古罗马形成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体现了保护私
有财产、公正平等、注重程序等思想,但是古罗马依然是一个奴隶制社会,只有自由民才能享
有这样的权利。
因此,黑格尔认为希腊罗马世界,有些人是自由的。
评分说明:观点1分,态度2分,论述9分。
观点清晰,态度明确,符合唯物史观:史论结合紧密,准确运用史实,多角度充分论证;
一等(9一12分)
有清晰明确的时空观念:表述成文,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二等(5—8分)
观点清晰,态度较明确,符合唯物史观:史论结合比较紧密,论证较充分:有一定的时
空观念;能表述成文,逻辑关系较清楚,语言基本流畅
有观点,态度不明确,若态度不符合唯物史观则按0分处理:所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
三等(0一4分)
关系不清:思路不明,时空观念混乱;不能表述成文。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23-574B·
同课章节目录